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还有后人吗?为何不去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

胖福的小屋 2025-04-23 14:21:41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离我们现代人挺近的,1912年结束到现在也就一百多年。给祖先扫墓这事儿,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挺重要的,所以才有了清明节专门祭祖的假期。不过挺让人奇怪的是,现在很少看到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去祭拜他们的祖坟清东陵和清西陵。难道说,爱新觉罗家族已经没后人了吗?

其实爱新觉罗家族并非没有后代了。虽说清朝末年的同治、光绪和溥仪这三位皇帝都没留下孩子,让人感觉他们家族好像人丁不旺,快没后人了。但实际上,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数可不少,在现在的满族里,这个姓氏的家族成员占比还挺大的。

不过说实话,到了16世纪后半段,爱新觉罗家那会儿真不算啥大户人家,在女真各部落里,他们也就算个小家族,全家上下加起来,估计也就二三十口人。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手创立了后金,从那时起,爱新觉罗家族才慢慢崭露头角。等到了他儿子清太宗皇太极当家时,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数已经破百了。后来,皇太极的儿子清世祖顺治皇帝带兵进了关,爱新觉罗家族就正式坐上了统治整个中国的宝座,掌控了更多的好东西。这样一来,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丁也更加兴旺了。

清朝进了关以后,因为满族人数量少,要用这么点儿人去管比他们多好几倍的汉人,那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所以,清朝就让满人多生娃,多增加人口。特别是皇室爱新觉罗家,清朝的领导层对他们家的生娃和养活的事儿特别上心,给出了好多好处来刺激皇室成员多生孩子。

清朝时候,皇上要是特别疼爱哪个儿子,一般就会封他做亲王。那些没那么受宠的儿子呢,大多也会给个郡王或者贝勒的封号。

咱们聊聊清朝那三级封爵的年收入。亲王一年能拿到1万两银子,外加1万斛禄米,你换算成现在的钱,大概就是500万人民币左右。郡王呢,一年是5000两银子,还有5000斛禄米,换算过来,大约是250多万人民币。贝勒就稍微少点,一年2500两银子,2500斛禄米,换算成现在的钱,大概120多万人民币。

清朝皇室除了贝勒这个爵位,下面还分着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再往下就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这些等级。这些爵位可都不简单,每个都能带来不少好处,收入相当可观。

清朝那会儿,封爵有个规矩,就是代代相传但得降一级。比如说,老爸是亲王,到了儿子那一辈,就只能当郡王了,孙子那就更降一级,成了贝勒。不过,这个降级也有个底儿,最多就降四级。亲王的后代,爵位最低能降到镇国公,到这儿就不往下降了。郡王的后代呢,最低能降到辅国公,也是到这儿为止。其他的爵位,也都是这么个理儿。

所以,就算是镇国公和辅国公,他们的收入也挺高的。在清朝,皇室成员要是表现得特别出色,比如说立了大军功或者功劳杠杠的,就能拿到世袭的铁帽子王这种待遇,意思就是他们的后代永远都不会被降级,王爵的头衔能一直传下去。这样一来,清朝皇室的人肯定更愿意生儿育女了。

而且清朝的那些皇上们,自己也都挺能生的。比如说顺治皇帝,虽然年纪轻轻24岁就没了,但也留下了14个孩子。到了他儿子康熙皇帝那儿,生育能力更是爆棚,一口气生了55个孩子。康熙那时候,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就已经快五百号了。等传到康熙的儿子雍正皇帝,这家族人数噌噌涨,都上千人了。再到雍正的孙子嘉庆皇帝那会儿,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多得数不清,都五千多人了。

清朝皇室的人,就算没得爵位,从乾隆那会儿开始,也定了规矩,说他们不用干活。近亲的一年到头啥也不做,就有36两银子、42斛禄米拿,换算到现在,差不多是20多万人民币。远亲的呢,一年也有24两银子、21斛禄米,相当于现在的10多万人民币。

瞧瞧那些悠闲的皇室成员,每天不用上班,就逛逛街、遛遛鸟,挣的钱还比现在那些996工作的上班族多。所以他们白天遛鸟,晚上也继续“享受”,这样一来,不就给爱新觉罗家族增添了新成员嘛。

到了1912年那会儿,隆裕太后帮着小皇帝溥仪把退位的诏书写了签了,清朝皇帝就这么下台了,清朝也跟着没了。那时候,爱新觉罗这一大家子人,估摸着得有十多万人。转眼到了20世纪30年代,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数又往上涨了,差不多有14万人了。

根据爱新觉罗家族后代的增长速度,这么多年下来,推算现在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数大概至少有30万到40万之间。

现在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数挺难算清,主要是因为不少人改了名字。虽说清朝灭亡那会儿,清朝和民国政府签了个《清室优待条例》,说清朝皇族能享受些特别待遇,但好多皇室成员心里还是不踏实。他们怕民国政府哪天会变卦,或者以后被人翻出老账来算,于是都悄悄改了名换了姓。

爱新觉罗家族后来改了姓,主要改成了金和赵,也有一部分人改成了王、孙、罗、鄂这些姓。不过,大多数清朝皇帝的直接后代,还是姓金和赵的比较多。为啥改姓金呢?因为满语里的“爱新”就是黄金的意思。为啥又改姓赵呢?一来“觉罗”在满语里是远方的意思,二来汉人的赵姓,在满语里发音也跟觉罗差不多。因为这个,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觉得,爱新觉罗家族可能是当年宋徽宗赵佶被金国人抓走后,繁衍下来的后人,说是其实他们是汉人赵家的后代呢。

所以现在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数不好统计,主要是因为很多人改了名换了姓。当然啦,也有那么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主动把爱新觉罗这个姓给找回来了。比如说那个挺有名的女画家,爱新觉罗·紫薇,她是道光皇帝第五个儿子惇亲王奕誴的第四代后人。其实她爸爸那一辈就已经改姓金了,她本来叫金毓肦,那个“毓”字还是她们这辈人的排行呢。但后来,她为了画画,听说书画这行儿比较看重爱新觉罗这个姓,于是她就又改回了爱新觉罗。还有一些演艺圈的大明星,像爱新觉罗·启星、爱新觉罗·启迪他们,也都是各有各的原因,才把爱新觉罗这个姓给找回来的。

按照以前的《清室优待条件》,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还能住在紫禁城里,并且保留着皇帝的称号。所以,不少皇室成员还是跟着溥仪,一起留在北京生活。不过到了1924年,冯玉祥把溥仪从紫禁城赶了出去。溥仪先去了醇亲王府,找他亲爹载沣,后来又在天津待了一阵子。最后,他被日本人忽悠,跑到东北去,建了个伪满洲国。

溥仪跑到东北,去给日本人当伪满洲国的皇帝后,很多皇亲国戚也跟着他去了那边,这样一来,爱新觉罗家族又有不少人开始在东北过日子了。

比如说现在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这儿住了不少从北京搬过来的清朝皇亲国戚。他们为啥选这儿住呢?其实有原因。新宾满族自治县就是当年努尔哈赤起家的地方——赫图阿拉城。而且啊,这儿还有努尔哈赤老祖宗们,爱新觉罗家的祖坟清永陵。所以这些皇室后代搬到新宾满族自治县,也算是给老祖宗看坟守墓了。

有些皇室成员因为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住着的北京,就选择留在了这儿,比如说溥仪的亲爹载沣。溥仪好几次想让载沣去东北享福,但载沣都没答应。载沣心里明白日本人的真实意图,所以他宁愿留在北京守着家里的老宅子,也不愿意去当日本人的傀儡。

后来,载沣手头紧得不行,只能靠卖掉家里的一些老东西来过日子。他的其他孩子也大都在北京待着。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因为载沣宁可卖掉祖产,也不肯给日本人当奴才,这股子硬气得到了新中国的认可和好评。所以,载沣和他的孩子们都得到了新中国政府的照顾。

肯定的是,有些清朝的皇族后裔分布在中国的好多地方,还有海外。

不过要是抛开那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皇室成员不说,光是住在北京和东北那边的皇室后裔,他们离清东陵和清西陵其实都挺近的,想去给祖宗上个坟应该挺方便。可奇怪的是,为啥咱每年都没见爱新觉罗家的人去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呢?

新中国成立后啊,故宫、清东陵、清西陵这些地方都成了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还是5A级的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它们不再是爱新觉罗家的私有财产了,而是成了国家的文化遗产。想去这些地方逛逛?那得买票。说起来,就连溥仪这个末代皇帝,特赦后想回故宫瞅瞅,也得掏钱买票。他一个皇帝回家都得买票,其他那些皇室成员想去清东陵、清西陵,还能不买票吗?

按规定,清东陵和清西陵的管理部门每年都会搞一场挺热闹的祭祀活动,这主要是为了宣传景区,多拉些游客。但要是有人或者团体自己私下搞这种祭祀表演,那就不行了,算是违规,景区管理那边会出手阻止的。

所以,就算有些皇室的人想去祭拜祖宗,也不能搞得声势浩大,他们只能悄悄地,像普通游客那样买张票进去,简单地磕个头、鞠个躬、献上花、点上香,就这么完成了。

确实有这么一位皇室的后代,爱新觉罗·恒绍,他大大方方地办了一场祭祀大典。他是乾隆皇帝的第七代孙子,手里还保管着爱新觉罗家的族谱,一直以自己是爱新觉罗家的人为骄傲。不过,他的祭祀活动没选在清东陵或者清西陵,而是去了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清永陵。在那天的祭祀上,他装扮成皇帝,带着一群穿着宫女、太监、大臣衣服的人,一块儿进行了祭祖的仪式。

不过,爱新觉罗·恒绍搞的那场祭祖大典,那时候可被新闻媒体狠批了一顿,好多人在网上都对他冷嘲热讽,都说他这哪是祭祖啊,分明是想让清朝死灰复燃嘛。

网友对爱新觉罗·恒绍搞这么大排场的祭祀有意见,也挺正常。毕竟清朝嘛,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说它统治中国的那200多年里,有过“康乾盛世”的辉煌,但到了中后期,朝廷是真的烂,把中国搞得越来越落后,只能挨打。结果呢,中国就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老百姓也跟着遭殃。

清朝虽然已经灭亡,但它给中国人民心里留下的伤痕还没完全消失。正因为这样,爱新觉罗家族里有很多人改了姓,就连不少满洲的贵族也都换了姓氏。

民国时期,确实有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会去清东陵和清西陵祭祀。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那段不太平的10年里,爱新觉罗的后代们就不再想去清东陵和清西陵祭拜了。

改革开放后,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和接纳,但爱新觉罗的后代们很少去祭拜清东陵和清西陵。这主要是因为清朝早就没了好多年了,爱新觉罗家也传了好多代新人。现在这些年轻人,离那些埋在清东陵和西陵的祖宗们太远了,他们受的都是现代教育,对家族的感觉也淡了很多,所以也就不会想着去祭拜那些地方了。

时代不停在变,封建王朝那点事儿早就没了影儿,时间一长,以前清朝的那些皇室贵族,大多数也都看开了。他们现在啊,都过着挺简单、挺不起眼的日子。

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老爱吹嘘自己是皇室成员,其实啊,那些整天把皇室挂在嘴边的人,很可能根本就不是皇室直系血脉,大多是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真正的皇室直系后代,像著名的书法家启功老先生那样,都是低调过日子,从来不提什么爱新觉罗的姓氏。只有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才会天天标榜自己是前清皇室的后代。

2 阅读:520

胖福的小屋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