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得苦,自己教得累,有没有可能不是笨,而是思维方式出问题

莞家妈妈 2024-06-19 22:21:54

如今的家长真心不好当!放眼周围,大家无不是一边心疼孩子学习辛苦,一边又不得不被迫加入教育“卷”的行列。没办法呀,你不卷,将来孩子的机会就有可能被别人卷走!

但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明明很用心教导,钱也砸了不少,只盼孩子学习上能有好的表现。可完全卷不动啊卷不动!究竟是孩子太笨,还是自己方法不对?

前不久,小区经常一起溜娃的一位宝妈就跟我吐槽:“孩子上大班了,正幼小衔接,老师偶尔布置作业,就是一些基础的算术题。可是太难了,孩子就是教不会怎么破?”

这位宝妈露出几乎“咬牙切齿”的神色,说:“我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刚刚教会3+7=10,可反过来7+3他就不会了!每次辅导他感觉要少活几年,这还没上小学,等真正上小学可怎么办啊!”

说实话,这位宝妈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是遇到过的。我家两娃,大宝在幼小衔接的时候,我基本没费什么劲,几乎可以说很顺利。但是到了二宝这里,就翻车了。

孩子对于一些简单的题型,经常转不过弯来,这确实很是让人头疼。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真相:

孩子学习吃力,不是智商低,而是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

也许我们都该认清一个现实:当今社会,让孩子们学业上拉开差距的,从来不是智商,而是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底层能力,能帮助孩子在未来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心理学者研究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通常上课比较认真,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并保持着良好的习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拥有出色的思维能力!

相反,一些“学渣”型的孩子,遇到问题不懂得变通。明明做过类似的题,但稍微变动一下就不会了,总找不准切入点,导致花时间总比别人多出许多。

当代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本杰明·布鲁姆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儿童3-8岁时思维能力处于极速发展的阶段,而过了这一时期,思维能力增长曲线明显放缓。

其实,大部分人天生智力都差不多,只是大脑可以通过后天锻炼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如果想要让孩子变聪明、未来更胜人一筹,就要抓住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期。

我发现身边很多家长,往往过于关注孩子的智商,却忽略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因而避免不了出现:家长天天逼,孩子很苦,自己很累,费老大劲却仍学不好的情况。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我总结出这5大招

1.多追问孩子引发思考

当孩子跟你说一件事时,我们表达态度的同时,记得多追问孩子“为什么?”、“然后呢?”、“还有么?”等等。而追问的过程,其实就是激发孩子思维发散的过程。

比如出去玩时,可以问问他回家的路怎么走,开车出故障了该怎么办,口渴了要怎么解决……孩子顺着问题去思考,大脑运转的同时,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2.学会分类

日常生活中多尝试让孩子将物品整理、分类和归纳,这样不仅能帮助他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独立性。

比如让孩子分拣豆子、将玩具送回家、上衣裤子分开装、相同颜色或形状放在一起等。当孩子能熟练将不同的物品归类时,说明他已经具备不错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等。

3.让孩子多展开联想

无论任何时间或场合,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展开联想。比如,看到天上的白云,可以问问他云朵的形状像什么;又或者让孩子涂鸦,然后问他画的是什么,想用它作什么等。

我们问得越多,孩子的回答越丰富,说明思维发散得越好。类似的对话和操作,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哦。

4.鼓励孩子编故事

孩子最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兴趣点,让他自己来编事故。比如故事讲完后让孩子接着往下编,也可以大人起个开头让孩子来接着往下讲,还可以给故事编另一种结局等。

当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联想和推理的过程。孩子通常会乐此不疲,既能满足好奇心,还能很好地锻炼思维能力,何乐不为呢?

5.多陪玩益智游戏

益智游戏是孩子最乐于接纳,也是最直接的培养思维能力和训练脑部发育的“捷径”!所以但凡有时间,就陪孩子一起“造”起来吧!

常见益智游戏有乐高、积木、拼图、接龙、走迷宫、物品连线,以及各类棋盘类游戏等等。种类繁多,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选择最合适的游戏锻炼即可。

结语

总的来说,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千万别错过孩子锻炼思维的最佳时期!只有为孩子打开思维的天窗,冲破封固的思维牢笼,孩子才能更加聪明与智慧!

我是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进主页了解更多养育知识和带娃技巧。

0 阅读:23

莞家妈妈

简介:您的育儿方式决定孩子未来,一起加油,做最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