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消息让无数人揪心。中国演员王星在泰缅边境失联了!消息传出,网络瞬间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转发求助信息,希望能找到他的下落。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类似遭遇的人员家属也在网络上发声,寻求帮助。这些事件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让跨境网赌电诈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据环球时报 1 月 16 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京会见东盟 10 国驻华使节时,针对近期泰缅边境一带连续发生的网赌电诈恶性案件,郑重地表明了中方的态度。这些案件威胁并伤害了中国等各国公民的切身利益,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王毅外长希望相关国家负起责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打击网赌电诈,绝不能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这一番表态,掷地有声,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在打击跨境犯罪问题上的坚定决心。
而在这之前,中国公安部在 1 月 15 日就已经对公民境外失联、被困情况做出了回应。公安部高度重视此事,立即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全面梳理我国公民在境外失联、被困的情况,全力开展侦查调查工作。同时,在外交部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支持协助下,积极协调解救被困人员。公安部还发文强调,会持续保持对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特别是对缅甸妙瓦底等新的诈骗窝点聚集区,进一步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力度,联合相关国家警方开展打击行动,全力捣毁境外电诈窝点,解救被困人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东盟 10 国驻华使节(资料图)
自 2023 年 7 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曾经臭名昭著的缅北果敢 “四大家族” 犯罪集团被彻底摧毁,缅北地区邻近我国边境的规模化电诈园区也被连根拔起,当地电诈犯罪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不过,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大批涉诈人员陆续向缅甸妙瓦底、万海、当阳等纵深地带转移。这些新的诈骗窝点聚集区,给打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过程中,香港地区也有相关事件发生。香港《大公报》1 月 16 日评论称,国家公安部的表态充分彰显了严打电诈、保障国民安全的坚定决心,也为解救香港被骗市民提供了更大的底气。此前,香港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率领专责小组赴泰国,深入跟进港人疑被诱骗到东南亚国家被禁锢并从事非法工作的个案。1 月 14 日,卓孝业表示,还有 12 名受困港人仍被禁锢,其中 11 人据信在缅甸、1 人在柬埔寨。1 月 15 日,香港警方公布拘捕了一名 32 岁女子,她涉嫌诱拐两名本地女子到缅甸电诈园区。而在 1 月 16 日,一名被诱骗到东南亚国家并遭到非法禁锢的港人获释回港。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社交平台上确认了这一消息,并感谢泰方就港人在东南亚被非法禁锢工作提供的协助,双方还将继续商讨营救港人的行动方案。
缅甸电诈园区(资料图)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就像一个毒瘤,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这些诈骗集团常常以 “高薪工作、包吃包住、报销机票、专人接送” 为诱饵,或者以商务考察、免费旅游等名义,将境内人员诱骗至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很多人在面对这些看似诱人的条件时,没有经受住诱惑,最终陷入了诈骗集团的陷阱,不仅失去了自由,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为了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国一直在积极行动。除了上述的外交表态和公安部的行动之外,还有一系列的举措在同步推进。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积极与周边国家沟通协调,共同制定打击跨境犯罪的方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情报共享和协作,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例如,在 2024 年 8 月至 12 月,为落实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精神及《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 - 2027)》,澜湄执法合作中心组织实施了 “海鸥” 联合执法行动。这次行动协调了柬、中、老、缅、泰、越六国执法部门,共同打击区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衍生犯罪与枪支弹药走私犯罪。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取得了务实的工作成果。初步统计显示,行动期间,各方总共破获以电诈案件为主的各类案件 160 余起,逮捕犯罪嫌疑人 7 万余名,解救受害人 160 余名。
缅甸电诈园区(资料图)
2025 年 1 月 21 日,澜湄执法合作中心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 “海鸥” 联合行动总结会。柬埔寨内政部、中国公安部、老挝公安部和国防部、缅甸内政部、泰国皇家警察、越南公安部都派出代表团参会,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东盟警察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应邀参加。在总结会上,中心通报了 “海鸥” 行动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果,还表彰了工作突出的相关行动参与方,并介绍了中心拟于 2025 年度启动实施的 “海鸥” 行动第二期工作方案。各行动参与方梳理与总结了自身工作,分享了各自成功的执法实践与经验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澜湄执法合作中心科学谋划、周密组织了此次行动,凝聚了各国执法资源,形成了域内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枪支弹药走私犯罪的有效合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区域执法合作平台作用,取得了预期实效,有力地维护了区域安全与稳定。
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犯罪分子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他们不断变换作案方式,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进行诈骗活动。比如,一些诈骗集团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逼真的语音和视频,用于诈骗活动。另一方面,诈骗窝点也在不断转移,从原来的缅北地区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扩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技术手段,提高侦查能力,同时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扩大打击范围。
缅甸电诈园区(资料图)
在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过程中,宣传防范工作也非常重要。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和危害,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学校、社区、企业等都应该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让大家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严重性。同时,媒体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的报道力度,让公众从中吸取教训。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彻底解决。中国在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不断完善防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为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国际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