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濒危!我国放流中华鲟40年,超800万尾,这些鱼都哪里去了

峰爱钓鱼 2024-04-06 00:39:44

白鲟绝迹,白鱀豚消失。长江四大远古“神兽”仅江豚和中华鲟还在苦苦坚持着!

有人说,如果我国早点对白鲟和白鱀豚进行人工繁殖,那么,现在的长江依然还会有它们的身影出现。可惜,等我们想要拯救它们时,却也为时晚矣!

不过好在有了前者的受挫经历,为了留住中华鲟和江豚,我们一直在努力。

但是,这么多年来,有一件事特别让人困惑,那就是中华鲟,作为长江国宝级保护物种的它,为何年年放流,现在却依然难见野生出现!

中华鲟怎么了,年年放流几十万尾,为何却还是极度濒危,那些放流的中华鲟都哪里去了?野生亲鱼又还有多少存在?

‬江豚没有增殖放流却实现了止跌回升,中华鲟放流40年,数量超800万尾,却难觅一尾野生鱼!

如果说长江十年禁渔是为了保护长江的生态恢复,倒不如说,长江十年禁渔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在保护长江的那些珍贵物种。

长江的生态溃败是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直观的发现长江的渔业资源在下降,其实都是源于每一阶段的捕捞产量统计。

长江作为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水域,更是有着“天然鱼库”之称,最巅峰时期,长江的年捕捞产量达到了惊人的40多万吨,而这一数据,更是占据了我国全年所有水域捕捞量总和的近1%(当时的年产量为4000多万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江的渔业资源出现了连年暴跌,80年代20万吨,90年代10万吨,而到了2000年以后更是年捕捞不足10万吨!

如此严重的生态溃败,长江真的到了无鱼的地步。

而受影响最为严重的,那就长江流域的那些珍稀物种了!

在上世纪七八年代前,长江的珍稀物种还是非常常见的,野生的白鲟、白鱀豚、鲥鱼、鳤、鯮鱼等等。在是那能够渔业捕捞的年代里,渔民们还能经常在捕捞过程中意外遇到它们。

然而,到了80年代后,这些长江的特有物种开始越来越少。

202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长江白鲟野外灭绝。

2017年,白鱀豚同样被宣告野外灭绝。

2010年,长江鯮鱼被评为数据缺乏物种,不过至今,我国都没有发现野外物种!

除了以上几种,如今还“苟延残喘”活着的,就剩中华鲟和江豚了。

在听惯了坏消息的我们,终于有幸听到了一则令人开心的好消息。

那就是,江豚回归了,这是自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所能听到的最为激动的消息。从2017年以来,我国对长江干流和其他一些支流水域的监测,当时发现江豚的野生数量为1012头。

而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之后,2022年,新一轮的江豚数量调查显示,长江全流域江豚数量为1249头,这一数据也预示着,长江的“微笑天使”它开始种群回升了。

江豚‬是‬回来‬了‬,可是‬,有着‬增殖放流‬40年‬的‬中华鲟‬,却‬不见‬好转‬,放流‬的‬800万‬尾‬中华鲟‬都‬哪‬去了‬?

对于中华鲟的保护,我们国家确实也做到了极致,从成功人为培育出子二代以来,我国前后40年里,共放流中华鲟近800万尾。

那么,很多人就会奇怪,放流了这么多中华鲟,为何现在还会是极度濒危,放流的鱼都哪去了。

中华鲟属海河洄游性鱼类,它们的一生有90%的时间是在海洋度过的。而只有到繁殖期,它们才会从海里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洄游距离更是超过了3000公里。

还有就是,中华鲟的产卵要求非常苛刻,需要有一定的水流,相对的水温,以及繁殖地的水底结构等。

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的中华鲟虽然数量没有特别突出,但是,当时的亲鱼数量也达到2000多尾。

根据长江中华鲟研究人员历年的亲鱼调查,2017年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的亲鱼数量为27尾、2018年20尾、2019年16尾、2020年13尾、2021年15尾。对比上世纪的2000多尾,野生中华鲟的数量在40年里暴跌了100多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跌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鲟的繁殖地被破坏了!

但是,自葛洲坝截流以后,由于水流变缓,水温下降,中华鲟的繁殖地也出现了破坏。曾经中华鲟在长江的繁殖场多达20多处、范围超过600公里。

自从截流之后,中华鲟在长江的产卵区域,就只局限在了葛洲坝下游不到4公里,产区不足1平方公里。

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即便还有一些野生中华鲟存在,但是,在随后的7年里,我们已经没有发现中华鲟亲鱼出现繁殖迹象,这预示着,中华鲟它不生了!

那么,在40年里,我国放流的800多万尾中华鲟都哪去了?

我国放流的中华鲟大多是子二代、子三代。早期的中华鲟放流的鱼,由于技术缺陷,其实很多放流的中华鲟存活率是极低的,而到了后来的技术相对成熟以后,这时的放流鱼种里,基本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而它们在野外就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

但是,由于放流的个体普遍处于幼生期,而这些中华鲟就会从放流地适应之后,开始顺流而下,游入大海肥育,这个过程就需要达到十七八年之久。并且,在如此多的中华鲟游入野外,由于是人工繁殖的,虽然接受了一些野外特训,但是,毕竟在习性上,根本无法达到原有习性。

所以,这批中华鲟会被自然的食物链损耗掉一些,然后因为无法达到野外生存能力的,自然死亡一些。而真正能够成功入海的可能就只能达到70%左右,而在它们入海生长的过程里,在海洋这一残酷大家庭里,它们又会损失一部分,所以,能成长起来的,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了。

我国放流的中华鲟里,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基本就在2010年以后,这之后所放流的中华鲟,即便还存活着,那么,这时的它们也只会生活在海里。

然后,经过长达十几年的生存,如果有存活下来的,达到了繁殖能力的那批鱼,就会施展它们该有的天性,开始洄游至长江开始繁殖。

据长江中华鲟研究员的介绍,我国中华鲟想要得到恢复,至少还要等十几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每年至少得放流达到100万尾。而且放流的中华鲟子二代里,要达到至少50个“家庭”。

其实,中华鲟放流虽然说的很轻松,但是,我国人工繁殖所投入的资金更是高达数千万元。不过相比白鲟、白鱀豚的消失,即便是如此大的投入,我们的努力,也都是在保护着中华鲟这个种群不至于消失!

好了,对于中华鲟,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峰爱钓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