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反转,魏德尔靠山全到了,德国执政同盟崩裂,默克尔亲自救场

恨桃说国际 2025-02-20 11:12:02
前言

距离德国总理大选的时间越来越近,四位参选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此时现任总理朔尔茨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其执政联盟更是“分崩离析”。

与此同时,右翼党派选择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大量选民支持,在国际上也得到了一帮重量级的“靠山”,加上前总理默克尔又下场批评默茨,让选择党的魏德尔势头越来越猛。

那么魏德尔拉来的靠山都有谁?默克尔下场是否会影响德国大选?

德国政坛的激烈角逐

如今,德国的联邦议院选举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整个国家的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从本月16日开始,这场选举开始变得愈加激烈,四大主要政党已然成为民意的焦点。

在这些党派当中,基民盟、德国选择党、社民党和绿党,分别以30%、22%、17%和13%的支持率领先,其他党派的支持率则不足6%,这一民调显示,德国政治的主要力量已经基本明朗,各党派的竞争也进入了最后的较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选举中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基民盟领导人默茨与极右翼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的竞争。

而对于默茨来说,这场选举注定不会平坦,作为基民盟的领导人,他曾尝试与魏德尔合作,但由于与极右翼的合作被批评为违背政治底线,这样的行为在国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特别是默茨推动了一项严厉的移民提案,这一举动让数十万德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最终,默茨不得不表态,他将不会再与选择党合作。

与基民盟的默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总理朔尔茨,他领导的社民党与绿党以及自民党组成的联合政府,虽然在理论上应该能够高效合作,但实际上,这个联盟自成立以来就充满了内部分歧。

绿党主张环保和新能源转型,社民党则强调社会福利,而自民党则坚持经济自由化,三方的分歧在去年的能源危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工业电费飙升,许多工厂纷纷外迁,而这种政策的不协调导致德国的经济和民众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朔尔茨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努力充当调和者,却未能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反而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大幅下滑。

相比之下,魏德尔领导的选择党则成功抓住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尤其是在移民问题和能源政策上,提出了一些直击民心的解决方案。

在移民问题上,选择党主张严格限制新移民的数量,甚至提出了一些极为严苛的人口政策,虽然这些提议在一些人眼中显得过于“政治不正确”,但在不少基层工薪族眼里,他们的生活已经被眼前的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精力去关心其他国家的事务。

此外,魏德尔还大力批评了朔尔茨政府的“绿色政策”,特别是绿党提出的新能源转型计划。随着能源价格暴涨,德国的传统制造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纷纷倒闭或外迁。

选择党则主张优先保障德国的工业利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避免过度依赖新能源转型,呼吁重振德国的传统产业。

不得不说,选择党的崛起有些运气成分,在民众对当前政府不满的上看下,选择党迅速将这些问题提到台面上,向选民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我们会为德国人争取利益,而不是为别人埋单。”

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党派未能有效回应的政治空白,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发酵,选择党逐渐从一个边缘政治力量变成了能够左右德国未来政治格局的关键一方。

魏德尔的国际外援

大选竞争到现在,各方也都不再留手,魏德尔在国际上的“靠山”也是纷纷站出来支持她,而这也让一些传统党派感到不安。

在魏德尔的众多支持者当中,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两人虽然不在一国,但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

欧尔班称“德国选择党就是未来”,这样的言论无疑为魏德尔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也让选择党在欧洲保守派阵营中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同。

除了欧尔班,来自美国的科技大亨马斯克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频频为魏德尔“站台”,虽然马斯克并未公开表示直接支持选择党,但他多次批评德国现行的绿色能源政策,称其“拖垮了工业生产力”,这一立场间接地为魏德尔的政策提供了舞台。

要知道马斯克在年轻人当中很有威望,而他的话也让不少德国年轻人开始反思德国现行政策的利弊,并将选择党的主张视为可能的改变之道。

与此同时,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支持也让选择党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更为明确的认同,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万斯没有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面,而是选择与魏德尔进行非正式会谈。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德国媒体的强烈反应,认为这是美国在“干预”德国的选举,然而无论外界如何批评,万斯的行为已经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美国开始重新评估德国国内政治的走向,并对选择党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接纳。

这些国际支持的汇聚,不仅提升了选择党的声势,也让德国传统党派陷入了困境,德国的政治体系一向以合作共治为基础,单一政党获得过半选票的机会非常小,因此,任何一方要想在大选中占据主导地位,必须通过与其他党派的合作来组建新政府。

然而,选择党的崛起,让传统党派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现实:如果选择党稳居第二甚至接近第一,而这些传统党派又拒绝合作,如何组建政府将成为一大难题。

如果传统党派固守旧有的政治理念,坚持将选择党隔离在外,可能会导致政府形成困难,甚至陷入僵局。

另一方面,德国社会目前的政治生态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那个自信满满、引领欧盟的德国,如今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挑战。

选战的激烈和民众的不满,反映出一个核心问题:德国的政治体系是否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现实困境?魏德尔的政策能否解决德国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依然存在诸多疑问。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次魏德尔的支持者,让人看到了选择党的强势崛起,同时也让德国老牌政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可以说,选择党在国际上的这些“靠山”,让魏德尔和他的党派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讨论和认可,而这场政治变革,可能会让传统的德国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甚至可能推动整个欧洲政治的走向。

虽然选择党是否能够成功组阁,依然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预见的是,德国的政治格局将会因为选择党的崛起而发生深刻的变化。

0 阅读:14

恨桃说国际

简介:何其有幸,生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