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把药房搬进厨房!餐桌上的中药,家常食材吃出健康!

养护卫生谈谈 2025-04-14 19:42:33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此时正是万物抽萌新芽的时候,踏春之际,多看看路边的野草,或许也能发现中药美食哦。

马齿苋

(图片转载自药用植物图鉴)

马齿苋是兼具药用与美味的全能野菜,春夏鲜食、秋冬干储,入药取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湿疹,丹毒,蛇虫咬伤等。

马齿苋的食谱 ——蒜香凉拌马齿苋(清热解毒)

食材:鲜马齿苋300g、蒜末20g、小米辣2根、香醋1勺、香油5ml。

步骤:马齿苋洗净,焯水后切段,加蒜末、小米辣,热油淋激发香味,醋与香油调味。

薄荷

(图片转载自网络)

薄荷是食药两用的“感官调节器”,清爽香气与凉润口感适配冷热菜式。入药取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其味辛,性凉。归肺、肝经。

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口疮,风疹,胸胁胀闷等。

建议每日鲜叶用量≤15g,热烹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防止活性成分流失。

薄荷的食谱——薄荷紫苏饮(解郁)

食材:鲜薄荷10片+紫苏叶5片+陈皮3g,煮水3分钟。

适应症:情绪压抑伴随胸闷者(肝气郁结证)。

芫荽

我们常见的香菜,其中药名叫芫荽。来源于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干燥全草。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

能发表透疹、和胃。用于麻疹不透,消化不良。

芫荽的食谱——芫荽豆腐鱼汤

食材:鲫鱼1条(约400g)、芫荽50克、豆腐200克、姜丝少许 。

步骤: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加热水炖煮30分钟。过滤鱼汤,备用。另起锅,锅中加入鱼汤、豆腐、姜丝,小火微沸煮10分钟,加入芫荽,加盖焖2分钟,少许盐调味即可。

桑叶

(图片转载自网络)

蚕宝宝爱吃的桑叶也是我们桌上的一道美味。中药桑叶来源于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一般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等。

桑叶的食谱——上汤桑叶

食材:鲜桑叶300g,五花肉50g,皮蛋半个切开,咸蛋黄1个碾碎,蒜瓣、姜丝、枸杞少许。

步骤:桑叶洗净,飞水待用。热锅下油,倒入蒜瓣、五花肉末、皮蛋碎、咸蛋黄炒香,倒入开水,煮沸3分钟。加入姜丝、盐,枸杞调味。倒入桑叶搅拌,即可。

益母草

(图片转载自网络)

益母草幼苗是广东潮汕地区一道常见的菜品。入药取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

功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等。【注意】孕妇慎用。

益母草食谱——益母草猪杂汤(选用幼苗期的嫩苗)

食材:鲜益母草100克,猪杂(猪肝、猪心、猪小肠等)200克,梅花肉50克,姜丝少许,白胡椒粉少许。

步骤:益母草切除根部,洗净待用。猪杂,梅花肉洗净切片。锅内加入水,水开后倒入猪杂、梅花肉,加盖煮沸3分钟,撇除浮末。加入益母草,姜丝,煮沸一分钟,加少许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艾叶

端午节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使用艾叶的习俗。而艾叶也是一种甜点的重要材料。艾叶来源于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崩漏,月经过多等;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艾叶的食谱——豆沙青团

食材:艾草嫩叶300g(清明前采摘)、糯米粉280g、澄粉50g、糖38g、黄油38g、小苏打5g、红豆沙馅420g

步骤:艾叶置加入小苏打的沸水汆烫后,榨取艾叶汁,过滤。取艾叶汁,加入糖,糖融化后加入糯米粉、澄粉混合均匀,加入黄油继续将面团揉均匀。面团做好后,覆盖湿布静置30分钟。将青团皮包住豆沙,搓圆。蒸盘上刷一层油防粘,大火蒸12分钟,关火焖2分钟。出锅后在青团表面立即刷一层油,形成抗氧化膜 。

作者:郑智慧,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药剂科,主管中药师专家审核:梁华伦,医学硕士,副主任中药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编辑:陈佳责编:陈广泰

享受春日里的健康好滋味

1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