举例说明顺向流动逆向流动:公益二类能流向公益一类单位和机关吗

宛丝听涛 2025-01-31 21:58:35

人员流动时常常会听到顺向流动和逆向流动之说,那么什么是人员顺向和逆向流动呢,这还得从单位的性质及经费来源说起。

机关事业单位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上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区别较大,除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之外的单位改革后又分为三种类型,即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经营服务类(以前称为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就经费来源来说,也分为三种类型,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不拨款单位。

顺向流动和逆向流动从财政拨款的角度,就是从全额拨款单位流向差额拨款、不拨款单位,逆向流动是指从财政不拨款单位流向差额额拨款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从地域上看,省市直事业单位流向市县事业单位,而从县市事业流向市直或省直事业单位则为逆向流动。

同理,从机关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流向下一层级的机关、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经营服务类或者国有企业也是顺向流动,反之为逆向流动。

说白了,就是从层级高的单位流向层级低或基层单位,从大单位流向小单位,从大中城市流向中小城市,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不发达或者欠发达的地方。

比如甲某是市直机关正科级公务员,调任该市省市范高中任书记,某已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八级职员,其主管部门拟提拔甲为管理七级任某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负责人,甲某就是顺向流动,反之就是逆向流动。

通常顺向流动主要是人员提拨款调整引起,几乎很少见到平行调整出现的顺向流动,极个别不是因提拨出现的顺向流动,多是个人原因,如为照顾家庭或解决夫妻两地分居而作的一种无奈选择。

逆向流动很少,这种流动常因提拨而发生,或者是公开招考补充人员,也有的是领导干部调动按相关政策为安置配偶出现的逆向流动。

从难度上来说,顺向流动很容易,编制管理部门审批较快,这一点好理解,鼓励人员流向基层,又能减轻财政压力,这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大方向,符合大趋势当然要鼓励。

但是,拟顺向流动人员也要考虑好,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流动了再想回原单位或类似单位,就非常难了,属于逆向流动,某机关一副主任科员,提任一事业单位任管理七级,工作一段时间后,想回原机关,遗憾的是其编制类型已从行政编制变成了事业编制,尽管原来有行政编制,但现在是事业编,要想回机关就是逆向流动,又不符合逆向流动的条件,后悔不已。

类似先顺向后逆向的事例不少,比如原来在机关或参公事业单位,不大安于现状,理急进的人主动去国有企业任职,后业国有企业改制,不要任何职务,只想回机关做一个普通的科员也不行,想逆向流动的人太多了,这个入口把得非常严。

回到题目的问题,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以逆向流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是非常难,这种难度不好量化。

人生无常,面对各种选择的时候,有时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一旦选择错了,成本非常高,有的人可以错一次,有的人选择错了几乎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么说来,古人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既是规律,也是人生的教诲,不然也不会能流传到现在哈。

0 阅读:10

宛丝听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