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河县三甲集镇临园那边一路开过去,远远就能闻到飘散在风里的面片香气,这几天赶上过年,大街上到处都是来吃面片的人,连停车位都不太好找。
我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店里人声鼎沸,厨师在案板前忙得满头大汗,一碗碗面片不断从厨房端出来,食客们专注地低头吃面,汤汁的香气四处飘散。
这面片的制作工序讲究得很,从和面到揉面,再到掐面片,全都是纯手工完成的活,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要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口感立马就不一样了。
老板说这手艺是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从七十年代开始在这条街上做买卖,一直到现在都没变过配方和做法,就是希望能保持最原始的味道。
这两天店里的生意格外红火,平时一天也就用个五袋面,杀三十只羊就够了,现在直接翻了一倍还不够用,光今天上午就已经用了四袋面了。
来这吃面的不光是本地人,还有不少是专门开车从外地赶过来的,就为了能吃上一碗正宗的河沿面片,尝尝这边的手抓羊肉。
广河这边的羊肉特别有名,肉质特别嫩,一点膻味都没有,煮出来的汤特别鲜美,配上手工面片简直就是绝配。
店里有不少老主顾,有个叫梁其文的大叔说他从年轻时就开始吃这家的面片,几十年过去了,味道一点都没变,每次路过都要来尝一碗。
杨士全是个常客,说他吃这家的面片已经二十多年了,特别喜欢这边的手抓羊肉,每次来都要点上一份,越吃越觉得香。
春节这几天,店里的座位总是一位难求,很多外地游客专门开车过来打卡,有的还要打包带走给家里人尝尝。
老板娘说现在生意好做多了,以前就是附近的人来吃,现在到处都有人知道河沿面片,有的客人专门从外省开车来吃。
这面片店虽然小,但是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是有帮助的,光是原材料采购就带动了不少农户和养殖户的收入。
现在店里的年轻人也在跟着学做面片,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好还真不容易,光是和面的火候就得练很久。
有些食客建议可以开发一些方便食品,让外地人在家也能吃到河沿面片,但是老板觉得还是坚持传统手工比较好。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了,觉得太辛苦,但是老板家的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对这门手艺特别感兴趣。
这种传统美食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从制作工艺到口味习惯,都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
店里的师傅说,做面片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这样才能保证面片的口感和品质。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河沿面片的制作技艺其实也是值得保护的,毕竟这是几十年的传统了。
这几年,随着河沿面片名气越来越大,周边的养殖户也跟着受益,很多人专门养羊供应给面片店。
面片店的生意好了,带动了周边的住宿、购物等行业,很多外地游客来吃面片,顺便也会在当地住一晚。
老板说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拍照发朋友圈,无形中也帮助宣传了河沿面片,让更多人知道了这道美食。
这样的传统美食店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能带动就业,解决了不少本地人的工作问题。
面片店的成功也激励了更多人投入到餐饮行业,现在镇上开面片店的越来越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政府也在支持发展特色美食产业,希望能把河沿面片打造成当地的一张美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