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两会从不邀请“流量”明星!央视怒批:目不识丁、脑袋空空!

破碎时光的画家 2025-03-21 14:24:55
最近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咱们国家开两会的时候,靳东、冯远征这些实力派演员都有席位,可那些天天上热搜的流量明星连边都挨不上。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在村口小卖部听见几个老哥唠嗑:"现在电视里那些小年轻,长得倒是俊,一张嘴说话能把人气乐了。"这话糙理不糙,您仔细琢磨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上个月我在家刷短视频,正巧看见个直播回放。有个挺火的小鲜肉在商场搞活动,主持人让他写"到此一游",结果您猜怎么着?"游"字愣是少了三点水,活生生写成"此一斿"。旁边粉丝扯着嗓子喊"哥哥手滑了",我端着茶杯差点没喷出来。这让我想起我闺女上三年级那会儿,作业本上要是写错个字,回家得抄二十遍呢。现在这些明星倒好,写错字还有人帮着找补,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要说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们。我有个在横店当群演的表侄子跟我说,现在经纪公司选人根本不看文化课。只要长得好看,会摆几个造型,三个月就能给你包装成明星。他们公司去年捧红的那个谁,拍戏时剧本都得用拼音标注,有回把"忏悔"念成"千悔",导演在监视器后面直拍大腿。您说这不是糊弄观众吗?就跟咱去菜市场买西瓜似的,看着皮儿挺光亮,切开一看是生的。

前两天我陪老伴看电视剧,里头有个女明星演大学生。她举着录取通知书说"我高考考了100分",把我家老太太急得直拍沙发:"这闺女是不是没上过学啊?"我查了查资料,好家伙,这位还真是在职业学校混过。现在想想也是,这些明星要真在片场聊起历史常识,估计能把编剧气出高血压。去年不是有部献礼剧吗,女主角愣是把建党时间和建国时间说岔了三十年,这要搁咱们小时候,老师得让站教室后头听课。

您可能要问,这么些没文化的人咋就能红呢?这里头门道可深了。我认识个做影视投资的老伙计,他说现在搞影视就跟开快餐店似的。资本方砸钱找几个漂亮脸蛋,随便凑个剧本,三个月拍完再买热搜炒作。您别看这些剧评分低得可怜,架不住粉丝愿意掏钱啊。去年有部古装剧,男女主全程板着脸谈恋爱,豆瓣评分3.8,结果平台播放量愣是破了20亿。这让我想起早些年村头卖的糖水罐头,齁甜还没营养,可小孩儿就爱吃这个。

咱们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去年有家视频平台做过调查,真正愿意为流量明星买单的,80%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像咱们这个年纪的观众,现在越来越爱看《人世间》《觉醒年代》这种正剧。我邻居王大爷说得在理:"看电视剧就跟找对象似的,光长得好看管啥用?得能唠到一块儿去才行。"这话说得多实在,那些成天炒绯闻买热搜的明星,就跟油炸食品似的,吃多了腻得慌。

说到这儿,我倒想起个有意思的变化。去年开始,好些视频平台悄悄改了规矩。以前是流量明星挑剧本,现在是好剧本挑演员。有个编剧朋友跟我说,现在投资方都学精了,找演员得先看文化课成绩单。这就像咱们去菜市场买菜,以前专挑长得水灵的,现在得看是不是有机种植。听说现在中戏、北电这些学校招生,文化课分数线一年比一年高,这才是正路子。

话说回来,要整治这乱象还得靠大伙儿齐心协力。下次再看见明星在直播间念错字,咱别光顾着乐,得跟亲戚朋友唠唠这事。就像我家楼下修车的老李头说的:"观众要是老惯着这些没文化的,就跟往地里撒盐似的,好苗子都长不出来。"这话糙理不糙,咱们每回拿起遥控器换台,其实都是在给行业投票呢。

最后说个暖心的事儿。上个月我去电影院看《长安三万里》,散场时听见几个中学生讨论剧情,有个小姑娘能把李白的诗背得一字不差。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在村小教书的日子,那时候孩子们虽然条件苦,可眼睛里都闪着求知的光。现在的影视行业要是能多培养些这样的好苗子,少整点花里胡哨的包装,咱们这些普通观众看着也舒心不是?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