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俄制裁威胁的余音尚未消散,中东海域已响起三国联合军演的炮火轰鸣。当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试图震慑对手时,中国、俄罗斯、伊朗却在阿曼湾展开代号“安全纽带”的协同演练,用实战化演习诠释何为真正的国际协作。这场跨越欧亚的军事联动,不仅揭穿了美国“分而治之”策略的破产,更昭示着多极化时代的来临。
华盛顿权力走廊近日传出重磅消息,特朗普政府正酝酿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大规模制裁,要求莫斯科在俄乌谈判中作出让步。此举令国际观察家大跌眼镜——就在数周前,美俄代表还频繁密会商讨关系正常化,特朗普更公开将俄乌冲突归咎于前任政府。
美方态度急转直下源于两大挫败:其一是俄罗斯公开批评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违反国际法,击碎了特朗普“联俄制华”的幻想;其二是中俄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双方三个月内进行五次高级别会晤,俄方更明确表态“中俄关系超越战术合作”。
恰巴哈尔港外的波涛中,中俄伊三国舰艇正进行反海盗、联合护航等课目演练。中国派出最新型052D驱逐舰参演,俄军“瓦良格”号巡洋舰与伊朗国产驱逐舰组成特混编队,这场被称作“波斯湾安全锚”的演习,实际检验着三国应对海上危机的协同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演习区域毗邻全球能源运输要道霍尔木兹海峡。三国选择在此亮剑,既是对存在的战略对冲,也展现出维护地区稳定的共同意志。伊朗革命卫队海军司令坦格西里在演习间隙透露,未来将建立联合情报共享机制,这标志着三国合作从战术层面迈向体系融合。
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手段正在引发多重反噬。对华加征的20%关税导致美国零售商库存成本激增,沃尔玛、家得宝等巨头预警二季度利润将缩水18%-25%。更戏剧性的是,美国海关数据显示,关税清单中约37%的商品实际产自东南亚,制裁利刃反而伤及本土企业。
在波斯湾另一侧,美国对伊朗的战争威胁遭遇强硬回击。伊朗不仅加速提升铀浓缩丰度至60%,更在霍尔木兹海峡部署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德黑兰街头最新民调显示,85%民众支持政府发展防御性武器,认为“妥协换不来安全”。当“极限施压”政策沦为外交笑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不得不改口称“愿无条件重启核谈判”。
国际格局的深刻变革,在联合国安理会最新投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针对美国提出的加沙停火决议,中俄联手投下否决票,而阿联酋、巴西等传统盟友选择弃权。这种前所未有的表决结果,折射出全球南方国家自主意识的觉醒。
军事专家指出,中俄伊联合军演创下三个首次:首次在印度洋北部海域实施三方指挥协同、首次进行反无人机集群作战演练、首次模拟域外势力干预下的危机处置。这些创新课目直指现代战争特点,彰显三国维护地区安全的战略决心。
当特朗普政府还在用上世纪思维挥舞制裁大棒,新时代的国际政治早已翻开新篇章。从波斯湾的联合巡航到金砖国家的扩容,从本币结算体系的构建到太空探索合作,世界正在见证单极霸权体系的瓦解。或许正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卢金所言:“21世纪的地缘政治,终将属于那些懂得尊重与协作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