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港媒《南华早报》报道,一名参与中国新型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研发的科学家表示,我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即将进行重大升级。自东风-17在1999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才过去不到5年。
没想到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又一次引领世界了,这节奏也太快了,被越落越远的老美可怎么追啊?
相关报道截图“水漂弹”梦想成真
报道中说,今年6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一名研究员在《中国宇航学报》上发文称,中国新一代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采用了类似“跳石”的飞行轨迹,能够借助可多次点火的新型固体燃料助推器,以超过15马赫的速度反复潜入和跳出大气层。
通过这种“跳石”弹道,导弹的杀伤距离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从而将高超音速导弹的应用范围从地区冲突扩展到全球作战。
文中说,这种新一代高超音速武器“具有射程远、机动性强、不可预测等特点”。 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种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用的是“跳石弹道”,倒不如说“水漂弹道”来得更贴切、更形象一些。
其实,“水漂弹道”就是“桑格尔弹道”,而"助推滑翔弹道”则是"钱学森弹道”。因此,早在东风-17亮相之初,“水漂弹”的说法早已在网上广泛流传,那什么是“水漂弹”呢?
各种弹道轨迹
顾名思义,“水漂弹”就是导弹采用类似石子打水漂那样的弹道,当高超音速导弹从真空状态的外层空间进入空气稠密的大气层时,就像扔岀去的石子从空气中进入水中一样,大气不仅会帮助导弹减速,不能为导弹提供升力,确切的说是乘波体带来的升力,这就为采用“水漂弹道”创造了条件。
但导弹毕竟不是石子,大气层更不是水池,光有乘波体带来的升力还不足以让导弹以“水漂弹道”飞行,还需要上面说的,能多次点火的“新型固体燃料助推器”才行。
“水漂弹”涉及的关键技术
以笔者的浅见,这种新型“水漂弹”的核心技术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可多次点火的新型火箭助推器。这种新型火箭助推器很可能是多脉冲火箭,没错,就是PL-15采用的双脉冲火箭发展而来的。
因为传统多级火箭是需要将燃烧完的助推级分离出去的,但这种分离动作会使导弹的体形和重量瞬间发生很大变化,这对“打水漂”的动作非常不利,导弹很可能因此发生很大偏移。
况且,再入大气层,多级火箭也太笨重了,连滑翔动作都未必能做到,更别说“打水漂”了。
二,乘波体增升。由于这种“打水漂”的动作需要足够的升力,带传统翼面的双锥体显然是不行的,高超音速升阻比更高的乘波体才行。
乘波体飞行时,其前缘平面会与激波的上表面重合,就像骑在激波的波面上一样,依靠激波的压力产生升力。但仅靠乘波升力,只能做到滑翔,却无法“打水漂”,因此还需要上面说的那种新型火箭助推,导弹才能再次飞出大气层。
东风-17的乘波体弹头三,更优秀的飞控、更高的导航精度。显然,“水漂弹道”要比“助推滑翔弹道”复杂得多,对本已难度很大的高超音速飞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者,更复杂的弹道也需要精度更高的导航精度,东风17的高超音速横向机动就已经够复杂的了,这又来了“水漂机动”,导航能力差了真不行,否则打完水漂就“找不着北了”,那岂不是成了印度的“布朗弹”。
水漂弹的作战效能和震慑力
“水漂弹”的巨大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射程大幅增加。《南华早报》对“水漂弹”三分之一的增程效果的估计有些保守了,既然水漂弹能多次点火,多次打水漂,多次助推滑翔,射程怎么也得增加一倍吧?否则,这么复杂的弹道也摆不开呀!
二,突防能力增强。这个就显而易见了,水漂弹将助推滑翔弹道变成了W形的水漂弹道,拦截难度自然呈指数级增大了。如果美帝对东风-17这样的助推滑翔高超音速导弹还可以试着拦截一下的话,对水漂弹,连试都不用试了,因为打了也是白打。
“水漂弹”突然冒出来,很可能跟2019年东风17横空出世一样,对美国及其跟班的震慑力难以言表。
其实,《南华早报》也有点“奉命泄密”的味道,此前有关轰-20、第四艘航母的消息都是由港媒《香港商报》报道的,这次很可能也不例外,由港媒报道,震慑效果更好一些。
《香港商报》记者报道轰-20总之,“水漂弹”表明,继东风17之后,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再次升级换代,而美国的AGM-183和“暗鹰”都还没整利索呢,“水漂弹”将使中美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更重要的是,美国还很难追赶,正是因为搞不出双脉冲发动机来,AIM-260这种空空导弹才用了多级火箭设计。
最关键的是心态上的变化,往前推个20年乃至冷战时期,由于领先优势足够大,美国还可以闲庭信步的发展,可一旦落后,美国的步子就乱了。现在,中美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达到一代以上,美国佬还不得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