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人被执行期间死亡,是身死债消还是子承父债?

北方故事说社会 2025-03-18 21:40:32
导读

你知道?债务人去世后,债务并不会自动消失!在这篇中,我们将带你了解如何在债务人去世的情况下,债权人依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汤某与陈某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即使面临困境,债务的履行依然有可能找到出路,家属愿意代为偿还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在债务关系中,债务人的去世并不意味着债务的消失,债权人可以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变更被执行人或者追加被执行人,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的得到保护。

2024年10月,汤某在对陈某进行定期查询时发现其失联,遂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并对陈某名下已查封的不动产进行处置。

经过执行员的多次上门沟通,陈某家属同意代其偿还债务,并最终达成一致还款方案。

对于此次案件的执行,法院在查封拍卖等环节中免除了部分执行费,使得案件顺利得到执行。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陈某承诺按期履行债务,汤某则撤回了执行申请。

对于继承人名下的非遗产财产,法院不得采取执行措施,以维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而对于已经依法纳入遗产范围的财产,法院可以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被执行人死亡后如何执行

被执行人死亡后,原有的执行程序需要中止,同时需要将其法定继承人为新的被执行人,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如果新的被执行人拒绝履行判决义务,那么债权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人。

在继承人名下的非遗产财产,是不能被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但对于已经依法纳入遗产范围的财产,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拍卖等措施进行执行。

经调查发现,陈某已于2024年10月去世,案件进入中止执行程序。

在2021年6月25日,法院判决陈某需支付汤某24万余元,但陈某并未按时履行判决义务。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员前往陈某住所进行走访,在陈某家属表示其并没有经济能力还款后,执行员前往其工作单位进行查找。

在陈某工作单位,人事部门表示陈某早已离职,在其离职证明上显示,陈某因身体原因离开工作岗位。

虽然陈某并未在世,但仍然有家属愿意代其偿还债务,由此可见家属对于陈某债务的重视程度。

家属愿意代为偿还债务

申请人汤某与被执行人陈某之间的债务关系,是在2022年2月时建立的;而双方的关系破裂则是在2022年7月。

债务关系破裂后,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被执行人陈某在进入执行程序后,一直处于失联状态,直至2024年10月被告其已经去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被告人在审理案件期间死亡的,其继承人应当作为被告继续参加诉讼;也就是说,在被告死亡后,案件审理程序仍需继续。

作为法定继承人的陈某家属,在确认陈某已经去世后,可以作为新的被执行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继承人继承了被继承人的全部权利,也就相应承担了被继承人的全部义务,包括债务;因此在陈某去世后,其家属可以作为新的被执行人承担偿还义务。

在执行过程中,陈某家属表示愿意代其偿还债务,并且能够拿出相应的资金来还款,可以看出家属对债务关系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尊重程度。

自古以来,就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之说,因此作为家庭中的顶梁柱,一旦遭遇不测,那么家庭中的经济支柱也随之倒塌。

家庭中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年轻人的工资收入,在家庭支柱倒塌后,家庭成员中老弱病残就成了家庭主要成员,因此家庭也将陷入困境。

而陈某作为家庭中的经济支柱,其去世无疑是家庭中支柱断裂,但这并不代表其家庭成员不愿偿还债务。

正如本案中陈某家属愿意代为偿还债务并积极筹集资金偿还,可见在家庭经济支柱去世后,其家庭成员仍然有一定经济能力偿还债务。

结语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仅看到了法律在债务执行中的严谨性,更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与担当。虽然陈某的去世让家庭经济支柱倒塌,但家属依然愿意承担责任,值得我们深思。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家属的做法是对是错?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哦!

0 阅读:169

北方故事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