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初伏。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夹在两者之间的时间就是中伏。
由于夏至和立秋之间的庚日数不是固定的,这就导致有些年份中伏是10天,有些年份中伏是20天。
不过,从每年进入中伏的时间来看,大概和大暑节气间隔不远,大暑节气的时间相对比较固定,而中伏时间不固定。于是就出现了有些年份中伏在大暑之前,有些年份中伏在大暑之后。
民间有这样一句农谚“中伏大暑后,五谷全丰收”,所表示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是中伏在大暑节气之后出现的年份, 那么当年天气情况比较好,风调雨顺,有利于庄稼生长,五谷丰收。
这里的“五谷”,不仅指稻、黍、稷、麦、菽等,还泛指各种粮食作物,寓意着农民会获得大丰收。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之后就将迎来立秋了,一般情况下,进入大暑节气后,多地将迎来非常炎热的高温天气。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而中伏则是三伏天,属于最热的一伏,等于是热上加热。如果中伏在大暑节气之后,意味着高温天气相对会延长,在没有干旱的前提下,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以夏玉米来举例,整个生育期相对较短,有些品种100天左右就收获了。而在这么短的生育期内,还要满足有效积温,如果积温不足,玉米干物质的积累相对较少,品质和产量都会降低。
而中伏在大暑之后出现的年份,高温天气适当增多,在高温和充足的光照下,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如果当年连阴雨天气多,三伏天期间的温度也不炎热,进入到生长后期,该成熟的玉米还未成熟,籽粒也不饱满,千粒重下降,形成减产。
有句老话相信大家都听过“该热不热,五谷不结”,一年四季分明,到了该热的时间,如果不炎热,那就破坏了气候,田间的庄稼也就无法正常的生长了。
不过,上面也已提到,是在没有出现特别干旱的前提下,如果在大暑到来之后,以及中伏到来之后,长时间无降雨,都是高温天气,尤其是三伏天之前,当地就已经长时间无有效降雨的情况下,田间就有可能形成干旱。
而在此期间,田间的农作物长势已高,再加上35度甚至是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也无法去灌溉浇水,农作物就会因缺水而无法正常生长。
“不怕中伏淋,就怕中伏晴”
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农谚“不怕中伏淋,就怕中伏晴”,该句农谚就很好的补充了上述内容。
它所表示的意思是说,不害怕中伏下雨,就害怕中伏晴天。寓意也很简单,如果中伏是晴天的话,整个中伏期间,可能降雨就比较少,田间出现干旱的几率就会加大。
相反,如果中伏下雨了,后续在炎热的中伏期间以及立秋之后,降雨天气可能就会增多,田间不易形成干旱,农作物也就能正常生长了。
综合上述内容,“中伏大暑后,五谷全丰收”的说法,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看,某种程度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它有个前提,那就是没有出现干旱的情况。如果在进入中伏时,能够下一场降雨,农作物不缺水了,又能接受到充足的光照和有效积温,则就有利于庄稼获得丰收。
当然,如果对于中伏到来之前,就已经连续多天降雨的地区,就不用考虑干旱的问题,此时希望降雨尽快结束,高温时间延长,促使农作物尽快生长。从这点看,“中伏大暑后”还真有很大可能促进“五谷全丰收”。
7月25日就要进入中伏了,对此你赞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