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到各地文创的走红,传统文化正以鲜活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无不彰显出我国近些年文化自信的增强。
在中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不再局限于课本与考试,诗词、对联、书法等课程被陆续引入,从“国学进课堂”到“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校园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七年级(3)班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联学习正在进行。
身船藏青色中式立领衫的语文老师陈凡,在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给座下学生讲授对联知识。
“纪晓岚可是对对子的高手,乾隆出上联‘两蝶斗’,他张口就对‘一鸥游’,乾隆又改成‘两蝶斗,林间两蝶斗’,他又立马接‘一鸥游,水面一鸥游’,对仗工整又充满意境,把乾隆都逗乐了!
枯燥的知识在他的讲述下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听得极为入神,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陈凡都耐心解答,课堂气氛愈发活跃。
陈凡决定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于是提议当场出个上联让大家来对,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 “陈宫嫁女西门庆” 七个大字。
“对联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就比如这个上联,表面上是说陈家嫁女儿,在西门那儿庆祝,简单吧!”
“可大家再仔细琢磨,‘陈宫’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西门庆’是《水浒传》里的人物,意思变成陈宫把女儿嫁给了西门庆,这就是嵌名和双关的用法,下联需与上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最好也藏个人名双关,可就有点难度了。”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大部分学生们托着腮帮子,目光盯着黑板,专注的思考。
过了一会儿,前排性格开朗、戴眼镜的男生的率先发言:“老师,我有下联,出个‘老舍漏雨欧阳修’”。
老舍是作家,欧阳修是文豪,下雨天房子漏水得修理,这不算离题吧?"话音未落,后排已经有人笑趴在课桌上。
陈凡笑着点头:“从意境上看,嫁女和漏雨,一个喜庆一个狼狈,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人名也对上了,工整又自然,不错!还有人有答案吗?”
“老师,我来!” 平时爱搞怪的小吴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孙子排便祖冲之!您看,孙子在排便,爷爷肯定得赶紧冲过去帮忙,这‘祖冲之’用得刚刚好!”
这个下联引的全班哄堂大笑,陈凡也忍俊不禁:“孙子是军事家孙武,祖冲之也是历史人物,这下联俏皮充满生活气息,在规则上也说得通!”

这时学习委员小林举起手,沉稳地说:“华佗用药辛弃疾。华佗是名医,用药给病人治病,让病人不再辛苦、疾病消除,这不就是‘辛弃疾’嘛!”
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陈凡赞许道:“医药主题和婚嫁主题相对,一古一今两位名人对仗,内容关联紧密,平仄和词性也都符合要求,相当不错!”
接下来同学们的下联一个比一个精彩。
不知谁接了句“路遥忧心拿破仑”,把作家 “路遥” 和军事家 “拿破仑” 巧妙结合,还解释道路途遥远当然怕被破轮子...还怕爆胎呢,又惹得满室欢笑。
而“诗仙饮酒刘伯温”,描绘刘伯给李白温酒的场景;“东坡放牧独孤羊”,展现苏轼在东坡上放牧,身旁只有孤独的羊的画面……
每一个下联都充满创意,彰显着同学们对对联知识的灵活运用。同学们每对一联,陈凡便化身 “对联评委”,仔细分析每一个下联,教室里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最后下课铃声响起了,陈凡拿起教具站在讲台上,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对联的魅力,不仅在于形式工整,更在于能把生活、历史、情感都融进去。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多读经典对联,多学习传统文化!”
屏幕前的你,觉得以上哪个下联对的最好?针对这个上联,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