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欧罗巴系列·老马啸岗
费拉拉(Ferrara)位于拉文纳西北88.5公里,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理想之城。费拉拉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5年;1999年扩大范围,包括波河三角洲)。

▲图1、费拉拉的地理位置(高德地图)。

▲图2、费拉拉的主街道。

▲图3、费拉拉市政厅广场。
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费拉拉建在波河的一段可涉水而过的地区周围,随着1208年埃斯特家族的统治,尤其是在1332年教皇对费拉拉的册封,1386年到1451年,埃斯特家族3次有计划的扩建这座城市,填平了波河故道,把河中的桑坦托尼奥岛和陆地连成一片,兴建了埃斯特城堡,在城堡以北的广大地区修建了大道,费拉拉因此成为欧洲最早的近代城市,经济发达昌盛,并逐渐成为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
建于1391年的费拉拉大学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由埃斯特家族的阿尔贝多侯爵得到教皇博尼法乔九世的特许创建。该校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包括“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

▲图4、费拉拉埃斯特城堡。左侧是萨沃纳罗拉塑像。

▲图5、费拉拉埃斯特城堡“狮子塔楼”。
15、16世纪时费拉拉吸引了大批文艺复兴时期的才子巨匠,使人本主义观念在这里成为现实:从1492年起,根据远景规划的新原则在埃斯特王朝的宫殿周围建起了“理想城市”。费拉拉是文艺复兴城市建设的典型例子,其城市建筑所展示的城市设计的演化,对未来数个世纪的城市设计具有深远影响。费拉拉在1598年成为教皇国的一部分,1859年并入意大利王国。
埃斯特城堡(Castello Estense di Ferrara)是费拉拉的地标,始建于1385年,是一座围有护城河的中世纪城堡。建城堡的目的是埃斯特家族的尼科洛二世为了防御外来侵扰,特别是防御当地民众反对该家族统治的不满情绪而引发的骚乱。该城堡十五世纪后成为埃斯特家族的官邸,也曾作过教皇委任的总督的驻地。
埃斯特家族(意大利语:Este)是一个欧洲贵族世家,曾经统治费拉拉、摩德纳、法纳诺等诸多领地。在费拉拉公爵埃尔科莱一世统治时期,他赞助各种音乐、艺术活动,使费拉拉成为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初期继美第奇家族治下的佛罗伦萨后的欧洲文艺中心,也成为当时欧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号称欧洲第一个真正新式的城市。

▲图6、费拉拉埃斯特城堡入口。

▲图7、费拉拉埃斯特城堡“狮子塔楼”(上部有双狮浮雕)。

▲图8、埃斯特城堡里的巨炮。
埃斯特家族的继任者阿方索一世被称为“大炮公爵”,他的成功要归功于费拉拉铸造厂生产的大炮,费拉拉铸造厂的大炮在当时是欧洲所有国家中最好的。

▲图9、埃斯特城堡里的石制炮弹。
位于埃斯特城堡南面的萨沃纳罗拉广场(Piazza Savonarola)得名于广场前的雕像。吉罗拉莫·萨沃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1498年)生于费拉拉。他是十五世纪意大利的宗教改革家,佛罗伦萨神权共和国领袖,1491年任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院长。他在讲道时抨击教皇和教会的腐败,揭露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残暴统治,反对富人骄奢淫逸,主张重整社会道德,提倡虔诚修行生活,他的言行颇得平民的拥护。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美第奇家族投降,萨沃纳罗拉成为城市平民起义的精神领袖,他谴责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是“撒旦的代表”。

▲图10、萨沃纳罗拉塑像,脚下有干柴。
同年,教皇革除萨沃纳罗拉的教籍。1498年4月,教皇和美第奇家族利用饥荒,煽动群众攻打圣马可修道院,萨沃纳罗拉被加以裂教及异端狂想分子的罪名,在佛罗伦萨闹市中心的领主广场被火刑处死。对于这样一位人物,中文网络上却有人将其描述为“极力反对文艺复兴和哲学”。倘若如此,那形象可就完全是反面的了,真相到底如何不得而知。

▲图11、费拉拉市政厅。
费拉拉市政厅与埃斯特城堡相通。市政厅前有两尊铜像,左侧是费拉拉侯爵尼科洛三世(Niccolò III d'Este,1383~1441年),他继位时才10岁,由威尼斯、佛罗伦萨和博洛尼亚的议会摄政。右侧是第一代摩德纳公爵博尔索·埃斯特(Borso d'Este,1413~1471年)。

▲图12、费拉拉市政厅,左侧是费拉拉的侯爵尼科洛三世,右侧是第一代摩德纳公爵博尔索·埃斯特。

▲图13、今天费拉拉市政厅前有活动。
我们到达费拉拉是2024年10月26日,星期六,市政厅一带热闹非凡。一支民间小乐队吹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走向市政厅广场,虽然小乐队人员的服装不那么整齐划一,但演奏水平不低。人们逐渐聚集在市政厅大门前,小乐队奏起意大利国歌,当地市民们神情肃然并跟随乐曲齐声合唱,随后进入默哀……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纪念日,只是默默站在外围观望着。
后来经过查询我才知道这一天是“意大利统一日”。
1860年10月26日,意大利著名将领加里波第同意将其征服的两西西里王国交给撒丁王国君主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埃马努埃莱二世就此成为首任“意大利王国”的国王,后来安葬在罗马万神殿。

▲图14、矗立在拉文纳街头的加里波第塑像。

▲图15、矗立在罗马威尼斯广场前的首任“意大利王国”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塑像。
“意大利统一”持续了三次战争,其中包括苏法利诺战役,以及出现于那场战役的瑞士商人亨利·杜南和就此催生的国际红十字会组织,这些内容本人已在“2024-4-意大利+巴尔干游记”第3集(万神殿)、第40集(佩斯基耶拉要塞)做过描写,这里不再赘述。

▲图16、费拉拉市政厅内小广场的大妈合唱团,她们的彩虹旗并非表示“同性恋”,而是在为和平演唱。

▲图17、费拉拉歌剧院。

▲图18、位于市政厅对面的费拉拉主教座堂。
费拉拉主教座堂(Ferrara Cathedral, Cattedrale di San Giorgio)也称圣乔治大教堂,有三座罗马式外立面。

▲图19、费拉拉主教座堂大堂。

▲图20、费拉拉主教座堂主祭坛。

▲图21、半圆拱顶上的《最后的审判》,作者是16世纪费拉拉画派画家塞巴斯蒂安诺·菲力皮。

▲图22、主教座堂的圣母祭坛。

▲图23、费拉拉的街道。

▲图24、费拉拉安静的小巷子。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图25、费拉拉古城墙。

▲图26、费拉拉古城墙。
费拉拉古城墙位于城市南部。城墙延绵9公里,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城区围在其中。这座城墙用红砖砌成,是公元14~15世纪的产物。
下一站我们将赴另一座世界文化遗产之城曼托瓦。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