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意外买到修行古书《修心鉴》,第4章:如何去烦恼和正知见?

心灯一文 2024-10-29 19:14:35

《修心鉴》发布了三章,有一些朋友私信我要我继续发,今天有空,就发布第四章吧。

这个《修心鉴》是有一天我去一个旧书摊发现一本黄旧线装书,很薄很薄,已经破烂不堪,我拿起一看,是光绪年间的书,写着:《修心鉴》,翻开一看,都是些关于修心的问答对话,也不知道是谁问谁谁答谁,唠唠叨叨的,

我当时看不懂,因为都是古文很生涩,一问老板老板说这书根本没有人买,不值钱,我准备拿来垫台子的,你要就五毛钱卖给你。

我赶紧给了五毛钱,拿起这本书回家,花了大概一个月,眼睛都看花了,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这本书一共十章。

前几天分享了第一二三章,现在分享第三章。

问:唯心是论的修行方法是不是也算一种执着?

答:执着是什么意思,是意识在牵扯缠绕,如果意识没有牵扯和缠绕,形不成执着。其实,执着是相对于心的本体来说的。修心主旨就是要我们尽量处在心体上,而不是随便停驻在某个意识的节点上,因此,修心的主旨,其实就是去执着。

问:那到底什么是执着呢?心如何去执着呢?

答:一般我们常常讨论这个是执着,那个不是执着,常搞不懂哪个算执着,搞得人发昏。

实际上大可不必去研究这个去注重这个,有的修行人,很紧张,自己一执着,就很懊恼很懊悔,很自责,没有信心了。觉得修行人不应该有执着。

其实执着的发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你在不在觉照里,真在心的觉照里,那个即使是执着也算不得执着了,因为真正处在心的本体觉照中的时候,执着一般不会随便发生,发生了,是觉照力度不够。

但觉照只要在,执着很快就会消散,但是关键就在这里,我们一般不注意这一点,我们害怕本来会消失的执着,我们使劲要和它较劲,因此越在乎它,它越是干扰你。因此很多时候,修行者很轻易的就和觉照离开说了再见,一头钻进了意识心的混乱中,于是苦和烦恼随之而来。

假设我们知道,执着的本相,也和其他一切的什么烦恼啊、妄念啊、情绪啊、欲望啊蚂蚁老鼠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一样,都是无中生有,归于虚无,并无实际的本相,那你又怎么会去和执着过不去呢?

当你有这样的知见,执着早已不叫执着了。当你有这样的知见,烦恼也早已不叫烦恼了。

所以,执着不是硬生生去除掉,消灭掉,执着和烦恼是消灭不掉的。执着和烦恼就像是心体这个天空中漂浮的几朵云,它有时候因为太阳遮住颜色发乌,我们要消灭它,其实消灭不掉,等雨下完了风来了,它就自然没有了,我们科学的对待它,它就叫做乌云而已。可是我们如果因为它是乌黑带雨的,引发了情绪的崩溃抑郁,这就是跟着它跑,你就离不开这朵执着的乌云了。

反过来,执着和烦恼这几朵乌云,会不会影响天空的空?不会,会不会夺走天空的蓝?也不会,它们来自天空,也消失于天空,却不影响天空。这就是执着和心的关系。

懂了这个关系,我们就能真真正正地面对自己的执着和烦恼。知道用什么方法和心态去对待它们。

因此,我们才有机会——远离颠倒梦想。这一切,其实是源自我们对心的理解程度。也就是说:修心,一样重在知见。

问:那么,请问知见如何能正确?

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或者我们应该先问,知见如何才叫做正确?

我们不得不又说回到心,心这个体,我们越是皈依它,越是能具有它的空性智慧,换句话说,修行越是对路,越是具有空性智慧,知见自然也就越正确。

因为这个时候的知见,不是听来的也不是看来的也不是学习来的,而是自然流淌出来的,从本心流淌出来的。这个叫做心的本来智慧,有的人叫它无师智。

每一个人都有,不需要经过学习努力后天培训而获取,也就是老子说的绝圣弃智,你要抛开一切世智聪辩的桎梏,一直皈依于心,才有机会获得。

问:那么什么是空性智慧呢,

答:空性本来没有所谓智慧,因为要用,要到具体事情上作用,才叫做智慧。因此空性智慧,就是以符合空性的知见,应对发生的境界。不应境不成其为智慧。

比如: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都是成住坏空有生灭的,那我们尊重这个特点,就是有智慧,我们接受不了这个特点,人走了痛苦,丢钱了痛苦,穷了烦恼、病了烦恼,这都是不尊重这个自然的特点,就是缺乏智慧。

这样说起来,就明白了,你不执着于任何一个节点,你就是符合空性智慧,就连所谓的空性智慧也不执着不停驻,这就是无所住。

无所住之后,还要生其心,这是空性的妙用,要用起来,才更妙,才是智慧启用。不是要你不动躲起来。

不停驻,无所住,不是不生心,避开躲开,而是照常生心,生什么心,生“其”心,这个其字,有点类似佛经开头的尔时我闻的“尔”字,不固定的意思,

也就是随缘生心,但是绝对不停驻不执着在任何因缘的节点,这就能保持永远皈依在空性清静本心上,这就是所谓的修心的智慧啊。

(仅供参考、请勿当真)​

0 阅读:0

心灯一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