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在大师辈出的民国文化圈,若论狂妄与嚣张,无人能与熊十力相提并论。在他面前,鲁迅太乖,刘文典太谦虚,辜鸿铭太低调。
熊十力到底有多狂?这还得从他的名字说起。
熊十力之所以弃武从文,很有几分意气之争的意味。据说,当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安徽人称霸学术界,曾大肆贬低湖北人的学术能力,熊十力听后“毛发倒竖”,这才愤而转行,一头扎进浩瀚书海从头学起。而此时的熊十力,已经35岁“高龄”。
好在只要天赋够高,就不怕起步晚,熊十力就是那种天生的文化鬼才,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小时候学《三字经》,仅一天就能全部熟练背诵,如今重拾学术,亦是事半功倍。熊十力早年跟随欧阳竟无大师学习佛学,生活相当窘迫,全家内外只有一条裤子,晚上洗白天穿,有时候洗了没干,便只穿一件长衫遮羞,里面则是光着腿,人送外号“空空道人”。不过,有志者,事竟成,熊十力很快成长为举国闻名的国学大师。1932年,熊十力写成《新唯识论》一书,对佛家经典《唯识论》进行了独到而大胆的解释,结果一出版就引发了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他的同门师兄弟以及恩师欧阳竟无均予以严厉批判和驳斥。
值得一提的是,当《新唯识论》再版时,署名为“黄冈熊十力造”。在佛家传统中,向来有“佛祖传经,菩萨造论”的说法,只有菩萨所写的经典,才能被称为“某某造”,等闲人哪里敢用?但是,熊十力就是敢,这种大无畏也是没谁了。
自比为菩萨还不是熊十力最狂妄嚣张的僭越之举,他还曾口出狂言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熟悉佛法的读者可能知道,这句话出自《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是释迦牟尼第一次来到人间说的话。熊十力不仅把自己比作菩萨,还把自己当成了佛祖。
除此之外,熊十力还有一句名言:“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怎么样?狂不狂妄?嚣不嚣张?其实,这句话也不是熊十力的原创,而是出自南宋著名心学大师陆九渊之口。可见,熊十力虽然霸气外露,但终究是原创力不足,名言都是引用来的。
早在1922年,熊十力就在梁漱溟的举荐下,应蔡元培之邀,成为北大特约讲师,主讲佛家法相唯识。这么看来,梁漱溟也算得上是熊十力的伯乐兼恩人了,但是对于梁漱溟,熊十力也丝毫不改嚣张本性,二者曾因讨论问题意见不合,熊十力愣是趁着梁漱溟转身之际追上去打了三拳,口中大骂:“笨蛋!大笨蛋!”这才作罢。
梁漱溟脾气好,不和他计较,另一位文化名人废名则不然。熊十力曾与废名在家中讨论佛法,一个话不投机,竟然对骂起来,骂着骂着又没了声音,众人赶紧上前探看,结果发现二人已经扭打在一起,互相掐住了脖子,发不出声音来。第二天,废名又像没事人一样跑到熊家,与熊十力继续讨论问题,再有意见相左,就继续骂、继续打,循环往复,乐此不疲。
熊十力之所以能取得惊人成就,除了天赋过人,也与他的治学态度息息相关。搞学术研究是一项非常枯燥的事业,熊十力不仅肯下苦功夫,还肯做冷学问,家中挂有条幅“闲谈不超过三分钟”,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治学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成一代大师。
(本文完~)
和废名就是两活宝[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心地纯净之人
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