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二十四节气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立秋的公历时间相对比较固定,在每年的8月7日-9日交节。
而每年立秋当天所对应的农历时间,由于存在闰月的原因,时间比较不固定,并且相差也较大。有些年份立秋在农历六月份,有些年份在农历七月份。
关于此,民间也流传着这样一句农谚“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所表达的意思很好解释,如果立秋在农历六月立秋的年份,当年的农作物可能不会获得丰收。相反,如果当年立秋在农历七月份的年份,当年的庄稼就会获得大丰收。
详细来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中,这里的“六月”指的是农历六月,而“两头不收”则意味着夏收和秋收两季的农作物都可能因为生长周期不足或气候条件不好而导致收成不佳。
比如,如果立秋在农历六月时,那么当年的农作物可能因为生育周期不够,或者受到早来的寒潮天气影响,导致产量下降。
而“七月立秋,早晚都收”中,古人们通过常年观察,发现立秋在农历七月时,无论是早播还是晚播的农作物,都有可能因为生长周期充足,并且气候条件适宜而获得丰收。
这里的“早晚都收”有2种解释,一种是指无论播种时间早晚,农作物都能有较好的收成。另外一种是指夏收和秋收,也就是一年两季的农作物,都能获得丰收。
一般情况下,立秋之后,如果没有出现“秋老虎”,气温会由高转低。如果立秋在农历六月份,也就预示着当年的寒潮天气会比较早的到来。相反,在七月份时,相对会晚一段时间到来。
从夏播农作物自身的长势来分析,不论玉米、大豆、花生,还是水稻,生育期相对都比较短,需要充足的高温和光照,来促进更快的生长,保证干物质的积累,以此来达到高产。
以夏玉米来举例,立秋之后,多次夏玉米处于抽雄期前后,到8月下旬之后,就要进入灌浆期了。
在此之前,充足的高温和光照,有利于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以及有效积温的积累。进入立秋后,还有40-50天左右的生长时间,如果立秋过早,寒潮时间来临较早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影响玉米的抽穗、灌浆以及成熟,缺粒凸尖现象增多,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
如果立秋时间相对较晚,高温能多持续一段时间,充足的光照和高温,带来足够的积温,就有利于促进玉米抽穗、灌浆以及成熟,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的说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不过,也需要注意2点。其一,该农谚是古人们通过观察所总结出来的经验,随着不断的发展,气候不断变化(全球气温变暖),即便是农历六月立秋的年份,在如今同样也会获得丰收。
其二,该农谚可能更适用于华北、华中等地区,不一定适合南方地区。由于南方一些地区降温时间较晚,不论是六月立秋的年份还是七月立秋的年份,当年的寒潮天气来得相对都比较晚,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有限。
今年是农历几月立秋?今年立秋的公历时间是8月7日,当天的农历时间是七月初四,属于七月份。按照“七月立秋,早晚都收”的说法,今年会是一个丰收年。
不过,说是这样说,庄稼想要获得高产,还需要农民朋友们做好科学的管理。比如,进入立秋之后,随着田间的农作物长势较高,不少农户就已经不做任何管理了,就等着收获。
实际上,立秋之后,正是田间的一些病虫害危害的高峰期,如果不及时打药防治,对于产量的影响依然较大。
还是以玉米来举例,进入立秋之后,玉米螟、玉米粘虫、草地贪夜蛾、红蜘蛛、玉米锈病、叶斑病、褐斑病等,发生依然较重,需要做好防控工作。
综合上述内容,今年立秋是农历的七月初四,农谚说“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希望今年大家的庄稼能够获得丰收。
对此,你怎么看呢?
2024年农历7月初4立秋。你要说那一年立秋。
啰嗦了一大顿,重点又说错了。今年阳历八月七号是六月初四吗?那为什么又说分明是晚立秋呢?这种知识性的文章最好认真一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