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流寇土匪组成的军队,平日里打家劫舍,面对日本人却死战不退

骐骥逸尘远 2025-02-23 11:30:34

由于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管着,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军阀,大家为了能在乱世里活下去,时常有人去占山当大王。这样一来,各地的土匪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特别是在经常闹灾的中原地区,土匪更是越来越猖獗。

清朝晚期,豫西地区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刀客”王天纵和关老九,他们带着五六百号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找当地的富商要点钱,但对农民却从不骚扰。到了民国刚开始那会儿,革命的风吹进了土匪窝里,让他们动了心思,想着别再当土匪了,得找个正道走走。于是,他们就下山找上了袁世凯,拉起了一支队伍,号称“镇嵩军”,因为这伙人是在嵩山那边起家的。

尽管他们换了套行头,可骨子里那股流氓土匪的劲儿还是没变。有了个响当当的名头后,他们反倒把当初的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变得肆无忌惮,欺压起穷苦老百姓来。不过说来也怪,就这么一帮草莽之徒,在打仗那会儿竟然特别勇猛。他们不仅狠狠打击了有名的板垣师团,还单独守住了洛阳城46天之久,真是个奇迹。这样长久以来不公平的状况,让王天纵心里开始起疑,他怕哪天自己会莫名其妙地丢掉性命,这可怎么办呢?他决定先采取行动保护自己,所以就拉上张治公一起设计害死了关老九,自己当上了老大,掌握了所有大权。

王天纵这人疑心重,特别想掌权,做事也挺狠,但这也说明他挺有本事。为了让队伍能长久活下去,他想了不少办法。首要的是讲规矩,手下的人,不管是谁都不能骚扰女性,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能抢农民的财物。平时对付那些地主富豪,也是先发个恐吓信,让他们乖乖把钱交出来。

那时候,有个清朝末年的军官叫谢宝胜,他在带兵去平定土匪时碰见了王天纵。王天纵骑在马上,站在山头上,大声喊道:“谢军官,别追啦!要不是知道你是个讲道义的人,我早一箭把你射下来了!”谢宝胜嗤之以鼻:“光动嘴皮子有啥用。”王天纵一听这话,就让谢宝胜举起马鞭,没想到谢宝胜刚抬手,王天纵眼疾手快,“砰”地一枪,鞭子立马从中断成两截。

望着眼前突然发生的一切,谢宝胜心里特别震动,还有点儿感动,于是就不再死追王天纵的队伍了,每次都只是装装样子罢了。辛亥革命结束后,王天纵亲率人马下山,说自己也是革命的一份子,接着就直捣洛阳。

就像梁山泊的英雄们对待朝廷招安那样,有的人愿意跟着一起干大事,反抗到底,而有的人呢,就只想继续过他们以前那种还算凑合的安稳日子。因此,一出兵,队伍里面就出现了分歧,甚至有些人临阵脱逃,不想打了。这时候,有个叫刘镇华的文化人站了出来,他开始在各部队间来回沟通协调,慢慢让军心稳了下来,确保了大家能继续合作。

真遗憾,土匪毕竟不是正规军,经过一连串的行动,原本浩浩荡荡的三千多号人,最后只剩下了200多人。王天纵本来就受不了别人质疑他的权威,现在吃了这么大个亏,威信早就跌了不少,那些以前被他欺负的人,说不定正琢磨着怎么对付他呢。

权衡之后,王天纵选了条轻点的路,决定退出。后来经过好几次权力的你来我往,最后在袁世凯的撑腰下,刘镇华站了出来,把这些零散的士兵整编成正规军,镇嵩军就这样成立了。说来也巧,这群土匪刚被政府收编,转头就被派回豫西老家去平定其他土匪了。结果一到那儿,原本负责这事的赵倜、周符麟等人,误以为镇嵩军是“假慈悲的狠角色”,二话不说,就想连他们一块儿收拾了。

张治公和憨玉琨为了赢得对方的信赖,连自己的亲兄弟都狠下心杀了。战前,镇嵩军还自告奋勇要冲在最前面,在对付盘踞当地多年的土匪沈心宽、洪登科等人时,他们立下了大功。牺牲了多位亲人和超过三千名嵩军战士的性命后,镇嵩军总算是摆脱了“土匪”的恶名。在和刘曹锟他们一起搞垮陈树藩后,刘振华又巴结上了新上任的陕西督军冯玉祥。因为冯玉祥信基督教,刘振华就请牧师到家里来做礼拜,极尽谄媚之能事,最后他俩甚至还结拜做了兄弟。

一年后,冯玉祥去了河南,刘振华就顺理成章地管起了陕西。可他管事的办法,完全是照着前任那一套来,硬是让农民拔了庄稼去种大烟,还对新式学堂严加管制,想控制大家的思想。过了好几个月,陕西各地的人们纷纷起来反对镇嵩军,他们拉的横幅上明明白白写着:“要把陕西人从困境中救出来,就得赶走刘振华。”

军阀们互相支持,老百姓说话没分量。靠着手里的武力,刘振华的地位稳得跟山一样。可没多久,第二次直奉战争就打响了,本想趁机在豫陕两地称王的刘振华,却连连失败。在陕西老百姓的坚决反对和杨虎城等人带领的国民革命军的阻挡下,1925年,刘振华结束了他在陕西长达八年的残暴统治。

没了根基的刘振华,只能又带着手下到处乱跑。1930年,中原地区打起了大战,刘振华怕惹祸上身,就决定在一旁看热闹,他把所有权力都交给了弟弟刘茂恩,自己跑到国外去游玩了。

刘茂恩掌管镇嵩军后,决定站在蒋介石这边,帮着他打败了冯玉祥和阎锡山,立下了大功。之后,镇嵩军就变成了国民革命军的第十五军,在攻打红军时冲在最前面,方志敏同志就是被他们抓住的。

不久,抗日战争就打响了,国共两党暂时把恩怨放到一边,联手对抗外敌。刘茂恩被调去当第十三军团的头儿,在忻口战役里,他带着部队狠狠打击了号称“钢军”的板垣师团。刘茂恩也开始和八路军走得近了,八路军经过他的防区时,他不仅不阻拦,还常常送些棉衣和子弹给他们。

不管是在安泽,还是在晋城或者中条山,刘茂恩的队伍都经历了许多激烈又艰难的战斗。他们为了活下去,甚至杀马吃肉,就这样和日军硬拼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没办法,只能撤退到黄河边。1944年,日军攻打中原时,刘茂恩又一次带着队伍去对抗,他们坚守洛阳长达46天,既没援军也没物资,但硬是凭着一股子气儿撑了下来。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