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峰
在我国近代史上,林则徐与魏源二人,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林则徐一生有许多重要的头衔与桂冠。他是清代后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在大清历史上,林则徐还有一顶独一无二的桂冠——即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不过,对于林则徐的这个极具含金量的头衔,近代史学界也存有一些争议。
有人讲,《海国图志》的作者、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他才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是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第一人,并且其著作对中国后世思想影响极大,社会变革推动极大,进而还影响了东邻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及亚洲历史的进程。
那么,林、魏二人到底谁才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呢?
林则徐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又是什么关系?他们在中国近代化启蒙思想上,有何渊源?
林、魏二人在去世后,他们这一思想在大清是否有过开花结果呢?
笔者今天就与读友们就中国近代这一重要历史问题,一起展开探讨,看看近代中国在这条路上,林则徐与魏源这两位中国近代化先驱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又走过了怎样一条坎不平的道路。
一、林则徐与魏源,因思想与志趣高度一致,二人从相识相识到结为生死至友;
林则徐与魏源,均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们二人自相识后,在共同的志趣与思想基础之下相互影响,亲密无间,合作了一生,直到林则徐离世。
魏源,生于1794年,湖南邵阳人,原名远达,字默深,自幼好读经史,并热衷于研究中国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与历史教训。
1822年,即道光二年,时年28岁的魏源首次到京师参加会试,考试失利。
不过,这一年魏源因在顺天乡试中,一举夺得南方各省举人第一名而在士林中名声大燥。经朝廷特许,魏源以内阁中书舍人候补得以留驻京师。
此后魏源又参加过多次会试,均失利落选。
直到1845年,时年51岁的魏源才得以考中进士。
在首次会试中,尽管魏源失利了,但却有一项极大的收获——他结识了比自己大9岁的林则徐和比自己大2岁的著名诗人龚自珍。
1830年月,林则徐因父逝,在家丁忧三年。三年期期满后,林则徐回到京城候补,在京师前后呆了3个多月。
此时的龚自珍刚于上一年(即1829年)考中进士,时在礼部任职。
由于他们二人都主张经世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烦琐考据及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这与林则徐的思想极为契合,于是三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自此,三人诗书信不断,并成为挚友,至交一生。
那么,林则徐与魏源二人之间,一生中有着怎样的故事与传奇呢?
二、林则徐对西方列强的研究始于何时?鸦片战争前,林则徐是如何看待西方各国的?
林则徐在1839年以前,如大清其他官员一样,很少去研究西方各列强的国情与国家实力。
因为在当时的大清,主要的问题还是国内的问题,与英国的问题主要在于通商与贸易。
由于大清对外贸易有限,加之受大清历代皇帝错误的闭关政策影响,清朝一向主张不与外夷进行海上贸易。
在大清历代统治者看来:中国物产丰饶,应有尽有,毋须与外邦外夷进行贸易往来。
对大清来说,尔等外邦蛮夷,来天朝上国朝贡是可以的,若想开阜通商,是万万不可能的。
所以在清代,直到道光帝、咸丰二帝,朝廷上下一直是这个思想。
因此,大清朝廷官员研不研究西方国家的情况,就显得没有了迫切性与必要性。
然而,到了1839年前后,英国人为了扭转对大清贸易上的巨大逆差,于是不惜冒险大量走私鸦片到中国,并以此一举扭转了多年来的贸易逆差。
清朝为此每年有上千万两的白银流向英国。
鸦片在中国国内的泛滥,直接导致了大清禁烟运动的发生。
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作为朝廷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禁烟运动主将的林则徐不得不认真研究起英、法、美、俄等为主的西方国家。
1839年夏,随着禁烟运动的深入,林则徐开始密切关注英国的反应,大力延聘翻译人才,想方设法探求西方知识。
当时,林则徐身边汇聚不少精通中文和英文的学者与翻译人才,时时为其翻译英国国内资料。
魏源后来在《圣武记》一书中讲:
“林则徐至粤,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报纸。”
及至后来鸦片战争爆发,即使在紧张的备战之余,林则徐也没放松学习,认真研究各种外国资料,这就包括《澳门月报》在内的各种外文报纸。
他每天在白天办完公务回到府邸后,常常看资料看到深夜。
正因如此,林则徐越是深入研究西方各国情况后,越是觉得英、法、美等国不只是“船坚炮利”军事科技了得,而是还有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在背后作为支撑。
由此,林则徐走上了“睁眼看世界”的思想道路。
三、林则徐被流放新疆的前夕,途经镇江与魏源同住了一宿,他们之间谈了些什么?林则徐向魏源托付何事?
1841年,即道光二十一年。
这年的6月,一个孤独的身影出现在了江苏的镇江。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年过半百的禁烟英雄林则徐。
仅仅才两年过去,这位受道光帝深信并寄予厚望的大臣,把从英国鸦片贩子、走私偷渡者手中缴获的近2万箱鸦片(约237万余斤)集中到虎门海滩销毁后,他的个人命运便开始了如过山车一般的急剧变化。
林则徐在道光皇帝的心中,从国之干臣能臣,转眼间就变成了“挑起中外祸端”、让朝廷与国家陷入危险的“罪人”。
英国人的海上坚船利炮,让道光帝失去了应有的冷静、定力与胆略。
为了让英国人满意,1841年5月,道光帝下旨,将林则徐降为“四品卿衔候补”,命其“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
当林则徐匆匆赶到镇江后不久,朝廷新的谕旨又到了:
“着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改从重处置,发配新疆伊犁,戴罪效力,以赎其过。”
林则徐从一位朝野赞誉的禁烟英雄,转眼之间就成了无官无职的“罪人”。
英雄落难,天地含悲。
然而,林则徐来不及考虑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不会自怨自艾。
国家羸弱至此,海疆狼烟四起,他对自己的生死已经没有了过多的考虑。
至于此次远涉西北新疆,未来何时可返,还能不能生还,这都不是他能把控的了。
但是,在去西北新疆之前,他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要托付于人。
什么事呢?
那就是他在广东两年来,因查办鸦片在与外国人打交道过程中所收集整理的海外各国资料。
这些资料涉及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历史、民俗民情等,对于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极其重要。
在两年的禁烟运动中,林则徐深切地感受到了大清与西方在政治、军事、科学、工业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远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追上的。
而此时的大清仍然沉醉于天朝上国、中央之邦的美梦之中,仍然固执地认为中国社会文化、文明礼仪都已尽善尽美,西方人只是冥顽不化的野蛮之人。并且,对于西方在军事上的先进,大清认为只不过是“淫巧奇技”,不足为道。
而这是林则徐最忧心深虑的事。
如果说林则徐在1839年前,对西方的了解只是比一般的士大夫强了些许,那么在经过2年的广东禁烟运动后,林则徐的思想便产生了质的飞跃,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清醒者。
他认为,如果大清整个社会精英阶层不从认识上彻底改变对西方的偏见与短视,还陶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那么未来大清帝国会进一步落后落伍,西方对大清国的侵扰与掠夺只会愈演愈烈。
时代的清醒者,往往都是孤独的。
他这种超前的认知,在当时很少有人认同,除了少数几位知交外。
然而,他不能沉默,更不会消积。他希望以一种新的思想唤醒朝野,警醒国人。
当魏源获知林则徐到了镇江后,内心万分激动,他无比牵挂着此时的林则徐。
当时的魏源已经脱离了幕府岁月,在南京雅舍“小卷阿”忙于著书立说。
小卷阿是魏源在南京城西凉山下的乌龙潭边的雅居之所。
“小卷阿”,始造于1832年,系魏源在任两江总督陶澍幕僚时,在乌龙潭边龙蟠里东侧购地所造。房舍建好后,魏源为其命名为“湖子草堂”,后改名“小卷阿”。
“卷阿”二字出于《诗经·大雅》中的篇名。卷者曲也,阿者大山丘也。
魏源当虽然只是总督衙门的一位幕僚,然其志向甚伟,胸怀天下黎民百姓。
他建此屋命名“小卷阿”,一方面是为了示人以谦,另一方面则是将其远大志何寓于宅名之中,以此寄托精神之所归。
“小卷阿”后来成为文化遗迹留名后世,这与林、魏1841年夏对谈一宿后,《海国图志》诞生于此有关。
同年6月底,魏源从南京赶往镇江会见多年的好友林则徐,接受其信中提到的要托付自己去完成的历史重任。
当赶到镇江这个古称“京口”的江南小镇后,魏源顾不上一路的舟车劳顿之苦,便风尘仆仆起来到林则徐休息的客栈。
当得知魏源赶来镇江已到自己临时住地后,林则徐万分欣喜,连忙出院外迎接。
时年56岁的林则徐,自上次在南京与魏源一别,二人不相见已有七年之久了。
林则徐已经鬓角斑白,没有了七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壮年风彩与矫健,而是经历大事后特有的风霜与沧桑。
而林则徐眼前的魏源,还是那么的精壮健硕,只是更多了几分学者特有的儒雅之气。
林则徐急忙迎上前去,紧紧握住魏源的手道:
“默深兄,你来了就好!你来了就好!”
魏源望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年长9岁的老友,一时无言以对,只说了声:
“少穆兄,你受苦了。”
说完眼含热泪,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二人进屋后,从上午一直谈到天色很晚了。
魏源见林则徐不时咳嗽,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提出明天再来谈。林则徐道:
“不碍事,这是一点老毛病了。今晚你就不要走了,就在我这儿休息。”
是夜,林则徐与魏源同住一室,竟夜长谈。
二人从禁烟谈到海防,又从朝廷谈到外番外夷,从军事谈到英国的工业技术。
两人披肝沥胆,面对大清立国二百余年所经历的大事,抚今追昔,深感国事茫茫,国家命运前途难卜,百感交集。
林则徐道:
“此次受朝廷重托前往广东禁烟,不料运动中途夭折,此乃上负朝廷深恩,下负黎民百姓厚望。此种结局非吾所料,身心俱废。不日,吾将前往新疆伊犁,此去路途万里,死生不明。此吾并无所悲,人总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所,没什么好悲伤的,兄不必为我难过。”
魏源沉默地听着,也不知道该如何再去安慰老友,嘴上的旱丝烟不时冒出吱吱的火花。
林则徐接着道:
“两年多来,我在广东收集了大量的外夷资料,是我在广东时派人从海外书报中辑译的《四洲志》等资料,所涉及者有政治、经济、军事、民情、历史、地舆等,这些都非常有价值。今我已成为‘罪人’,来不及整理成书了,现托付于你,望能编著整理成书付印,以此改变国人的思想,日后悟得御敌之道。”
“此去西北,生死茫茫,若有生之年还能生还玉门关,你我当还会相见的。”
说完,林则徐郑重地取过一个装满资料的大木箱交给了魏源。
魏源离座接过木箱,表示一定不辜负老友重托,必将呕心泣血完成这一使命。
次日,二人从镇江依依道别。
回到南京后,魏源心绪万千,提笔写下了《江口晤林少穆制府》两首五言律诗:
“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风雷憎蠖屈,岁月笑龙屠。方术三年艾,河山两戒图。乘槎天上事,商略到鸥凫。
聚散凭今夕,欢愁并一身。与君宵对榻,三度两翻苹。去国桃千树,忧时突再薪。不辞京口月,肝胆醉轮囷。”
此后,魏源一直关注着林则徐的行踪与安危。直到1842年12月上旬,林则徐一行安全抵达伊犁后,魏源悬着的一颗心才暂时放了下来。
林则徐为何要选择让好友魏源来完成自己这一心愿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一、魏源有这样的志向与才具,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林则徐与魏源相识于1822年,早年的相识相知以及后来在江苏的交往,使得林则徐对魏源“经世致用”的思想非常了解。
相同的志趣与抱负,使得二人心意相通,在思想上有极高的默契度。
尽管魏源在中举人后,在此后的历次京师会试中屡次失利未中,但林则徐从不轻视魏源,对这位比自己小9岁的湖南隆回县举人十分欣赏,也很是尊重。
林则徐在江苏任布政使、巡抚的期间,魏源是两江总督陶澍的幕僚,深为陶澍所信任器重。
林则徐在水利、漕运、盐政等方面有不决者,常常会去函咨询魏源的看法。魏源则往往能条分缕析,拿出极具操作可行的建议方案,均被林则徐一一采纳,且实效显著。
同时,魏源经史才华极为了得,有司马迁之如椽史笔。
他虽然在当时还只是一个举人,无进士功名(注:魏源考中进士是在1845年,时年已经51岁了),但其文章才华却被朝野高度认可。
魏源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16岁中秀才,28岁考中举人。魏源因考中秀才的次年(即1811年),因其所展现的卓越才华被推举为了廪膳生,后随父魏邦鲁进京师。所以,他在1822年(即道光二年)的乡试是在北京应顺天府进行的。结果魏源考了第一名,时称“南元”。
他当时的考卷获得考官一致好评。该科主考官在其考卷上总批褒奖道: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有才识足以包涵群籍,其笔力足以扛举千钧;(其文)析理如茧丝牛毛,制局如铜墙铁壁,非平日寝馈于古文大学,不能臻此境也。”
所以,在经世致用思想与实学方面,林则徐对魏源是高度信任认可的。
二、魏源具有编纂大部头典章书籍的实践经验,并且所编辑之书质量极高,广受朝野好评;
1825年,就在魏源中举人的第三年,时任江苏布政使的贺长龄因赏识魏源这位湖南籍老乡的人品与史才,特地邀请魏源前往江苏入幕,协助其编撰朝廷所命之书《皇朝经世文编》。
该书是贺长龄一生中在学术上重要贡献,共120卷,它汇聚了当时大清所有关于经世致用的重要文献、文章与思想主张。
作为该书的重要参与者与编撰人之一,魏源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魏源在此期间还协助时任江苏巡抚的陶澍办理漕运、海运、水利诸事,并亲自撰写了《筹漕篇》、《筹鹾篇》和《湖广水利论》等书,所干工作很好地实践了“经世致用”思想与实学,并且成效卓著。
正因为如此,林则徐认为魏源有撰书的实际经验,其能力上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重托。
三、魏源一向有国家民族大义,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其为人重情重义,敢于任事,一诺千金,从不食言;
早在1833年,即道光十三年时,魏源便建议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与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二人联名上书朝廷,主张严禁鸦片。
除此之外,魏源还针对当时社会银贵钱贱的问题,第一次提出由朝廷自铸银币,用以解决商品流通中的银钱价值不对等。
1838年,林则徐以朝廷钦差大臣身份到广东禁烟。魏源对此积力支持,给林则徐献计献策。
直到1841年,林则徐禁烟有功反而被朝廷削职降级并罢免流放,魏源才愤而辞职,离开两江总督裕谦幕府,从而开始了在“小卷阿”一段闭门著书立书的岁月。
所以说,魏源的心与林则徐是相通的,他始终是林则徐思想的营养输出者与坚定维护者。
有此三点,魏源当然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后来的事实证明,魏源不仅没有辜负林则徐的重托,而且做出的成果远远超出了林则徐的期望。
四、《海国图志》一书诞生后,在中国经历了哪些曲折命运?它在晚清及亚洲历史上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1842年初,魏源在“小卷阿”开始了其静心著书的一段岁月。
此后的两年里,魏源几乎很少离开过南京,一直居住在南京城西乌龙潭边的小卷阿。
他远离朝廷政坛与世间纷扰,将所有精力都扑在完成老友林则徐这一重托之上。
他反复阅读研究林则徐留下的资料,对这些尚未系统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甄别、审核、考证、补充后,经过近2年的时间,终于在1843年底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共50卷。
该书共计57万字,是我国最早一部系统地研究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文化、社会、科技的专著。
在该书的开篇,魏源便开宗明义阐述了成此书之目的: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同时,又在书中特别记载:
此书时为林公嘱撰,《海国图志》成书即为纪念林则徐而作。
此后的4年中,由于又有了许多新的史料发现,于是魏源将该书进一步扩充,增补为了60卷本,并于1848年在扬州首次刊印。
1852年,魏源在吸取同时代另一位学者徐继畲所著《瀛环志略》的部分精华后,再次扩充此书至100卷。
至此,这部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终于最终定稿,并于翌年刊行。
这部汇聚了林则徐与魏源二人思想的结晶,让魏源呕心泣血前后耗费了整整10年的科学著作,一经刊行问世,便石破天惊地在晚清历史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朝野一些有识之士,通过此书第一次看到了大清外面的世界。
人们惊讶地发现,在世界地理上,中国这个“天朝大国”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中国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尤其是欧美各国在工业与科技方面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列。
同时还发现,在国人心中西方中的“坚船利炮”只是他们工业文明的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理念大大地领先于大清。
然而,朝廷一些保守大臣与各省地方守旧势力从书中窥见了一股潜在的可怕力量。
他们害怕大清从此会“变天”,于是上书朝廷诽谤,说什么该书是“异端邪说”,又说什么该书是在“长洋人志气,灭大清威风”。
总而言之一句话:该书不可全国刊行,更不得宣传,应予以禁止销毁。
于是,《海国图志》一书在中国的命运出现了令人奇怪的一幕。
该书在国内刊行后,在中国的销售几乎无人问津,而在中国的邻国日本却供不应求。
日本社会上层精英们几乎是人手一套,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研究,以此书为法门,了解整个西方世界。
那么,这煌煌100卷的世界地理历史学巨著《海国图志》是如何传到日本本岛上去的呢?
此事说来令人感叹,也极富戏剧性。该书对后来的中日关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1851年,一艘中国商船在日本长崎港被日本海关工作人员查出了违禁货物。
在经过一番交涉后,违禁物被全数没收,没收的物品中正好有三卷《海国图志》。
正是从这一天开始,这本看似普普通通的书,却在日本源源不断地迸发出了神奇的力量,引领着日本在近代化的路上一路狂奔。
1852年,日本人在长崎港口再次查获《海国图志》全卷本一部,上缴长崎会所后,由佐久间象山获得。
佐久间象山,原名佐久启之助,生于1811年,是日本江户末期的思想家、兵法家。他出生于日本松代藩(即今天日本的长野县)一个藩士家庭。他早年游学江户,因崇拜我国宋代哲学家、学者陆九渊,因此以陆九渊的号“象山翁”给自己改名为“佐久间象山”。
此人后来在日本成就极高,是日本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1839年成立江户神田象山书院,为日本后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培养了一大批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
日本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胜海舟、坂本龙马、吉田松阴、桥本左内、高杉晋作、加藤弘之、津田真道等,全都出自其门下。
1852年,当佐久间象山获得从中国传过去的《海国图志》全套书时,这一年他已经41岁了。
但是,他把这套书视为珍宝,终身捧读不倦,为此他还写下了近20万字的读书笔记。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战将、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他在年轻时为了得到此书,不惜排着长队在书社购买。他买到此书后,在返回的途中不巧碰上了大雨,为了不让书被雨水淋湿,东乡平八郎一路上用上衣将该书死死地捂住。
《海国图志》在我国晚清刊行后,只售卖出了可怜的几十来套,绝大多数都销往了日本。
由于数量有限,难以满足日本人的需求,日本人在其本国自己又再版印刷了十余次,并且价格一路飙升,成为了日本印刷史上的天价畅销书。
1856年,即《海国图志》在我国增补扩充至100卷刊印后的第四年,该书便由日本学者盐谷宕阴、箕作阮浦二人合作,完成了在日本的翻译、翻刻、出版。
当时,仅仅在日本的长崎、大阪、江户、京都等中心城市地区翻刻的版本就有约二十余种。该书一经上市就迎来火热抢购,往往一二日之内便售罄一空。
仔细研究历史,我们今天不能不感叹:一部由中国学者魏源呕心泣血十一年完成的涵盖了世界地理、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中日两国间竟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该书没有敲醒仍然沉睡的大清帝国,却为日本开启近代化的“明治维新”运动点亮了一盏航灯。
站在历史的今天,我们回望上一个半世纪,我们不能说日本仅仅是靠一本《海国图志》就完成了他们从江户幕府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的近代化转型进程。
但是,该书在日本的风行,的确让日本人通过此书看到了一个全新生动的世界,看到了西方工业国家先进的思想与文化科技。
从此,日本人开始了义无反顾地拥抱世界,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
可以这么讲,日本自1868年开启的明治维新运动,从工业发展到商业航海贸易以及军工科技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国策,无一不透露着《海国图志》一书中所散发出的思想理念,无一不可窥见我国林则徐、魏源两位思想先贤的影响。
自此,日本在近代化的进程上一路狂飙,势不可挡。
日本明治维新自1868年开始,至1889年落下帷幕,前后历时21年。
至1877年,日本西南战争结束,在日本较早的一批《海国图志》的著名读者,如梁川星岩、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安井息轩、横井小楠、桥本佐内、还有伊藤博文、新渡户稻造等人,终于帮助日本完成了资本主义革命运动的改造。
日本从此脱胎换骨,进入到西方列强的行列。
反观我国大清晚期,直到1861年,才开始在朝野上下吵吵闹闹、羞羞答答的状态之下,启动了近代洋务运动。
但是,这种洋务运动从一开始便是不彻底的。
只是在多次挨打、割地赔款等痛苦的、屈辱的经历之后,才选择性地采纳了《海国图志》中的某些观点思想,而且还主要是军事方面的造枪造船等事务。
当然,不可否认,大清帝国在经历多次挨打后,还是痛苦地举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面弃之了10余年的大旗。
在这面旗帜下,大清在洋务运动中的确也取得了一些不可否认的成绩,而且在拥抱世界先进文化科技方面,也有所松动,不再一味的拒绝与排斥。
1872年8月,大清历史上首批留学生从上海启程,前往美国接受文化科技教育。
1877年3月,大清向英国派出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学习西方舰船知识。
在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英国的大清学子严复、刘步蟾、方伯谦、叶祖珪、萨镇冰、林永升、何心川等六人与日本留学该校的学生相遇了。
严复等人发现那些日本留学生几乎人手一本《海国图志》,经过仔细打听,才知道此书竟出自中国人魏源之手。
由此可见,《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中国传播率有多么的低,连留英学生在国内也没见过,更别说阅读研究了。
1894年7月25日,一场事关中日国运的战争终于在光绪二十年全面爆发,中日在朝鲜、在东海黄海迎头相撞。
至1895年4月17日,历时260多天的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大清北洋舰队全军履没,陆地上也一败涂地,最终以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及彭湖列岛、赔尝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为代价,结束了这场改变东亚历史进程的战争。
从此,亚洲国家霸主易手,中日强弱泾渭分明。
这种局面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又花费了较长的时间才彻底扭转了过来。
1895年,林则徐、魏源、以及为了《海国图志》顺利发行曾于1851年亲自为该书作序的左宗棠都早已先后离世。
他们若地下有知,不知当作何种感想?
现在我们再回到文题中的焦点问题:林则徐与魏源,谁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有了上面文章对历史的回溯,现在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
很显然,《海国图志》一书从立项到最终完成,林则徐是开山之人,是他向魏源提供了该书最主要的国外翻译资料与史料,也是他主导了该书的思想理论基础与出发点。
由此可以断定,林则徐不愧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那么魏源呢?
他在《海国图志》一书上,是一位拥有凿山之功、并将林则徐思想主张深刻展现在该书之中的实践者、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题思想的集大成者。
没有魏源10年的披肝沥胆,呕心泣血,就没有《海国图志》这一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社会科学巨著;没有林则徐的开山启林,就没有该书的发韧与立项。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源无疑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五、文章结语
《海国图志》的成书与出版,离我们今天已经过去了170多年,林、魏二公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还在滋养着我们这一代人。
落后就会挨打!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当我们回望历史,有时我们会发现:在任何时代,不是我们缺少智者的声音,也不是我们在思想上真正的落后落伍了。在我国近代史上,每一次的掉队,都有人及时为我们吹响了哨声,拉响了警报。
只要我们认真倾听那些智者的思想与声音,时刻保持警醒,就可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历史是过去,也是现在,它照耀着我们的明天与未来!
今天,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了解历史,这不正是历史的意义么!(全文终)
——2024年11月6日~8日,青峰写于鄂西滨江古城
附文章写后记:
本文的写作,是应笔者本人帐号上的一位南京读友“铃兰××”建议而作。
在南京市城西鼓楼区龙蟠里乌龙潭边有一处晚清古建筑,名曰“小卷阿”。
这是晚清思想家、文学家、军事战略家魏源在南京生前的居所。
道光十五年,即1835年,魏源时为两江总督陶澍的幕僚,襄助陶公处理政务,参与漕运、盐务、水利等方面的改革,成就卓然。
魏源作为陶澍的属下兼好友,在此度过了近10年的时光。
魏源在“小卷阿”居住期间,于1841年前往江苏镇江会晤即将发配新疆伊犁“戴罪效力”的林公林则徐,受其重托,著述《海国图志》。
正是在这个“小卷阿”不足1500平米的三进草堂,魏源完成了从一个晚清举人到近代中国一位伟大思想家的华丽转身。
中国历史上,自古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历史人文传统。
“小卷阿”这小小的三进草堂,因为魏源在此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地舆学、社会学、军事科技学巨著《海国图志》而青史留名,熠熠生辉。
魏源的南京故居“小卷阿”,我本人还没有去过,想必是很美,很诗意,也很有历史的蕴藉的地方。
魏源生前很是喜欢乌龙潭的清幽静谧,曾赞叹这里道:
“有亭有篱,有竹有树,不城不乡,可歌可钓。”
当年他幕两江总督署时,曾在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邀请居住在附近的陶澍在乌龙潭泛舟赏月,陶澍为之倾倒,赞曰:
“乌龙美景,秀色可餐。”
魏源应声叹道:
“有此妙处,何必西湖!”
世时沧桑,星移斗转,陶、魏二公的风流诗意早已随岁月远逝,而二公的家国情怀却还回荡在这乌龙潭上。
我的这位读友讲:
每次她经过魏源故居“小卷阿”时,便想到院内腊梅盛开怒放的情境。
林则徐的好友魏源,同样是较早开眼看世界的,也是提出“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家。林魏两人联手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闸门。
曾经无数次从魏源故居“小卷阿“门前走过,历经火灾与改造的小卷阿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但魏源手植的腊梅到时节依然清香四溢。
先生英名万古流芳!
很显然,魏源先生的一生事略,有打动这位南京读友内心一角的地方。因此读友建议我能否写一写魏源。
魏源,这位从湖南邵阳隆回县走出来的晚清思想家,我的确早就有心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
他一生有太多的故事可写。
在此我仅截取了他一生中与“小卷阿”有关的几个片断来创作,遂成此文。
不知读友们会不会喜欢,南京的读友对此文又作何评价?
在此,文已成。
我只能期待听到读友们阅读过后的回音并静候你们留言交流了。
另附文章写作参考书目及资料:
1、《海国图志》,作者(晚清)魏源,岳麓书社,2011年版;
2、《中国留学通史》(晚清卷),作者刘集林、李喜所,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3、《中国近代史》,作者蒋廷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4、《晚清外交七十年》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作者李书纬,东方出版社,2016年版;
5、《魏源传》,作者夏剑钦,岳麓书社,2006年版;
6、《林则徐传》,作者杨国桢,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