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关税问题引发多国不满,导致中美之间爆发了关税贸易战。
问题未解,美防长赫格塞斯重提中国威胁论。央视罕见强硬回应,针对美方言论,实际演示了击沉美国航母的方法。
【美国再次宣扬中国威胁论】
此次主角非特朗普,而是今年三月上任的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他随后即开启了亚太访问之旅。
赫格塞斯与特朗普在某些方面相似,例如两者均表现出对中国的某种针对性态度。
特朗普在对华关税问题上屡次得寸进尺,这一行为本身已充分表明其立场与态度。
赫格塞斯亚太之行途经多国,先后抵达夏威夷、关岛、菲律宾及日本。
期间频繁宣扬中国威胁论,尤其在菲律宾和日本。他对中国的态度,从此中可窥见一二。
在菲律宾,赫格塞斯称南海为“西菲律宾海”,并承诺全力支持该国军事建设。
在日本,赫格塞斯鼓吹美日军事合作升级,并对未来合作进行了规划。
总之,在这些国家期间,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友好意愿,明显有拉近关系乃至寻求合作的倾向。
且宣扬中国威胁论,据外媒,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曾公开对美军发出警告。
他声称中国高超音速导弹20分钟内可摧毁美所有航母。虽20分钟看似不短,但鉴于航母对美国海军的关键性,此时间极为可怕。
赫格塞斯亚太之行频提中国威胁论,仅从其作为美国国防部长的言行看,其立场似乎仍带有针对中国的意味。
央视发布特别节目,详细讲解击沉美国航母的方法,此番举措实属罕见,内容专业且逻辑清晰,展示了相关战术与策略。
央视军事频道发布新视频,标题与封面直截了当,内容聚焦如何击沉美国航母,介绍相关方法与策略。
该情况迅速吸引网友,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并非虚构或夸大,而是一场真实实验的直接展示。
这并非直接对抗美国,而是依据2005年美军击沉退役航母“小鹰号”的实验进行的一项行动。
视频显示,“小鹰号”在25天海陆空联合轰炸后依旧漂浮,最终美军手动引爆关键部位,成功将其击沉。
航母的双层船体与2000余水密舱设计赋予其卓越“抗沉性”。央视提及的“击沉”与赫格塞斯所言的“瘫痪”存在显著差异。
在此,“击沉”远比“瘫痪”艰难。虽有多种武装能威胁美国航母,但将其击沉绝非易事。
中国面对瘫痪挑战并不艰难,因高超音速导弹技术已达全新高度。
赫格塞斯提及中国高超音速导弹能在20分钟内使美国海军所有航母瘫痪,此指使其失去战斗力,而非直接击沉。
若在战场上相遇,能达到“瘫痪”效果已属不俗,这也解释了为何赫格塞斯会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央视未纵容赫格塞斯,强硬表态:既称中国高超音速导弹达此程度并宣扬,那就进行一场教学展示。
央视严谨地强调“击沉”与“瘫痪”概念,美军多次兵推结果显示,即便加入萨德系统,面对多弹道高机动高超音速导弹,拦截成功率也几乎为零。
中国近年已研发多种“航母杀手”导弹,理论上具备反介入能力。视频内容亦彰显了中国在此方面的立场。
【美国的“航母外交”】
美国常将航母用作“外交工具”,此做法可追溯至1996年。
2016年南海仲裁时,美国“里根号”航母驶入该区域,意图显著,旨在展示军事实力。
美国利用“航母外交”通过军事施压换取政治筹码,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能产生某些效用。
历史证明,仅凭“航母外交”无法决定大国博弈胜负,例如苏联大力发展反舰导弹系统,表明此策略非决定性因素。
此情况迫使美国调整航母部署策略,结合中国现状,美再次意识到航母非万能,亦不能作为军事施压手段。
美国视航母为有力手腕及国力象征,并频繁进行军事挑衅,这样的情况其实很简单。
结果,央视发布技术科普视频,清晰显示航母并非无懈可击,并客观展现了国防自信。
中国表明立场,虽不主动挑衅,但对于他国的挑衅与威胁,将坚决不让步。
【结语】
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坚守立场,未因特朗普多次关税施压而让步,采取反制措施。赫格塞斯挑衅时,中国重申了这一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