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整整17年后,她才顶着满头白发回来了。不料,其家人的态度,令所有人大感意外,他们非但没有责怪她,孩子们还反而抱着母亲放声痛哭:“母亲,您辛苦了!您是我们的英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12年,湖北武昌,王承书诞生在了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里。她的父亲是一位留学归来的博士,母亲则出身于名门望族。
在父母的耳熏目染下,王承书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到了18岁那年,她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大胆的选择——报考燕京大学物理系,并成为了这个专业唯一的女生。
“物理?你确定吗?”报考前,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纷纷劝阻她,“女孩子家,还是选个轻松点的专业吧,再说你身体也不好,学这个太辛苦了。”
而王承书没有动摇,毅然报考。因为她心中一直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她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学期间,她勤奋学习,成绩优异,最终在1934年以“金钥匙”和“斐托斐”荣誉学位从燕京大学毕业。
毕业后,王承书选择继续深造,考取了燕京大学的研究生,并成为了母校的一名教师。在这段时间里,她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张文裕。
两人因共同的兴趣和理想走到了一起,相互支持,共同进步。1939年,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41年,王承书凭借出色的才能获得了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她带着家人前往密歇根大学深造。三年后,她又顺利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美国的生活条件相较国内十分优越,但王承书始终心系祖国,她的心愿从未改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服务。
然而,当时的国际环境却不允许她轻易回国。面对美国政府对留学生的种种限制和监控,王承书和张文裕一直在尝试着努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与国内保持联系,终于在1956年克服了重重困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到新中国的王承书没有耽搁,立刻投入到核物理的研究工作中,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的研究员,还兼任北京大学的教授。
1958年,当钱三强向她提出参与铀同位素分离研究的请求时,她没有丝毫犹豫就接受了挑战。两年后,钱三强再次找到她,希望她能够转向核扩散理论的研究,并为此离开北京,远离家人。面对这一要求,王承书坚定地说:“我愿意。
为了国家的需要,王承书默默地给家人留下一封信,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兰州的路途。
彼时的大西北504厂,条件极为艰苦,苏联专家的撤离带走了所有的图纸和技术支持,留下的设备几乎成了废铁。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吓倒王承书。她带领着一群同样有着坚定信念的同事,在未知领域拼命探索。没有现代的计算器,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笔一划地进行复杂的计算;面对艰难的工作条件,大家相互鼓励,共同克服。
为了科学研究,王承书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数据处理和机械操作之中。她长期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有时忙碌起来,甚至好几个月都无法与家人通一次电话。
“女子能否干事业,绝不靠婚与未婚来裁定!我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这是王承书常挂在嘴边的话。正是这份信念,让她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坚强,无论国家需要什么,她都会全力以赴。这种坚定的信仰,使她能够在隐姓埋名的状态下,默默地为国家的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经过无数日夜的努力,1964年1月14日,对于王承书和她的团队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504厂成功生产出了中国的第一批高浓铀,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掌握高浓铀生产技术的国家。
而且,这一成果的达成,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13天。毛主席得知消息后,亲笔写下“已阅,很好!”的批示,这是对王承书及其团队工作的高度认可,更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奠定了基础。
除了高浓铀的生产,王承书还提出了激光分离法,这项技术在经过科研人员无数次的实验后,于1991年实现了激光分离浓缩铀,成为了中国激光分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78年,结束了长达20年的集体宿舍生活后,王承书回到了机关工作,此时,她已离家17载。
当王承书顶着一头白发回到家里时,丈夫眼含热泪,不停地傻傻微笑点头。而孩子们,更是抱着母亲痛哭:“母亲,这么多年您辛苦了!你是我们全家人的英雄!
回归工作后,王承书依旧保持着低调的工作态度,不以功臣自居,而是继续默默地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在她领导或参与编写的科研著作获奖时,她坚决要求不在书中署名,以此来兑现当年隐姓埋名的诺言。
1994年,王承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一则感人至深的遗嘱:她决定将自己积攒的10万元人民币和3万元国库券捐赠给“希望工程”,其余的储蓄则全部作为党费上交。她的这一举动,再次证明了她一生都在实践着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承书的一生,是为国家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她和其他许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一样,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隐姓埋名,不求名利,这种高尚的情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