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0原来只是个商标,和“零添加”毫无关系!你为此买单了吗?

甘甘来了 2025-03-20 16:11:19

号称“零添加”的酱油居然测出重金属?当千禾酱油的“千禾0”商标被扒出和“零添加”没关系,网友直接炸了!有人骂:“这是把我们当傻子吗?”更吓人的是,检测显示13款零添加酱油里,12款有镉,7款有砷,但品牌方却说“看配料表就行”。这到底合不合法?我们还能好好吃饭吗?今天就来扒扒酱油瓶上的“0”藏了多少鬼!

12款零添加酱油含镉?网友:说好的安全呢?

2025年3月,《消费者报道》的检测报告把千禾推上风口浪尖!他们买了13款标“零添加”的酱油送检,结果12款检出镉,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测出0.011mg/kg的镉。虽然没超过国家标准(0.1mg/kg),但“检出”俩字还是让大家慌了:“不是说没添加吗?镉哪来的?!”

更绝的是,千禾这款酱油包装上印着大大的“千禾0”商标,却没写“零添加”。有消费者发现:“商标里的0旁边画着绿叶,这不就是暗示无添加吗?”评论区炸锅了:“玩文字游戏是吧?下次是不是要注册‘纯天然’商标,实际全是添加剂?”

客服:0是商标,加没加自己看配料表

面对质疑,千禾客服的回答堪称“打太极高手”。记者问“千禾0是不是零添加”,客服重复说:“这是商标哦!中高端产品都用这个标。”问急了才说:“您看配料表,我们连酵母抽提物都不加!”

注意了,配料表确实只有水、大豆等基础原料,但问题是——没标零添加,却用“0”疯狂暗示。另一款千禾酱油同时标了“千禾0”和“零添加”,但检出镉的这款偏偏不提。网友吐槽:“这是看人下菜碟?懂的买带字的,不懂的买带0的!”

商标合法但误导人,就是耍流氓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亮直接批评:“商标合法,但别把消费者当瞎子!”他说,千禾一边注册“0”商标,一边在其他产品标“零添加”,明显想两边占好处——既蹭零添加的热度,又用商标逃避责任。“如果‘0’和零添加没关系,为什么不敢写清楚?这就是故意打擦边球!”

他还建议监管部门介入:“该查就查,该罚就罚,不能让企业在饭桌上收智商税!”

从“零蔗糖”到“千禾0”,换汤不换药

这种操作不是千禾独创!2023年,某饮料因“零蔗糖”宣传被罚50万;某酸奶标“无添加”,配料表第三位就是糖……消费者早被这些“文字魔术”坑惨了!

为啥企业爱这么干?就俩字:赚钱!普通酱油卖10块,标“零添加”能卖30块。2024年零添加酱油市场涨了40%,但行业标准乱成一锅粥——啥叫零添加?不加防腐剂算不算?没统一说法! 网友骂:“合着‘零添加’是个筐,企业随便往里装?”

国标管不住“小心机”,消费者只能自己防

最让人崩溃的是监管空白!我国《食品安全法》只禁止虚假宣传,但“零添加”到底咋定义——没人说清楚!这让企业疯狂钻空子:

加了防腐剂?换个名叫“生物保鲜剂”;

用了增味剂?在包装角落写“不含化学添加剂”;

像千禾这样,直接注册带数字的商标……

数据说话:2024年食品标签投诉量涨了68%,但立案的不到10%。有网友自嘲:“买酱油得像破案,先查商标,再看检测,最后学法律!”

结语

说实话,看完千禾这波操作,我差点摔了手里的酱油瓶!企业注册“千禾0”商标是合法,但把大“0”印在包装上,和零添加产品放一起卖,说没误导谁信?这就像举着“免费试吃”的牌子,等你吃了才说“咽下去要收费”——套路玩得深,谁把谁当真?

更可怕的是行业潜规则:用商标、包装、话术把消费者耍得团团转。今天是“千禾0”,明天就能是“XX纯”“YY天然”,反正能绕开监管。

但吃饭不是猜谜语!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该标什么就明明白白标,别把包装当谜语,让消费者猜答案。监管部门也该行动了,赶紧给“零添加”划条线——不然今天倒掉的是信任,明天倒掉的就是整个行业!

你还会为“0”和“零添加”买单吗?

最后看组扎心数据:

85%的人愿意多花一半钱买“零添加”;

73%的人看不懂配料表的专业词;

61%的人曾被“0”“无”“纯”等字误导。

下次看到包装上的大“0”,先冷静三秒——它可能只是个商标,也可能是个坑。在套路满天飞的年代,我们得学会用放大镜选食品,用法律当盾牌,才不会被“文字游戏”噎着。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各位看官谨慎观看、评论,理性看待,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请勿恶意举报。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

0 阅读:4

甘甘来了

简介:时事瞬变,别辣了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