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迁不迁都,周朝都会衰弱,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西周诸天子把实力都败光了。
1、周朝历史发展导致衰弱
周朝的历史轨迹跟后世的统一王朝类似,都是开国之君打下天下之后,经历了一个稳步的上升期,然后又经历几任平庸的君主,到了末期,各种败家君主开始出现,也就呈现灭亡的前兆。
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了周朝,几年后,武王去世,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在周公旦的辅佐下,周朝平定了三监之乱,并持续开疆拓土,稳定了统治。
周成王之后就是周康王,两人创造了周朝的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
武王伐纣成康之治维持了46年,之后便是周昭王,周昭王是西周的第一个败家皇帝,三次南征荆楚,不仅败光了周朝的军队,连自己也命丧荆楚。
《竹书纪年》:(昭王)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天大曈,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王陟。
周昭王十九年春天,祭公、辛伯跟随周昭王南征伐荆楚,发生了天灾或者地震,导致周六师丧失在汉水,周天子去世。
这里的荆楚不是楚国,而是荆楚地区的蛮族,周六师指的是由周人组成的军队,驻扎在丰镐地区,是隶属于周天子的直属主力部队。
西周时期,隶属于周天子的军队主要有三支,分别是:虎贲(中央禁军)、周六师(首都卫戍部队)、殷八师(驻洛邑军队)。
周朝的一师是2500人,六师是15000人,虽小看这些人,当时的诸侯只能有2师(5000人),方伯(诸侯之长)有3师(7500人),周天子一下子丧失15000人,实力严重受损,军事力量减少了三分之一还不止。
周昭王丧失周六师从周昭王开始,周朝开始走下坡路。
周昭王之后是周穆王,周穆王在位时,没有休养生息,而是继续维持对外扩张状态,不断对外用兵。
周穆王西伐犬戎、南平荆蛮 、东征徐国,据《穆天子传》的记载,周穆王对外征伐多达14次,都是天子亲征,西征最远到达了昆仑山西王母之国,有可能是今天的新疆。
如此多的以外征伐,对国家是极大的负担,那个时候物资很匮乏,人口也少,打仗既要花钱,又会死人,长年的战争再一次消耗了西周的实力。
虽然周穆王也为周朝开疆拓土,但长年征战带来的影响更大,就像后世的汉武帝一样,周穆王也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王,在位54年,跟汉武帝一样,导致国内疲惫,民变四起。
周穆王之后是周恭王,周恭王在位时期,没有继续对外用兵, 而是裁军并休养生息,对于缓解周朝阶级矛盾起到了延续的作用。
周天子周恭王之后是周懿王,周懿王是西周历史上第一位昏君,在位时期无所作为,西戎开始不断进犯周朝边境,甚至数次攻到了周朝的京城附近。
西戎在此之前都是被西周压着打,直到周懿王时期,开始猖狂起来,这说明西周衰落得厉害。
周懿王之后是周孝王,这是西周第一位政变上台的天子,他是周穆王的儿子,是周懿王的叔父,周孝王以外交手段化解了西戎的进攻,并迫使西戎朝贡,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西周的部分国力。
值得一说的是,周孝王分封了秦人的祖先非子为大夫,号秦嬴,这也是秦国建国的前兆,谁又能想到周灭亡于秦之手,周孝王的后裔被秦非子的后裔灭亡。
周孝王之后是周夷王,西周国力继续衰弱,部分诸侯国已经不来朝贡周天子了,而楚国国君熊渠甚至僭越称王,分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
周夷王之后是周厉王,周厉王贪财又昏庸,派出监视官吏与百姓,引发百姓普遍不满,随后发生了国人暴动,京城的百姓联手把周厉王赶走了,周厉王客死他乡。
周幽王峰火戏诸侯周厉王之后是周宣王,周宣王是西周最后一位明君,在位时期,能够任用贤臣,国力得到一定恢复,同时命令臣服的诸侯对外征伐,取得一些胜利,但由于连年用兵,到晚期,西周国力再次衰弱。
周宣王之后就是周幽王,就是那个峰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了自己的王后和太子,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
这一事件引发了原王后父亲申侯的不满,申侯联合缯侯、西戎一起攻打周幽王,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并立原太子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有弑父嫌疑,得不到部分诸侯的拥戴,再加上西戎已经攻破了西周的都城,周平王不愿意再待在关中,于是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姬宜臼被拥立为天子的同时,虢国侯虢公翰拥立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天子,是为周携王,一时之间,出现了两个周天子,后来晋文侯杀死了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但周朝的衰弱已成为定局。
周平王迁都周平王迁都之时,周朝在关中的土地、人口几乎大部分丧失,国力锐减,只有洛邑及周边的地区还直属于周天子,此时的周天子实力已经不如一个中等的诸侯国,诸侯国自然看不起周天子。
衡量诸侯或天子的实力强弱,看的就是人口与土地,此时的周天子只有洛邑,当然会被诸侯吊打了。
2、分封制导致衰弱
分封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西周建立后,依靠分封制,对普天之下实行了松散的统治,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控制,分封制是最好的办法,让忠于自己的诸侯去打地盘,并对自己进贡,是周朝统治天下的原因之一。
分封制规定了诸侯的权力与义务,维护了周朝的统治,都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分封制也有致命弱点,需要不断对外开疆拓土,才能有足够的土地用来分封,周天子只有不断地对外分封,才能持续不断地吸引人效忠自己。
这是一个致命的矛盾。
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区域会因为不断地分封而缩小,西周数百年天下,总会不断涌现出功臣,周天子为了安抚功臣,需要不断分封。
分封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上面讲到的秦非子,就是因为养马有功,而被周天子分封,后来非子的后裔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天子迁都有功而被封为诸侯,秦国终于立国。
像秦国这样被分封的诸侯越来越多,周天子直属的土地就越来越少,除非周天子不断对外扩张,抢占更多的土地用来分封,早期人少地多,后其地少人多,已经无法分封了,所以周天子越来越弱。
而周天子分封之下的诸侯,因为不断兼并其他的诸侯国,实力就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强于周天子的实力,比如楚国,一共灭亡了45个诸侯国,大国包括鲁国、越国、宋国,实力就越来越强。
周朝诸侯国的生存其实就是优胜劣汰,强的就会生存下来,弱的就会被吞并,强者会越来越强,到西周末期时,部分诸侯国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周天子,周天子沦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开始被诸侯国吊打。
什么叫就迁都而已,秦晋郑都是周王直接统领的力量,但是却独立出去了,为什么独立不就是周平王划地封王卖国吗,郑庄公巅峰能直接指挥齐鲁宋,秦晋能称霸数百年,这些不都是周王的实际力量吗,他不是迁都那么简单,他的王位是靠出让权力土地维持的,周携王不卖或卖的不够彻底所以被杀了!
周天子,武备松弛,别的诸侯防备偷袭,日夜练兵,天子的军队没有[吃瓜][吃瓜]
分封制,是要把宗宗室功臣封到边疆去拓土固边,结果从中期开始就分封心腹之地,肯定不行啊
西周初期封建分封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然三监就闹死你,周围的啥啥夷可一点不弱,只不过夏商周在中央相对能打,但商南下,周东出,都是以边角吞天下,但周围其他部落,方国可不是开玩笑的!
弑君就弑君拉外族干什么。晋文侯儿子牛,听说给叔叔的封地比自己的还大。
德不配位,伙同外族弑君父,你要是诸侯你能听他的?能维系个面子就不错了
本来就是和满清一样,以少御多,老家都被人抄了,谁还当那废物是一回事啊
丧失王师,周无再兴之力。
以前在图书馆看到的老式书上写的是秦人给犬戎当带路党攻破西周都城,申候才是保护宜臼登基和迁都的人
什么叫迁都而已,明明是老窝让人端了,不走小命不保!
得位不正自然离心离德
历史上伙同外族弑君的案例也不少
云淡风轻,往事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