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但凡缺了一位,哪吒2导演饺子都无法取得如此大的成功

都都人生感悟 2025-03-01 07:40:45

在华语动画电影的璀璨星空中,饺子导演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他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两部作品票房成绩,登顶中国导演票房榜榜首,成为了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对梦想的执着坚守,更是三位重要人物默默支持的结果。

他们在饺子的人生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犹如三座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梦想启航:母亲的无条件支持

饺子原名杨宇,出生于医学世家,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

在众人眼中,他或许会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拥有安稳的人生。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他大三那年悄然转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三维动画软件,从此被动画的魅力深深吸引,一颗梦想的种子在心底悄然种下。

当饺子决定放弃医学专业,投身动画创作时,这个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周围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那个传统观念盛行的年代,放弃稳定的职业,选择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艺术道路,无疑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

亲戚朋友纷纷投来质疑的目光,外界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啃老”“不务正业”“异想天开” 等标签被无情地贴在他身上。

但在这一片质疑声中,有一个人始终坚定地站在饺子身后,给予他最温暖的支持和最无条件的信任,她就是饺子的母亲。

母亲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儿子的选择,也没有因外界的压力而动摇对儿子的信心。

当饺子向她说出自己的梦想时,她只是温柔而坚定地问了一句:“你想好了吗?” 在得到儿子肯定的回答后,她便开启了毫无保留的支持之旅。

彼时,父亲的离世让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一人肩上。

母亲每月仅 1000 元的退休工资,不仅要维持两人的生活开销,还要负担每月 700 多元的房贷。

生活的压力如大山般沉重,每一分钱都需要精打细算。

但即便如此,母亲依然默默承担起一切,让饺子能够毫无顾虑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为了节省开支,母亲想尽了各种办法。她步行 3 公里去批发市场捡菜叶,只为能买到便宜又新鲜的蔬菜。

她穿的是饺子中学时代的旧衣服,多年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裳。

她每天都掐着点去超市,等待晚上 8 点的打折时间,只为能买到一些特价的肉类和生活用品。

而饺子则在那间狭小的房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动画创作中,电脑里存着 367 版被否决的创作方案,每一个方案都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母亲不仅在生活上给予饺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还在精神上给予他无尽的鼓励。

当饺子因创作遇到瓶颈而陷入自我怀疑时,母亲总是耐心地倾听他的烦恼,用温暖的话语安慰他、鼓励他。

她自学 Photoshop,帮儿子处理动画素材;把网友 “江郎才尽” 的恶评,换成医学论文术语贴在墙上,用独特的方式激励儿子;还用听诊器提醒长期熬夜的儿子:“听听自己的心跳,它还在为动画跳动吗?”

正是母亲这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智慧的举动,给予了饺子坚持下去的动力,让他在逐梦的道路上从未放弃。

灵魂伴侣:妻子的全方位助力

如果说母亲的支持是饺子逐梦路上的基石,那么妻子李梦琳的陪伴与帮助则是他事业腾飞的翅膀。

李梦琳出身于艺术世家,父亲是四川美术学院的教授,母亲是乐团的小提琴手,在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她自幼便展现出了卓越的艺术天赋。

她以四川省美术联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又前往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视觉传达硕士,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艺术人才。

李梦琳与饺子的相遇,是命运的安排,也是梦想的交汇。

彼时,饺子虽然在动画领域崭露头角,但生活依旧贫困潦倒。

而李梦琳,这位出身优渥、才华横溢的 “白富美”,却被饺子对动画的执着与热爱所打动。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与饺子携手同行,共同追逐他们的动画梦想。

在生活中,李梦琳是饺子最温暖的港湾。她深知饺子为了实现梦想付出了多少努力,也明白他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因此,她总是默默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精心照顾饺子的生活起居,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动画创作中。

在饺子创作《哪吒》系列电影的那些日子里,李梦琳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务,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理解与支持,成为了饺子最坚实的后盾。

在事业上,李梦琳更是饺子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她凭借着自己在艺术领域的深厚造诣和独特的创意视角,为饺子的作品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灵感。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作过程中,李梦琳提出了将哪吒刻画成一个 “反骨、叛逆又善良” 的形象,这一创新的设定打破了传统哪吒形象的束缚,让观众眼前一亮。

同时,她还参与了电影的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布置等多个环节,为影片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了创意上的贡献,李梦琳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带领团队研发的 “国风物理引擎”,成功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触与晕染效果转化为粒子参数,实现了动态水墨的高精度运算。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让电影中的特效画面更加精美绝伦,还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技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据了解,这一技术的运用使得原本需要 200 名艺术家耗费半年时间完成的场景,如今只需 34 天即可完成,大大节省了制作成本和时间。

在电影的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方面,李梦琳同样功不可没。

她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商业头脑,为《哪吒》系列电影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她提出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句口号,不仅精准地传达了电影的主题和精神内涵,更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成为了电影的一大宣传亮点。

此外,她还积极推动电影的衍生品开发和 IP 打造,让《哪吒》这个 IP 逐渐走向产业化、商业化,进一步扩大了电影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可以说,李梦琳在饺子的生活与事业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她既是饺子的灵魂伴侣,与他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追求动画梦想;又是他的事业伙伴,在创意、技术、商业等多个方面为他提供了全方位的助力。

没有李梦琳的陪伴与帮助,饺子或许难以在动画创作的道路上走得如此坚定、如此长远。

伯乐降临:易巧的知遇之恩

如果说母亲给予了饺子逐梦的勇气,妻子为他提供了创作的助力,那么易巧则是那个为他搭建起梦想舞台的人。

易巧,这位彩条屋影业的总裁,在饺子的成功之路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伯乐角色。

2015 年,对于饺子来说,是命运转折的关键一年。彼时,他虽然凭借 16 分钟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在业内小有名气,这部短片在国内外斩获了 30 多个奖项,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制作让人眼前一亮,但他的生活依旧穷困潦倒。

他开的小公司只能靠接一些零散的小项目勉强维持生计,在动画行业中艰难地挣扎求生 。

而此时,彩条屋影业的易巧,正在为寻找一位合适的导演来打造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动画电影而四处寻觅。

易巧有着独特的选人眼光和对动画电影的深刻理解,他深知,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创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因此,他在寻找导演时,有着一个看似 “奇特” 的标准:要找一个又穷又坚持的人。

在他看来,只有那些在穷困中依然坚守梦想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才能将这些深刻的感悟融入到作品中,赋予作品灵魂。

一次偶然的机会,易巧看到了饺子的《打,打个大西瓜》,这部短片中所展现出的才华和对动画的热爱,让他眼前一亮。

经过深入了解,他发现饺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在贫困的生活条件下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动画梦想,这与他心中的理想导演形象完美契合。于是,易巧毫不犹豫地向饺子抛出了橄榄枝。

当易巧第一次联系饺子时,饺子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邀约充满了怀疑和犹豫。

毕竟,在此之前,他从未与如此有实力的影业公司合作过,对于这个看似从天而降的机会,他既感到兴奋,又担心其中有诈。

然而,易巧并没有因为饺子的犹豫而放弃,他亲自飞到成都,与饺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面谈。

在这次面谈中,易巧向饺子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动画电影的理念和对《哪吒》项目的规划,他的真诚和专业深深打动了饺子。

易巧不仅看到了饺子的才华,更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他承诺为饺子提供充足的资金,让他能够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的创作中。

他还保证,在项目进行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确保团队的正常运转,让饺子没有后顾之忧。

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让饺子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了易巧的邀请,开启了《哪吒》系列电影的创作之旅。

在《哪吒》的创作过程中,易巧给予了饺子极大的创作自由。

他没有对饺子进行过多的干涉,而是充分尊重他的创意和想法。

当饺子提出要对传统的哪吒形象进行大胆创新时,易巧给予了他坚定的支持。

尽管这个决定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反对,但易巧坚信,只有敢于突破传统,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在易巧的支持下,饺子和他的团队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其塑造成了一个黑眼圈、鲨鱼齿,充满叛逆精神的少年形象,这个全新的形象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喜爱 。

易巧还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为饺子提供了各种资源和保障。

他帮助饺子协调各方资源,解决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特效制作方面,易巧为饺子联系了众多优秀的特效团队,确保了电影的特效质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据统计,《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镜头多达 1400 多个,这些特效镜头的制作难度极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在易巧的协调下,20 余家特效团队齐心协力,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些特效镜头的制作,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

正是因为易巧的知遇之恩和全力支持,饺子才得以在动画创作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他不再为资金和资源发愁,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易巧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饺子前行的道路;又像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没有易巧的发现和支持,饺子或许依然在动画行业的底层苦苦挣扎,难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更难以创作出《哪吒》这样的经典之作。

携手共进:成就封神之路

在饺子的封神之路上,母亲、妻子和易巧这三位背后的人物,宛如三颗璀璨的星辰,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共同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母亲的无私奉献,为饺子的梦想提供了温暖的避风港,让他在外界的质疑与压力下,依然能够坚守内心的热爱。

妻子的全方位助力,从生活的细致关怀到事业的深度参与,成为了饺子创作灵感的源泉和技术创新的推动者,让他在创作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易巧的知遇之恩,则为饺子搭建起了梦想的舞台,给予他充分的信任与支持,让他的才华得以尽情施展,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作品。

他们的存在,不仅仅是饺子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更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抹亮丽色彩。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支持、信任与陪伴的力量,也让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1 阅读:27

都都人生感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