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200倍以上!央视曝光:将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很多孩子每天用

小彭的灿烂 2024-12-09 04:08:36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

可没想到,12 月 1 日,央视新闻曝光了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部分样品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限值 200 倍以上。

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令人震惊和担忧,要知道劣质体育用品犹如一颗隐形的炸弹,随时可能危害儿童的生长发育……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呢?

【触目惊心】

12 月 1 日,央视新闻的一则报道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家长和社会各界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部分样品的增塑剂含量竟然超过参考标准限值 200 倍以上。

这意味着,孩子们每天在使用的体育用品,可能正在悄悄威胁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在福建省质检院和宁波市质检院,对球类、球拍和跳绳这三类学生使用频率极高的体育用品,进行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采集的 112 批次学生体育用品中有 30 批次产品不符合参考标准要求,不符合率高达 26.8%。

此次风险监测共采集了112批次样品,覆盖高、中、低三档价位,涉及线下大型商超、批发市场、运动用品店和零售店,以及线上主要电商平台。

其中球拍产品的不符合率最为惊人,达到了 60.6%,跳绳的不符合率也有 17.5%,球类产品则为 7.8%,而这些不符合项目主要都是增塑剂超标。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选择正规销售渠道和知名品牌,并检查产品的标志标识是否齐全。

除此之外,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跳绳》国家标准草案稿,对跳绳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进行了限量要求。

家长应监督儿童、学生使用完体育用品后清洗手,以减少健康风险。

那么增塑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竟能引发如此大的危害?

【劣质体育用品之害】

“增塑剂”这个看似陌生的化学名词,超标的话,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发育,导致性早熟;还可能对儿童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男生来说,可能会产生类似于雌激素的作用,影响生长发育;对于女生,则可能会出现早熟等现象。

而且,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增塑剂可以经口腔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渗入这三个途径进入人体,被认为是人类自己生产制造的产量最大的环境雌激素之一,已经陆续被世界各国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中小学生在每天的运动中,皮肤直接接触球拍、跳绳和球类的时间较长,超过 30 分钟的比例较高,如果长期使用增塑剂超标的体育产品,健康风险不言而喻。

增塑剂也被称为塑化剂,在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使用了近百年。

其中八成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增塑剂,它可以增加塑料的柔韧伸展性,所以被大量用于塑料制品。

部分生产企业为了增加球拍手胶的柔韧性和弹性,便于手胶更好地缠绕到球拍手柄上,便在生产过程中超量添加增塑剂。

目前,我国对童装、童鞋、儿童玩具和儿童家具等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已有严格的限值要求。

但中小学生常用的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尚未明确规定增塑剂含量限值。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向相关企业发放风险告知书,要求采取整改措施,并适时组织跟踪监测。

除此之外,长期接触增塑剂超标的体育用品,还可能引发哮喘、过敏等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孩子们每天都在使用这些体育用品,他们在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正处于危险之中。

这些劣质体育用品就像潜伏在孩子们身边的 “杀手”,随时可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所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行动起来,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那么为什么国家都下场处理了,质体育用品还是屡禁不止呢?

【追根溯源,劣质体育用品为何屡禁不止】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牺牲产品质量。

他们采用劣质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价吸引消费者。

而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体育用品时,只注重价格,忽视了产品的质量,这就给了劣质体育用品可乘之机。

这一事件也暴露出了我国在学生体育用品标准方面的一些漏洞,虽然我国国家标准对童装童鞋、玩具、儿童家具等儿童用品,以及彩画颜料、蜡笔、书包等学生用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有明确的限量要求,且限量值与欧盟现行标准一致,但现行的标准中却没有对球类、跳绳等学生体育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作出限量要求。

这无疑给了一些不良生产企业可乘之机,也让消费者在购买时缺乏明确的标准依据。

幸运的是,针对此次事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采取了后续的处置措施。

市场监管部门已向相关企业发放风险告知书,要求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适时组织开展跟踪监测,组织技术机构帮助企业深入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以促进行业质量水平的提高。

同时,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发布了《跳绳》国家标准草案稿,专门对跳绳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进行了限量要求,征求意见稿有望近期公开征求意见。

而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标准的制定,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消费者,我们也需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购买学生体育用品时,要选择正规销售渠道和正规品牌,检查产品的标志标识是否齐全。

尽量不要购买材质过于柔软、颜色过于鲜艳和图案过于丰富的产品。

除此之外,家长也要监督孩子在使用完球拍、跳绳、球类等产品后及时洗手,减少增塑剂对孩子身体的伤害。

但有些东西实在是防不胜防,除了增塑剂超标的体育用品以外,还有其他的物品也在危害孩子们的健康……

【毒凉鞋、毒衣服,孩子们的安全如何保证】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衣服和鞋子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而如今市场上却屡屡出现 “毒凉鞋”“毒衣服”,这些潜在的危险如同隐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

近年来,关于儿童凉鞋质量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在生产凉鞋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劣质材料,导致凉鞋中含有超标的有害物质。

其中邻苯二甲酸酯就是最为常见的 “元凶” 之一,这种物质作为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塑料产品中,能够使塑料变得柔软有弹性。

其实这就和刚才所讲的“增塑剂超标的体育用品”,是一样的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上 “毒凉鞋” 的泛滥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抽检的儿童凉鞋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超标率高达 80% 以上。

一些廉价的、无品牌保障的凉鞋,往往是 “毒凉鞋” 的重灾区。

这些凉鞋不仅质量堪忧,而且缺乏必要的安全标识和检测报告,消费者在购买时难以辨别其安全性。

与 “毒凉鞋” 类似,“毒衣服” 也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一大隐患,衣服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甲醛、芳香胺等。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一些厂家为了使衣服具有防皱、防缩、阻燃等功能,或者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会添加甲醛。

而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甲醛的抵抗力较弱。

长期穿着含有甲醛的衣服,可能会引起儿童皮肤过敏、呼吸道炎症、头痛等症状,甚至会对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导致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降低等问题。

芳香胺也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部分商家在布料染色阶段,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染色剂,这种染色剂染出的布料中就可能含有大量的芳香胺。

芳香胺是一种对人体有巨大危害的化学物质,它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易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除此之外,一些衣服上的涂层也可能含有甲醛、重金属、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的存在,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结语】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实在不明白,那些无良商家,如何忍心将那些“增塑剂超标的体育用品”、“毒凉鞋”、“毒衣服”, 危害孩子们健康成长呢?

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提高质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守护好孩子们的未来……

参考资料:

光明网在 2024-12-03关于《超标200倍以上!将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很多孩子每天都在用》的报道

0 阅读:279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