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哪吒海外输出文化受阻

利益永恒说 2025-02-15 20:03:45

首先恭喜哪吒破百亿,继续破纪录。但哪吒在国外应该很难火爆,大家先别急着喷我,听我慢慢道来,我觉得原因有很多。这里只有利益分析推断,可能和现实有出入,最终结果以官方为准。觉得有道理,记得点点关注,一键三连。

1大家都认为国外资本恶意排片低,这很正常,防止意识形态的渗透,就像不少人说坚决不能过圣诞节一样,大家都这样做,没什么好说的。排片低,结果全是华人或者喜欢哪吒的人去看,还二刷三刷,甚至有个更离谱的在国内8天31刷的,还上了热搜,票房确实上去了,钱也赚到了,华人也会各种刷,但是意味着真正的外国人根本就看不见,这对于出海打造影响力毫无作用,反而是弊端。这和打榜刷票刷分没有区别,好心做坏事。一会说海外排片超低,一会说很多老外看完好评如潮,要来修仙等等,一会说华人各种包场,哪个才是对的,难道老外都去看盗摄,老外如何知道去看哪吒?老外有很多会为了电影好看去补神话故事吗?那得有多闲,对账时不是说一天几份工吗?不是说钱不够用吗?当年那些全球火爆的电影,有多少人会去真正深入了解背后的所有故事?最多看看影评人的故事延伸,买本书随便看看罢了,甚至买来只是积灰。真正骨灰级如数家珍的也就圈子内罢了。如果老外那么容易就喜欢,不就是崇洋媚外,那你认为老外会这样吗?你支持吗?会不会被骂?反正我觉得是说不通的。

2就算海外排片没有恶意阻拦,反响也不一定好,因为文化差异,根本看不懂,这不是审美问题,就像鸡和鸭讲差不多。

不如我们先说个大家都懂的,美食。广东的白切鸡讲究肉刚熟,骨头必须带血,但是在某些地方就不能接受,甚至投诉赔钱,所以不少餐厅干脆就骨头都全熟,引起很多白切鸡爱好者的反对,一点都不正宗。四川餐馆基本上麻辣为主,但是去到某些不吃辣的地方开店,如果没有大量老乡的天天捧场,为了生意,必然要把辣度打骨折,甚至只能用不怎么辣的灯笼椒,至于那些红彤彤的辣椒就别想,你敢不听劝继续放,不吃辣的根本不敢来,只能倒闭回家。

这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足以说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还有很多,甜咸豆腐脑,甜咸粽子,几十年的倒挂风干肉等等,甚至很多只有这条村才喜欢吃的都有,外人觉得很恐怖,难以接受。这就是饮食文化的差异,美食就算做得好吃,但是胃和大脑接受不了,对他们来说就是难吃。

西方有自己的文化,美国有自己的左宗棠鸡,认为这就是中国名菜。这就和电影文化一样,你的好东西到了别的地方就不一定是好。

3黑神话的火爆有几点。1黑神话首先是个游戏,玩家更注重游戏体验,是喜欢游戏才认可游戏角色。2悟空这个名字容易被接受,毕竟龙珠的悟空早已全球火爆。3悟空基础外观是只猴子,动物外观更易让人接受。

4各种出海游戏,小说和短剧,都是市场本土化换皮,才能让老外爱不释手,赚到盆满钵满。

所以真正想要出海输出文化,我觉得都走偏了。不能直接搬出去,也不能全部本土化。这方面就要学习日本,把想要输出的东西隐藏在作品中,这才能不让人排斥。为什么日本这方面这么强?要想提高影响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动画片,电视剧,天天播那种。电影最多讨论个把月,动画片最低也可以半年,甚至十多年,像高达,柯南,游戏王,海贼王,数码宝贝,灌篮高手,火影忍者等等。而且不能只有本土的东西,要全球融合,要让人觉得不陌生,今天看完,明天还能看到下集,这就是潜移默化,就像有的开头一般般,后面燃起来就喜欢上。

海外那些游戏,短剧全都错了,钱确实赚很多,但是一点用没有,全是本土化,应该中西结合,角色各占一半,或者先保留一小半,慢慢让老外适应,这样既传播文化,还能让国内角色走出去成为明星。

电影也是一样,虽然画风是卡通,也用了很多动物形象,但是故事是封闭的,只有深入了解过才知道是什么。我觉得熊出没这类做得才对,可以上价值。为什么国外能持续这么成功?因为他们看透人性,不爱学习,影视就是为了消遣时间,所以故事就是故事,爆米花电影,价值是藏在故事里,不会成为负担,哪个普通人喜欢看影视作品前还要预习做功课?还有好看的桥段,是语言还是动作实现,翻译后能保持原味吗?甚至直接原音,语言不同听起来可能会引起误会。

我觉得还是要学习日本动漫的出海方式,以动画片,卡通人物,动物人形化,周边,还要掏钱进入当地电视,网站,天天让所有老外看到,才能潜移默化输出文化。再配合几年磨一剑的高质量剧场版,这样才能稳固真老外的消费群体,那时候老外才是真喜欢,而不是猎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