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部队有多能打?老兵:对方冲锋枪用铅弹,被打中不死也残废

呱呱聊历史 2023-10-08 04:41:01

1946年夏秋之交,对于华北解放军,包括晋察冀、晋绥两个解放区的部队而言都是非常难受的。

这一年6月上旬,晋察冀、晋绥两大军区决心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调动优势兵力夺取大同,使两个解放区连成一片。

7月底,华北的解放军集中30多个团的兵力,在张宗逊、罗瑞卿的指挥下向大同发起猛烈进攻。

大同守军一面据城死守,一面向南京急电求援,鉴于阎锡山已经自顾不暇,蒋介石遂命令绥远的傅作义出兵救援大同,并承诺解围之后就将大同划归他的管辖。

大同是著名的煤都,又是平绥、同蒲铁路的连接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傅作义见猎心喜,便决心部署救援大同。

但傅作义与麾下众将领商量之后,认为大同城外集中了解放军的主力,贸然救援弄不好会中了解放军的围城打援之计,决心围魏救赵,出兵攻击张家口以西的集宁(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傅作义虽然当了大官,但依然穿军装打绑腿

集宁是张家口的门户,张家口是晋察冀解放区的首府,也是当时解放军控制的唯一一座中型城市,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等闲不容有失。

9月上旬,傅作义以5个师的部分兵力,加上骑兵部队共3万多人从他的老家归绥出发扑向集宁,4天后即突破解放军防线,兵临集宁城下。

此时我军集结在集宁附近的部队达4万多人,如果据城死守完全可以坚持到大同战役胜利,然而指挥员却贪多务得,想把进攻集宁的傅作义军董其武所部引进城区再加以歼灭。

这种“请君入瓮”的策略看似高明,但事实证明董其武的乌龟功已经练到了家,从9月10日打到9月13日,尽管伤亡惨重,国民党军的阵地却岿然不动。

此时,傅作义派来增援的第二波部队已经冲到集宁城外,使得我军腹背受敌,由于攻打集宁的部队已经疲惫不堪无力再战,解放军不得不于13日晚上撤离集宁,16日撤离大同。

大同没有打下,集宁也失守,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在这一战打得元气大伤(据说伤亡3万多人),属于毛主席说的“扁担没扎、两头打塌”的情况,并使得华北的战局陷于被动。

傅作义之用兵大出聂荣臻所料

更糟糕的是,由于在承德地区的杨勇、苏振华部队的主力被抽调到大同前线作战,导致在郑洞国率东北国军7个师向承德大举进攻的情况下毫无还手之力,承德也在9月28日失守。

这时张家口已经陷入三面受敌的极端不利的局面,作为晋察冀军区的最高指挥员,聂荣臻也非常清楚蒋介石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张家口。

9月10日蒋介石下达进攻张家口的命令之后,当时在北平军调部工作的晋察冀军区作战科长杨尚德第一时间就获得了这个绝密情报,并向聂荣臻等报告了敌人的确切部署。

对于聂荣臻来说张家口已经成为鸡肋,如果坚守代价太大,但若放弃对全军的士气打击同样十分严重,9月18日,毛主席给聂荣臻、肖克、刘澜涛、罗瑞卿发报,提出了三点原则:

第一,集中主力打歼灭战;第二,边打边退,层层阻击;第三,不要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毛主席也清晰地看到,此时要想继续坚守张家口已经相当困难,因此他实际上给聂荣臻指出了守和撤两条路,届时均可随机应变,不要把张家口这个包袱一直背在身上。

华北局势令毛主席十分关注

为此,聂荣臻组织了东、西两个指挥部,抽调13个旅的兵力打算保卫张家口,而国民党军则以11个师7万多人沿平绥线东西对进,夹击张家口。

由于国民党虽然号称有11个师的大军,但各个师实际上都只抽调了部分兵力,因此兵力对比上并不占很大优势。

从9月29日国民党军发动进攻开始,东西两线的战事都陷入胶着状态,东线国民党军折兵一万多人,到10月10日依然被解放军郭天民所部阻止于怀来以东地区,攻势毫无进展。

同时,聂荣臻还以5个旅的部队向南主动出击,将平汉线截断120多公里,使得国民党军的阵脚大乱。

然而,就在东、南两个战线形势向着有利于解放军的形势发展时,在绥远一直没有挪窝的傅作义下场了。

毕竟绥远只是个小地方,日子清苦,不比口内的花花世界,受到蒋介石将张家口划归自己管辖的利益诱惑,傅作义再一次调兵遣将,打算偷袭张家口。

争地盘这种事傅作义很感兴趣

他侦知解放军在张家口西面集结重兵,故没有走集宁——张家口这条路线和解放军硬碰硬,而是抽调2万多精锐,于10月7日走张家口西北连绵数百里的大草原,第二天突然出现在张家口以北的张北县城。

可怜到此时聂荣臻等人还以为傅作义只是虚晃一枪吸引我军北援,其主力部队还在集宁,部署在张北方向的守军少得可怜,因此在傅军的猛攻之下张北县很快失守。

直到10月10日下午1点钟,见张北方向战况激烈,才明白傅作义派过来的根本不是区区几个团的部队,而是大举来攻。

然而此刻为时已晚,随着外围防线陆续失守,继续坚持已无意义,只有徒增伤亡,10月11日下午,晋察冀解放区的机关和剩余物资被迫全部撤离张家口,傅作义部队遂于当晚占领该城。

张家口的失守让晋察冀全军上下都对未来生出了一层忧虑,时任第2纵队司令员的郭天民尤其痛心疾首,因为张家口是一年之前他亲自带部队拿下来的。

郭天民进入张家口之后,发现鬼子囤积在这里仓库的武器弹药、食品被服堆积如山,不由得惊叹:小鬼子靠这些物资还能再扛八年!

郭天民能征惯战,眼里不揉沙子

战后晋察冀中央局在涞源举行的教训总结大会上,郭天民直指作为军区最高领导人的聂荣臻犯了两大战略错误:一是晋察冀军区裁军过多,造成战事一开陷入被动(晋察冀军区32万部队裁到20万人);二是过于轻敌被傅作义占领张家口。

张家口的失守使得国民党上下一片欢欣鼓舞,作为军方代表的陈诚面对记者公开放话:我想只要再用3-5个月时间就能解决“剿共”军事问题。

纵观1946年傅作义对解放军作战的一系列胜利,其主要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一是傅作义的战术部署十分高明,深谙兵家“奇正相生”的取胜之道,其用兵虚虚实实,又因在河北一带常年和日寇作战,对当地的山川地形十分了解,因此防不胜防;

二是傅作义所部军纪严明,上下齐心、将士用命,早在抗战时期傅部即因为作风好被人称为“七路半”,其麾下的董其武、鲁英麟、孙兰峰、安春山等人都是忠心耿耿的悍将,遇到友军被围会拼死救援,毫无国民党军中当时盛行的“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恶劣作风;

三是解放军一开始对傅作义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不太了解,以为其不过是寻常的国民党军队,再加上当时傅作义部下最多也才区区六七万人马,故没有将其作为主要对手看待。

集宁战役后,董其武成为傅作义手下头号大将

但实际上傅作义手下还有4个骑兵师,机动性较强,2天就能够穿插纵横数百里的草原可见一斑,当年华北解放军的老兵普遍认为:傅作义的部队难打,他的兵被围了也不投降。

还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傅作义给骑兵部队装备的是英制斯登(Sten Mk.II型)冲锋枪,该枪结构简单,容易走火,但却有意想不到的杀伤力。

因斯登冲锋枪打多了之后容易发热,该枪的子弹铅芯受热融化,弹头打在人身上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手术都很难取出,如果是穿透式伤害则伤口形状亦相当不规则,因此受伤之后大多数伤员都被迫截肢了,对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影响很大。

战争年代最麻烦的就是伤员,因为不仅不能作战,还要耗费人力物力去照顾,所以华北解放军有一段时间非常忌惮和傅作义的骑兵部队对战。

尽管傅作义在华北连战皆捷,但只因其出身晋绥军,并非蒋介石的“自己人”,故一直被放在张家口当做一枚闲棋使用。

从1946年底到1947年底的一年多时间里,华北的国民党军一直处于多头领导的状态:由李宗仁担任主任的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由孙连仲担任主任的保定绥靖公署,以及由傅作义担任主任的张垣绥靖公署。

在北平的李宗仁

虽然保定、张垣两个绥靖公署名义上属于北平行辕指挥,但几路人马基本是各自为战,战果不能说非常尴尬,只能说是十分糟糕。

而且华北国军不知道的情况是: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已经悄然东渡黄河到了华北,经过朱老总的大力整顿,特别是对野战军力量的增强,使得华北解放军的战斗力如同开了挂一样飙升。

这次组织调整的结果是成立了以杨得志为司令员、罗瑞卿为政委的华北野战军部队,总兵力约12万人,从此杨得志就成了华北国民党军的苦主。

1947年10月,杨得志、罗瑞卿所部在清风店战役中一举将国民党第3军主力包了饺子,11月攻克石家庄,标志着华北攻守彻底易势。

解放军连续两闷棍打晕了李宗仁、孙连仲,蒋介石匆忙于12月2日解散保定、张垣两个绥靖公署,并以傅作义为华北“剿总”总司令,正式统辖华北五省的50万国军。

结果傅作义刚刚上任,解放军就在涞水战役中给予傅作义的嫡系部队第35军沉重打击,军长鲁英麟因为战败羞愤自杀。

杨得志单飞后屡战屡胜

由此可见傅作义“说软话,做硬事”的风格在其部下中十分普遍,并非其他国民党军队可比。

虽然傅军在和解放军的战斗中依然能捡一些小便宜,这时全国战场的形势已经明显向着有利于解放军的一面发展,仅凭傅作义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改变全局。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爆发前夕,毛主席明确命令华北野战军及东北野战军,务必将傅作义部队抑留于平津地区消灭,不使其逃回绥远老巢。

傅作义在绥远经营多年,民心士气可用,如果他带着二十万人马逃回绥远,就算后续解放军硬把他消灭也要付出很大代价。

这时在华北平原上和傅作义直接博弈的人已不是聂荣臻,而是毛主席亲自出手。

所以才有了毛主席设计的明打张家口暗钓傅作义,调东野包围塘沽封锁出海口,先打蒋军不打傅军,放着陈官庄的杜聿明不吃等一系列套路。

运筹帷幄

正因为傅作义这个对手难缠,程子华、黄志勇入关后搂草打兔子在密云干掉了国民党守军才让毛主席大为光火,严厉批评:如果把傅作义吓跑了,你们要负全部责任。

这一次毛主席步步为营,相当小心谨慎,为了打掉傅作义的主心骨第35军,他越过华北指挥层直接指挥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兵团千里奔袭,终于把第35军包围在新保安。

第35军被围之后,毛主席在12月11日急电平津战役总前委,要求对新保安暂时围而不打,就是不让傅作义绝望而放弃北平南下逃去青岛。

12月14日塘沽解放,傅南逃的出海口彻底关闭,又一周后杨得志才对新保安真正动手。

12月22日新保安战役胜利后,毛主席给杨得志发去电报,全文只有短短9个字:“全歼新保安之敌甚慰!”

新保安战役结束第二天傅作义即给毛主席发来电报:

毛先生:一、今后治华建国之道,应交由贵方任之,以达成共同政治目的。二、为求人民迅即得救,拟即通电全国,停止战斗,促成全国和平统一。三、余绝不保持军队,亦无任何政治企图。……过此阶段之后,军队如何处理,均由先生决定。望能顾及事实,妥善处理……

平津战役结束后,周恩来、邓宝珊、傅作义等人在西柏坡

这已经是弃子认输的节奏。

两年之前那个不可一世,通电全国叫板毛主席“如果我打败了,就叫你毛润之先生;现在你输了,该叫我先生”的傅作义,曾经以几万人马对抗二十万解放军而游刃有余的傅作义,真正和毛主席较量时却没能走过三招。

如果你打败了一堆菜鸟玩家,你的级别最多也就是白银,但如果你打败了一堆王者,那你就是当之无愧的绝顶高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