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每当有空,李刚便教自己的儿子念起国学经典《声律启蒙》里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他总觉得对联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承载着智慧与文化底蕴,值得好好学习。

李刚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也是一位对联爱好者,常常混迹于各大对联论坛、文化社群,遇到精彩有趣的对联也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灵感来了,也会撰写联句,让网友来对。
一次李刚像往常一样走在蜿蜒的小路上,远处的山坡、横跨溪流的木桥,还有山脚下几间古朴的老房子,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看着看着,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灵光,于是就有了“东坡板桥通老舍” 这个上联。
从字面看,描绘的是东边山坡上一座木板桥通向老房子的场景,画面感十足;
往深了说,“东坡” 是苏轼的号,“板桥” 是郑燮的号,“老舍” 是舒庆春的笔名。
下联既要对应三个历史人物,又要形成完整画面,平仄还要工整,这就要有点难度了。

想到这里,李刚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将自己的上联发布到了各大对联论坛和社交平台上,还特意配文:“自认为是一副超难的上联,不服来战!”
发布完后,他靠在椅子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神里满是期待,就等着网友们的回复。
帖子发出去后,由于难道太高,评论区满是 “太难了”“无从下手” 的感叹。看着这些留言,李刚心里既有一丝得意,又有些小着急,盼着能有人对出下联。
当然,网上还是大神多,也有不少人发表了自己的下联。
第一位网友 “墨香斋主人” 对出了 “香山太白照光亭”。
“香山” 对应白居易,他号香山居士;“太白” 自然是诗仙李白,也可指太白金星; “光亭” 是近代中国名将聿明的字。
从意境上看,香山上太白的光芒照耀着孤独的亭子,与上联的画面感相互呼应。

第二位网友对出了“北海白石逢少游” 。
北海是唐代文人书法家李邕,也可指地理。“介石” 自然不多说,也可以指石碑,“少游” 则是秦观的字。字面意思上在北海之畔的石碑下少年游,充满了故事感。
“南山稼轩会达夫” 也十分惊艳。
“南山”是清代文学家戴名世的字号,“稼轩” 是辛弃疾的号,也可以指庄稼茅屋,“达夫” 是郁达夫,也可以是高适高达夫。字面意思是在南山的庄稼地里遇见了见识高超的人。
同样精彩的还有“半山望舒照少陵” 。
“半山” 对应王安石,他号半山;“望舒” 在古代指月亮,同时也关联现代诗人戴望舒;“少陵” 是杜甫的号,也是陵墓。字面意思是月色笼罩着半山腰上的陵墓,意境苍凉。

“山谷醉翁饮杜康” 则充满了生活气息。“山谷” 对应黄庭坚,他号山谷道人;“醉翁” 是欧阳修;“杜康” 代表美酒,也是名人。字面意思是山谷中醉翁正在喝着美酒。
当然“北岛扶苏映玉溪” 让人眼前一亮。“北岛” 是当代诗人,“扶苏” 是秦始皇长子,也是指一种花木,“玉溪” 对应李商隐。字面意思是小岛上的花木倒映在小溪里。
网友们各抒己见,有人称赞 “香山太白照玉亭” 意境优美,有人觉得 “北海介石逢少游” 对仗工整,方位与名人的搭配堪称一绝;还有人讨论 “北岛扶苏映玉溪” 的创新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

李刚原本以为自己的上联够难了,没想到网友们的智慧远超他的想象,他手指不停地刷新页面,嘴里不禁喃喃自语:“高手在民间啊!网上真是藏龙卧虎!汉语真是博大精深。”
不知屏幕前的你,能否对出“东坡板桥通老舍”的下联?欢迎在评论区挑战。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台子路达石庵。
西台山谷达石庵。
东坡板桥通老舍~出句就不合格律,所以对出了也不叫“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