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最惨烈的大战,13万明军占尽兵力优势,为何最后被皇太极歼灭

半夏奇缘 2025-01-22 15:41:57

【阉党登台:辽东战略的初次震荡】

(一)高第做出撤防之举所带来的灾祸

天启五年,魏忠贤于和东林党的权力争斗中取胜,把控了朝堂,辽东战局的指挥权也被他握在手中,他让阉党人员高第担任辽东经略。高第这人胆小怕事,刚上任就干了件让人吃惊的事,他下令把锦州、右屯等地的防御设施拆除,把十几万守军像受到惊吓的鸟一样全都撤回关内。

袁崇焕坚决抵制这事,他俩吵得很凶,谁也不肯让步。高第固执地非要把大军和百姓撤回到关内,只有袁崇焕和满桂等人打定主意死守住宁远,怀着必死的决心,打算把热血抛洒在关外。努尔哈赤听说明朝主动舍弃了宁锦防线,特别高兴,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二)宁远这座孤城的坚守宁远城,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然而,就是这座看似孤立无援的城池,却展现出了顽强的坚守精神。在面对重重困难和强大的敌人时,宁远城的军民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死死地守住了这座城。他们的坚守,不仅是对家园的守护,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

第二年正月,努尔哈赤亲自带领六万八旗军,对外宣称有十三万之众,来势汹汹地朝着宁远城逼近。这时的宁远就像处在狂风巨浪里的一只孤船,守兵还不到两万,前面是强大的敌人,后面又没有援兵,形势极其危险。然而袁崇焕毫不害怕,他和满桂、左辅、祖大寿、朱梅密切配合,动员全城的军民一起坚守城池。

他们凭借宁远城牢固的防御设施,架起大炮,朝着攻城的八旗军狠狠地开火。在袁崇焕的激励下,军民齐心协力,拼死战斗,最终把努尔哈赤给击退了。可是,努尔哈赤并不甘心,趁着隆冬时节海面结冰,带领军队攻打宁远附近的觉华岛,岛上的 7000 名守军、1 万多百姓被残忍杀害,储备的 8 万担粮食和 2000 多艘船只也都被烧光了。战争结束后,看着觉华岛的凄惨状况,袁崇焕伤心到了极点,对高第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

【权力博弈:袁崇焕的起伏与防线重建】

(一)人员变动引发的风波

宁远之战结束,高第由于失职遭到罢黜,魏忠贤转而指派依附阉党的王之臣担任辽东经略。刚开始的时候,王之臣和袁崇焕相处还算融洽,然而后来却因满桂的留任事宜发生了争执。魏忠贤经过一番权衡,认为袁崇焕更为值得信赖,遂把王之臣调回山海关,提升袁崇焕为辽东巡抚,统管关外的军事事务。袁崇焕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一方面安排人向朝廷请求援助,另一方面开始对锦州、左屯、大凌、小凌等城池进行修缮,全力准备应对后金的又一次进攻。

(二)宁锦防线获得新生

天启六年八月,努尔哈赤在攻打喀尔喀以及蒙古巴林部的时候患病离世,皇太极接着当上了汗位。袁崇焕想到皇太极肯定会来报仇,就赶紧做好战斗准备。魏忠贤从大同、宣府、昌平、天津、保定这些地方调集了三万人马向北边赶去支援。天启七年正月,皇太极看到明朝把宁锦防线修补好了,就派人过来谈和。

他打算先稳住袁崇焕,然后去攻打朝鲜,好没了后顾之忧。袁崇焕看穿了他的计谋,给朝廷上书,提出“守是主要办法,战是奇特办法,和是辅助办法”的策略,建议多种手段一起用。魏忠贤对此很生气,明确下令不许议和,不过并没有把袁崇焕换掉,从这方面来说,他在关键时候还是有一些大局观念的。也正是因为有魏忠贤的支持,袁崇焕才能够负责辽东的防务工作,重新建立被高第放弃的宁锦防线。

【矛盾激化:阉党东林党与辽东走向】

(一)宁锦之战结束后,各方势力暗中较劲的情况开始出现。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自带领好几万军队攻打锦州,这就是宁锦之战。袁崇焕采用“凭借坚固城池使用重型火炮”的战术,这回他能够调动的兵力比宁远之战的时候多了一倍还多,大概有4万人。由于袁崇焕的严密防守,皇太极对宁锦防线还是没有办法,激烈战斗了18天之后,金兵没办法,只好撤退了。

然而,战后魏忠贤竟以未援救锦州作由头,指使心腹去弹劾袁崇焕。袁崇焕清楚自己难以和魏忠贤对抗,只得自行辞去官职。王之臣接替了他的职位,上任后居然打算放弃锦州,收拢战线,使得辽西的军民都惶恐不安。

(二)由党争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同年八月,明熹宗朱由校去世,崇祯帝朱由检登基。刚开始,崇祯帝因忌惮阉党势力,对魏忠贤很是畏惧,没过多久就看出他其实是外强中干,于是悄悄示意臣子们对他进行弹劾。阉党掌控朝政长达三年,结下不少仇敌,一时间,弹劾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十一月初一,崇祯帝颁布告示,说魏忠贤罪恶极大,本应处死,但考虑到先帝的过往功绩,让他去凤阳守陵。

魏忠贤清楚崇祯必定不会饶过他,于是畏罪自尽,阉党也就此垮台,东林党人又占据了上风。然而东林党是代表南直隶的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他们抵制朝廷向工商业者征税,在崇祯铲除魏忠贤后,他们将许多税种的税赋取消或者降低,导致明末的财政压力全部落到了农民身上,从而引发了崇祯元年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就连辽东战局的稳定也由于国内局势的不安定而遭到了影响。

【历史回望:魏忠贤的辽东功过再审视】

(一)有关对魏忠贤进行重新评估的声音

近些年来,由于东林党表现欠佳,还给国家造成不少负面效应,所以不断有替魏忠贤叫屈的人。有人觉得,把明朝的灭亡算在魏忠贤头上是不恰当的,这就跟将大唐的衰败怪到杨贵妃身上一样没道理。太监对皇帝是死心塌地的,他们清楚自己就是给皇帝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崇祯皇帝登基后,匆忙地逼死魏忠贤是个错误的决定,如果留着他一条命去守灵,官员们可能就会有所畏惧,也不会随便糊弄崇祯了。

瞧瞧天启四年到七年那关外的战事,魏忠贤的表现有好有坏。一开始,他让高第去做事,结果弄出了防线危机,好在有袁崇焕等人死死守住宁远,这才没酿成更大的祸端;天启六年,他看出了袁崇焕的能耐,对其予以信任并进行提拔,给宁锦之战的胜利打下了根基;然而,这边战事刚有点好转的迹象,他就着急把袁崇焕给换了,差点就让皇太极得了机会。

显然,“只要魏忠贤还活着,后金就无法入侵”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明朝的灭亡原因繁多,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气候等众多方面,并非是魏忠贤或者东林党其中一方能够独自造成的。过度地夸赞或者贬低任何一方,都仅仅是出于政治宣传的需求而已。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