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在安徽的休宁县城,他和黄山是对望着的,其实它就是黄山山脉往西南方向延伸的一个隆起部分。
齐云山是道教的著名胜地,被称为江南小武当。
到了唐朝末年,有一个叫龚栖霞的道士云游到齐云山在这里隐居。修行因此开创了齐云山的道教文化。
那年我去安徽黄山旅游。黄山下来之后,当地的朋友介绍我说你是修行人,不如去齐云山看看,那上面的道观很多,是道教文化的圣地。
于是我便休息一天之后去了齐云山,到了这齐云山确实发现风景和虽然和黄山差不多,但文化上感觉就像是到了道教的天地,很好的香火。古建筑非常的漂亮。
游玩了很久,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后山,越走人越少,道观也不见,到处都是清秀的树林子。
走了一阵因为走了几条小路突然就迷路了感觉不知道走到哪了,旁边都是差不多的石头和树。
那时候也正是6月炎热之天。虽然山上天气并不是特别热,但是迷路之后待久了也很不舒服。
正在焦急,忽然间,山路上走出来一位白胡子老道士,他健步如飞,身背着一把宝剑。
我赶紧叫他老道长老神仙,快帮我指条路啊。
他停下来一看,我笑嘻嘻的说,你这是迷路了吧?怎么一个人走到这个地方来了。
我说前面道观看太久了,看累了就往后山走,想清静点,结果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他说清静哪有这么容易。你看付出代价了吧,没事,你跟我走吧,我的住处就在前面,到我那休息一下。
我大喜跟着他就走,可是他的步伐太快了,好像山中的猿猴几步几步就走远了,我只好在后面喊老神仙等等我。
他又停下来等我。走了一阵。我问他,你不是说你的住处就在前面吗?怎么走了十几分钟还没到。
他笑着说我这是迁就你,我自己走也就几分钟到了。
最后终于到了他的家,原来他不是住在道观里面,他住在一个小木头房子里,就在那个山林子里面。
他拿出一张木头凳子让我坐下,又拿出来一个陶罐,里面有些茶,倒了一碗给我喝,那个茶我一喝呀,我的天哪,全身清凉舒服,感觉醍醐灌顶一般。
我问他老道长,您今年多大年纪了。
他说今年我也忘的差不多了,应该有108岁了吧。
我惊到茶碗都掉了,我说我看你脸上皱纹都少,只是白胡子长怎么有这么高瘦了,您是老寿星了。
他说:活得久,并不是什么好事?在这世上餐风饮露,就算是享福享太久也是负担了。
我说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要向您学习,也跟您一样长寿才行。
他说小伙子你不要去追求长寿,要追求在活着的时候把每一天都过好它,把自己的身体搞好它。只要活着的每一天,身心都安然都清静都快乐,这才是要追求的,其他都不要去追求。
我说:道家难道就是要人过好每一天吗?
他说:《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里面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句话,把我们道家修行说的很 透彻了。人能常清静,天地一切万物万事,都归于你那个清静心里头,也就是说,你清静的状态保持一天,你就与天地同在一天。
你说你要去追求 所谓长生不老,在世上一住千年,那有什么意义呢?像我这样活到100多岁一点意义都没有,你别看我长寿可是如果每天不能清静的活着,我那个岁数就就是活生生的受罪。
我问他:什么叫天地悉皆归呢
他说:天地悉皆归。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事物,都能自然的,归于你的清静。和你的清静合一,你不再于外境节外生枝。
你不会再对他们妄加分别,刻意奔逐。而万事万物天地的变化,也不再干扰你的心境,在你面前回归和呈现它们清静的本相!
可是这需要你能够恒常的维持这个清净心才能做到,所以叫做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常清静不是说常常能清静,而是说恒常的维持这个清静态。这就是修行的功夫,每天时时刻刻都能够自然地维持这个清静态就是最好的修行。
他又说啊: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我们人的这个神识啊,他本来就是趋向清静的。因为他是来自清净心,而我们的意识念头情绪呢,却不断的干扰他。所以神识常常昏乱纷扰。那是谁来干扰呢?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叫作茧自缚。
我们的心呢,本来是很趋向安静的平淡无波的,可是他被欲望牵着乱动。所以这个心扰之欲牵之,就是让我们没办法清静,没办法获得很好的精神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要怎么做呢。
很简单,遣其欲、澄其心。
遣其欲并不是要消灭欲望。遣是遣送。什么是遣送呢?就是清楚看着他走掉。你看简单不简单,可是做起来千难万难,你要看着欲望走掉不让他干扰你,这太难了,可是你能做到的话,欲望就真的不会干扰你了。
因此这个遣其欲是道家甚至佛家修行的最高机密。
而 澄其心呢,就是说啊。心上面不乱挂碍东西,不积东西,一丝一毫都不放,让心回到自然澄清的状态。
不要说修行人,其实有一点清明理智的人,通常都会被自己的欲望所折磨。人从低级状态就是屈从于欲望,被欲望驱使,这一类人是很可怜的。
在往上,这个人就开始有了理智的觉察,会反思自己了,会知道被欲望牵扯折腾,很难受很不轻松。因此他会想办法去脱开欲望去祛除欲望,但是常常又会陷到矛盾里面,因为欲望是去除不了的呀
你看这经书里面写的,它不是要你押送消除祛除镇压,而是要你遣其欲。
这个就是自然的修行方法,也是老子一直强调的无为而为的修行方法。
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极其快速的修行方法。你如果说修行有秘密,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秘密,那就是你不用做对抗,只要自然无为,就会很有效果。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他说太上老君说的好啊,上士是无争的。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才是最大的争。无求才是万求万应。而下士好争,下士不明白这个道理,喜欢抢夺,喜欢捞取,喜欢拿结果,喜欢执着争来争去。到了修道这个事情上面也一样喜欢拿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追逐一个自己渴望的目标。
所以上德不德,有修行功夫的人,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修行很好。他因为真的无所谓,所以他能够不得。不把这些当回事,所以他才真正能够逍遥自在,否则他还是被修行的成就捆绑了。
下德执德,他不明白这回事,一直执着这个成就一直执着我修成了什么。
所以凡是执着这些,就称不上是道德,也称不上是修行。
听到这里,我站起来给他磕了三个头。他笑着扶我起来,把我送出大路,说到修道啊,全在两个字,那就是自然。
(头条首发平台自动维权,请勿搬运。本文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