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之时,印度竟将钢铁这一重要物资,当作一种特殊的筹码,向美国示好,这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盘算呢?着实让人既感到好奇惊讶。
2025年4月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出访印度,同一天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有效期200天,此举被广泛认为是针对中国钢铁。
要知道,在2024-2025财年,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钢铁进口来源国。印度这一突然的举动,无疑在中印贸易关系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从经济层面看,印度有自己的小九九。印度虽是全球第二大粗钢生产国,2025财年钢铁产能同比增长10%,达2.05亿吨,可实际产能利用率仅75%。
部分本土钢铁企业,在与中国钢铁产品的竞争之中,处于劣势。中国钢铁凭借其价格方面的优势,相较于印度本土产品低30%-40%以及质量标准,迅速地占领了印度市场。
加征关税,能够使中国钢铁在印度的价格得以提升,这样一来,让本土企业能稍微缓一缓,比如说塔塔钢铁等这类巨头,必然是满心欢喜的。
印度还打着关税豁免的主意。美国一直威胁对印度商品加征26%关税,2024年,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达数百亿美元。
印度期望通过对中国钢铁加税这一行为,向美国表明其合作决心,以此换取美国在关税方面的豁免,从而保住本国的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出口产业。
印度也在尝试重塑贸易网络。自被RCEP拒之门外后,印度积极行动。2024年1-3月其对东盟钢铁出口激增42%,此次对中国钢铁加税,或许是其构建排除中国的供应链体系的又一步。
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印度此举,同样有深意。美国当下在关键矿产、新能源等领域,加速打造排除中国的供应链。
印度想借此机会,向美国递上“投名状”,以获取更多的产业转移以及技术合作。在地区事务当中,印度也想借助美国的影响力,来增强自身的话语权,从而应对周边所面临的挑战
但印度在中美之间玩“中立摇摆”,此乃并非一桩易事。此次加税,其税率设置得较为低,显而易见,它并不想与中国全然断绝关系,依旧希望能够维持与两边的关系。
不过这种做法暗藏着极大的风险。中国是印度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印度炼钢期间,其所需的焦炭、特种合金等关键原料,大约四成,依然依赖中国提供,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若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印度相关产业必将受到冲击。并且过度依赖美国,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自主性也会大打折扣,国际信誉也可能受损。
印度拿钢铁向美国示好,看似是在那复杂的国际局势当中,争取着利益,实则却充满了风险与挑战。
其未来发展走向,首先取决于是否能够妥善地平衡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寻找到真正契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在大国之间的博弈过程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