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联合国正式接收美国退约通知!生效倒计时开启

万象洞察 2025-02-11 11:57:37

据人民日报报道,2025 年 1 月 28 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对外宣布,联合国已收到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正式通知,根据《巴黎协定》第 28 条第 2 款的规定,美国退出该协定将于 2026 年 1 月 27 日正式生效。这看似简单的一则通知,却有着复杂而曲折的前因后果。

《巴黎协定》诞生于 2015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它是全球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携手努力的成果,承载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希望。协定的目标明确而坚定,那就是加强全球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应对,努力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 2 摄氏度之内,并且全力为把升温控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而拼搏;同时,全球各国要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在本世纪下半叶达成净零排放。这一协定的达成,是国际社会在面对共同挑战时迈出的重要一步,为全球气候治理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资料图)

然而,美国在这一协定中的表现却犹如一场 “闹剧”。2017 年 6 月,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做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他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给出的理由是该协定给美国带来了 “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当时,这一决定就遭到了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在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退出无疑给整个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全球减排的努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边合作机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国家担心,美国的退出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导致全球气候治理的努力功亏一篑。

时间来到 2021 年 1 月 20 日,民主党人拜登就任美国总统首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这一举动让全球看到了美国在气候问题上态度的转变,也让国际社会松了一口气。同年 2 月 19 日,美国正式重新加入,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又增添了一份力量。

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资料图)

但谁也没有想到,剧情再次反转。2025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再次就任总统首日,就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巴黎协定》。这一次,特朗普称这一协定 “不公平”“一边倒”,还宣称 “美国不会破坏自己的工业”,甚至自诩 “美国在推进经济和环保目标方面的成功记录应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 。这项行政令还写道,《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国际协定不能反映美国价值观、把美国纳税人的钱用于不需要或不值得提供财政援助的国家。

据中国网报道,美国在短短不到 8 年的时间里,三度在《巴黎协定》上 “进退”。如此反复无常的行为,让世界各国都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美国这种频繁的政策变动,不仅损害了自身在国际上的信誉,也给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从国际层面来看,美国的退出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减排承诺方面,美国作为重要的排放大国,其退出可能会动摇其他国家履行减排承诺的决心。《巴黎协定》的核心在于各国的自主贡献,美国的缺席无疑会让全球减排的目标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在多边合作机制上,美国的退出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观望态度,甚至可能导致更多国家对协定的态度变得消极,让原本就艰难的全球气候合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资料图)

在国际政治格局方面,气候变化早已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议题。美国的 “退群” 行为,被不少国家解读为其在全球治理中 “退群” 行为的一部分,这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分裂。但与此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更多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机会。中国和欧盟等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积极作为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在推动《巴黎协定》落实方面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的引领力量。

全球经济格局也因美国的退出而面临调整。在清洁能源产业领域,美国的退出可能会影响全球清洁能源市场的投资信心。投资者或许会因为美国政策的不稳定而对相关项目持谨慎态度。但这也为中国等国家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契机。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美国的退出或许会让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市场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传统能源行业,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因为美国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回升。但从长远来看,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即使美国暂时偏离了这一轨道,也无法阻挡世界前进的步伐。

再看对中国的影响,美国退出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无疑会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要求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但中国一直以来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之一,即便美国退出,中国也不会停下减排的脚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动汽车推广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还在不断加大投入和创新。美国的退出反而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创新。同时,中国还可以通过支持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有机会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展现更大的领导力,比如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推动沿线国家的绿色投资,让更多国家受益于绿色发展理念。

全球气候变化(资料图)

当然,美国的退出也给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巴黎协定》原本设定的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 2℃以内,并努力实现 1.5℃的目标,因为美国的退出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全球减排总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加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着更大的威胁,海洋酸化、冰川融化、物种灭绝等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洪水、干旱等也会更加频繁和强烈。

在社会层面,美国的退出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大约半数美国人 “有些” 或 “强烈” 反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甚至不少共和党人也不赞成。这表明美国国内民众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定与部分民众的意愿背道而驰。

从世界气象组织的相关数据来看,2024 年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这无疑给全球敲响了警钟。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美国却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巴黎协定》,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美国近年来自然灾害不断,2022 年 11 月,关注自然灾害与救灾的非营利组织 “按计划重建” 公布的报告称,过去十年间全美有 90% 的地区经历过至少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超过 3 亿人次经历过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基础设施老化是导致美国自然灾害频发的主因。2023 年,美国遭受了 28 次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的气候灾害,造成超 300 万人流离失所。2023 年 8 月,美国夏威夷毛伊岛发生罕见大火,造成 100 多人死亡,各国专家均认同,高温、干旱和强风相结合,是导致大火失控的原因之一,这也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后果。2024 年 1 月 7 日爆发的洛杉矶山火已造成至少 27 人死亡,超过 1.2 万座建筑被毁或受损,仍有 8.24 万人处于疏散令覆盖范围。据 “准确天气预报” 公司估算,此次山火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2500 亿至 2750 亿美元,预计将成为美国迄今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美国的这一退约行为,无疑是短视的。全球气候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美国为了所谓的 “自身利益”,选择退出《巴黎协定》,不仅会损害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也会让自己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当极端天气频繁来袭,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美国真的能承受得住这些后果吗?

国际社会应该团结起来,继续坚定地推进《巴黎协定》的落实。其他国家要加大减排力度,共同努力弥补美国退出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希望美国能够早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到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家庭中来。毕竟,保护地球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 阅读: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