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书《修心鉴》第9章:如何才是心的终极之定?

心灯一文 2024-10-29 19:14:35

《修心鉴》发布了8章,最近许多朋友在催我问我九十啥时候出来,今天实在应该继续了。

这个《修心鉴》是有一天我去一个旧书摊发现一本黄旧线装书,很薄很薄,已经破烂不堪,我拿起一看,是光绪年间的书,写着:《修心鉴》,翻开一看,都是些关于修心的问答对话,也不知道是谁问谁谁答谁,唠唠叨叨的,

我当时看不懂,因为都是古文很生涩,一问老板老板说这书根本没有人买,不值钱,我准备拿来垫台子的,你要就五毛钱卖给你。

我赶紧给了五毛钱,拿起这本书回家,花了大概一个月,眼睛都看花了,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本书一共十章。

现在发布第九章:

​问:之前讲过心的范畴是一切,而我们却在分别执着中,那分别执着,是不是也是这一切之中​?

答:是的,也是,分别执着,也是我们人的一种能力,我们因为懂得分别,才能看懂红绿灯不至于被撞,才能分清爸爸妈妈好人坏人,因此分别并非不好,分别本是正常之能​。在分别上执着,也属于这个心的功能,或者说,这也是我们生命的​能力。

只不过,执着,会让我们永远漂浮在表象这一层,随着幻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虽是人的功能,但却实实在在阻碍着我们​回归心的本质。

如一人迷恋湖面的波纹,使劲追逐想要留住,可惜徒劳,他不知波纹也是湖​,假若懂得,并不影响他欣赏喜欢波纹在夕阳下的美色涟漪,但他不会为之所动,不为波纹涟漪的消失变形而​烦恼。

分别执着也是如此,假设你只正常分别,而不执着,这便是修心之佳​。而最要紧的,是悟到最后,能和所的虚幻,也就是说,这个我能,我能分别执着的能,和分别执着的对象,均不可得​。连这个我能分别执着,也不执着了,

假设你立于心体,自然不随波纹涟漪漂浮动荡,那波纹涟漪你也不会去刻意定义它,这个道理便是如此啊,这才是正途啊​。

问​:没有明白​?

答:也就是说,我们一开始认为波纹涟漪是真实不虚,因此随之奔逐迷恋,等到悟到它其实虚幻不实,便定义它为虚幻​,这是为了离开​对它的执着。而假设你本来不执着,此心不动,你还用得着去定义它的真假​实幻吗?你只不过平常淡然欣赏它,看它随着风消失​而已。仅此而已。

​问:那修心者,​无需刻意改变自己对吗?

​答:改变是自然的,一个人修心,自然会有变化,无需刻意去改变扭转什么,修心和修其他的不太一样的地方就在,它是要你一下洞明,无可改变无可得到没有什么好扭转好塑造,​这一下把你的目标和企图给抹掉,你还能活吗?

刚才说到,我要怎么样,这个也是不实的,既然这个我能和我要,都不可得,那么,目标的意义​在哪里?​你能找到吗?

你能找到的,能树立的目标,统统都是有生和灭的暂时幻象啊​。因此,执着在目标中的修心者,纵万千劫不达彼​岸。因目标无非是意识所造,在心体内,可有可无、似有似无,​均不可得也。

问​:那么,照此说来,之前你说要自然观照生活,也就是说,要在​生活中,忽视丢弃目标吗?

答:观照生活,不是忽视和丢弃目标,目标是辅助工具,拿来一用即可,不必执着紧抓着不放​。譬如经咒念诵、打坐经行、各类方法,也都如此,拿来一用即可,用完即丢,毫不挂碍​。你可以用并且要好好用​,比如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比如矫正自己​。

若你死死认为,必须用这个工具,甚至拿着工具和手段死活不放手,那你​自然被这些所累。

而自然地观照,便是心的观照,心是自然的。从心出发,一切都应自然​。所以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后归于自然这个最​终极的属性。​也可以说是标准。

问​:这个自然,怎么理解?

答:道家的这个自然,就是佛家的平凡,道家说的​清静心,也就是佛家说的平常心。这些名相,也都是为了教育我们来安​立。其实真正的自然,就是连自然也不必,连平常、平凡、清静,也都无可立。因说平常​、就有不平常在,说清静,就有不清静在。

所以自然,即是尊重接纳一切的那个​状态。因为一切本来如此​运作和呈现​。

​问:那,自然的观照和生活​,其实就是修心对吗?

答:如果你能把修字也化掉,那就只有心了,有一天,连心都​不要了。你要问​还剩下什么?还需要剩下什么呢?

剩下的,就是纯粹的生活和活着,等于说,你脑子​不再胡思乱想了。你的意识不再自己编剧本了,你不再迷惑在任何相和理​之间了。所见所闻,便是所见所闻本身,一切所见所闻,不会启动第二机制、去牵扯你的思维意识情绪乱走​了。

修心,就是为了不修心,修道,就是为了不修道,修佛,就是为了不修佛​。

​问:这样的无为的思想主张,放在生活里,会不会格格不入​?引发更多的烦恼和痛苦,比如身边的人不接受你。

​答:修心者一生的感受和行持,自然是与众不同的,自己选择了,​就要有所准备。​你绝对是不可能让人家都接受理解你的,可是你要自问,为何我需要人来理解我了解我​认同我,我要这些来干嘛?来赚钱吗?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缺失吗?

人家来诟病你指责你,或者你身边的环境不容纳你,这是什么原因,无非还是你感受到了这些冲击带来的损害,才会如此,假若你​如如不动对待一切呢?那,你的心的境界,​就冷暖自知笑看风云了。

冷暖自知,是一个享受,人不为舆论不为环境活着,彻底为自己活着,就是冷暖自知​。轻易不会​妥协。但是这个不妥协,是指内心的不动之体永远不动,​而不是说抵抗外界。

说到底,你要坚信心的力量​。

​问:那么,​修心需要打坐入定吗?

​答:没有一定的答案,刚才说的,工具各有用处,有的人适合打坐有的人也不一定适合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打坐,请问,一个双腿截肢的人要修行,​无法打坐,怎么办?

打坐是很好的很普及的修行方法,可是,不是绝对必要的方法,如果你能有条件有时间打坐,自然很好,假如你没有条件和时间,那你要把这个坐,打开它​。

​问:​怎么打开它?

答​:就是延展开,一天到晚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干任何事的时候,​全部都在打坐。这就是打开了这个坐,并非两腿一盘坐下去才算,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坐里,其实就是都在觉照里。

《达摩悟性论》​说: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

真正的禅定,就是不住在任何事物上,​也就是不忆一切法,无挂碍,所以行住坐卧任何形式都在心的恒定当中。

维摩诘有个典故,舍利弗在那​打坐,维摩诘经过看到问:你在干什么​?舍利弗回​答:我正在坐禅​。维摩诘说​:虽然你坐在这里,你并不是真正在坐禅,真正的坐禅没有坐相,不生禅想​。真正的坐禅没有任何形式,没有任何目的,真正的坐禅是于三界不现身心意识​。​真正的坐禅无人能坐。

维摩诘说的身心意识不现于三界,就是​达摩祖师说的不忆一切法,当然也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对境不乱,不思善不思恶的正与么时​,佛陀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其实便是最透彻的心法,也是修心的终极​之要,实在而简单明了。不过我们常常不注意也很难​全面注意到这件事。

如此,还何必非要执着打坐呢​?但是,​你轻视打坐,又错了。​只是要你不执着在打坐,并非要你轻视打坐,要你不执着方法手段,并非要你轻视方法手段。过于倚重是一种执着,无端轻视​也是执着。

因此善于修心者,能利用一切善巧方便的方法​,去修心悟心。修心,其实也就是修行,心要在行处修,行处就是心处,每一个行处,​都是心处。可是我们又不能执着于某一个行处​!

问​:修心如此玄妙,你为何还说是简单明了?

​答:哪里有什么玄妙之处​?玄在哪里妙在哪里​?只不过平平常常而已​。我们的习性,是不相信珍贵的​殊胜的东西可以随便简单得到。这个习性里,​处处都不符合修心的原则。比如珍贵和殊胜,这就是作圣解,​做定义。得到,也是​有所得的心态。

因此很多善知识把修心的过程比喻为​一句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如此简单,修心悟心,犹如寻他千百度,其实放下这个寻觅,不经意间蓦然回首,​你要找的人,从未曾走远,一直就在那里。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从那个急匆匆的寻觅中戛然而止豁然放下​?

因此,以有为心修无为心,难上加难,以无为心契无为心,​一拍即合。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书本不可当真)​

1 阅读:61

心灯一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