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墙黄瓦的宫廷到青瓦白墙的民居,从热闹喜庆的节日,到各种红白大事,对联始终是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对联,是中国人最浪漫的文字游戏,能以寥寥数语道尽人间百态,一副好对联能让贩夫走卒拍案叫绝,也能让鸿儒雅士颔首沉吟。
即便是新时代的当下,对联仍是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常客”,可见这种艺术的生命力有多么的强大。

老孙头便是对联发烧友之一,退休后的他,日子过得比上班还规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他每日必打卡的地方。
在这里,他有一群和自己有着共同爱好的老伙计,每天相互的切磋对联技艺,经常会为某一联或者某一个字的对仗,争得面红耳赤。
老孙头有名言:“柴米油盐皆入对,酸甜苦辣自成联’!”
可有很长一段时间,社区活动室却再也见不到老孙头的身影。
“老孙头最近咋没来?是不是生病了?”
“哎,都好几个礼拜没见着人了,怪想他的。” 联友们在活动时,总会时不时提起他,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测着原因。
直到有一天,隔壁楼的王大爷碰见了老孙头儿子,才知道原来老孙头当爷爷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在联友们中间传开。
老孙头盼这孙子可盼了好久,那可得去好好道喜!大家一拍即合,约好周末一起去老孙头家看望。

周末那天,联友们拎着婴儿衣服、玩具、奶粉,热热闹闹地来到老孙头家。
敲开门屋里满是新生儿的气息,墙上贴着可爱的卡通贴纸,婴儿床里,小孙子正挥舞着小手,眼睛滴溜溜地转。
老孙头看着大家来了,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小心翼翼地抱着孙子,挨个给大家介绍:“快瞧瞧,这是我大孙子,小名叫乐乐!”
众人围坐在客厅,你一句 “孩子真俊”,我一句 “老孙头这下得享清福了”,欢声笑语不断。
聊起这阵子的生活,老孙头看着怀里的乐乐,不禁感慨:“以前没孙子的时候,天天盼着儿子儿媳赶紧生,想着抱上孙子该多享福。现在好了,自从乐乐出生,我这一天忙得脚不沾地。冲奶粉、换尿布,白天陪他玩、哄他睡觉,比上班还累!”
说着,他轻轻刮了刮孙子的小鼻子,“不过看着这小家伙,再累也值了,我现在啊,简直成了他的‘孙子’,天天围着他转!”
念及于此,老孙头突然一拍大腿,顺利的抓住了脑袋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哎!眼下的生活,让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上联!‘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当孙子’,你们快给对对!”

联友们听到这个上联先是一愣,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老孙头,你这上联绝了!既表达了对孙子无尽的疼爱,也把咱长辈为殚精竭虑为子孙的心情全写进去了!”
大家纷纷称赞,可真要对下联,还要应时应景,一时又都皱起了眉头。
这时坐在一旁的刘大妈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她想起年轻时刚嫁进婆家,和自己的公婆因生活习惯、观念和成长环境不同,没少闹矛盾。
心里烦、嘴上怨,总觉得公婆处处刁难自己,婆媳关系很紧张。可随着时间流逝,自己公婆相继离世,等自己的儿子娶了媳妇,她才惊觉不知不觉间,自己也成了儿媳眼中的 “公婆”。
“我对上了!” 刘大妈突然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兴奋,“我的下联便是‘烦公婆,怨公婆,走了公婆变公婆’!”
话音刚落,屋里先是一片安静,紧接着响起热烈的掌声。
“太妙了!太妙了!” 众人为这绝妙的上下联激动地直拍大腿,“这副对联,表面上埋怨,实则是疼惜,道尽了责任传承,说的都是生活啊!”

刘大妈红着脸解释:“我这对联写的是我自己的经历。以前不懂事,总觉得公婆不好,等自己也成了长辈,才明白其中的难处。生活就是这样,兜兜转转,角色互换。”
刘大妈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感同身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起自己的故事,感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小小的客厅里,因对联而充满了温暖与欢乐。
屏幕前热爱生活的你,看到老孙头的上联,心中有什么好下联,不妨在评论区留言。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