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史学界普遍认同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600多年、体系较为完整的甲骨文。然而,后来在浙江省平湖市庄桥坟遗址出土了5000年前的良渚原始文字,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卦象符号,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发现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卦象符号,这些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世界公认最早的文字系统是楔形文字。多数专家认为上述三类卦象符号是有意识刻画的,不是系统性的文字,只是“刻划记事的符号”,因此不能确证为中国早期文字。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除甲骨文外的其他符号不能算作古文字。
安徽省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600多件刻划符号中,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与水纹有关的符号近90件。他们将水纹刻划符号中的某些符号在形式和意义上固化,并在一定区域内共同使用,初步显示了文字的功能。这表明双墩先民在长期的渔猎活动中,通过判断水纹变化来识别鱼群的活动规律,以便确定从事渔猎活动的方式;通过对不同水纹现象的记录来表示天气、水环境对渔猎的影响。
甲骨文和汉字系统是一脉相承的,是成体系的文字系统。一种文字要能成体系,必须有音可读、有形可释、有意可解。从这些条件来看,平湖庄桥坟出现的符号不能构成文字系统。这些原始文字是否为甲骨文的前身还有待商榷,但它们也说明文字的起源是多样化的。这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那时华夏民族已进入文明时代。对于良渚的考古发现,我们要肯定的是,即使这些符号是先民的刻画,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从考古层面上没有任何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关于“中国最早文字说”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但都没有被最终认定。业内目前认定的中国最早的文字依然是安阳殷墟发掘的甲骨文。所以安阳人至今都很骄傲地认为甲骨文永远是安阳乃至河南人的骄傲,其历史地位、学术价值都不会被动摇,这是有原因的。
虽然从年代上讲,良渚文化比甲骨文早,舞阳贾湖符号距今8000多年,时代上更早,但也不能说它们就是甲骨文的前身。只能说各地的原始先民都试图表达数字、概念,都有创造文字的冲动和尝试,但没有形成古汉字的规模和系统,也没有早期汉字的结构,和汉字并不是一个系统。文字的功能是记录语言,要形成规模和系统,如果不能记录语言,就不能称之为文字。因此不能说这些符号就是甲骨文或者汉字的前身。
所以,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依然是殷墟甲骨文。
甘肃大地湾遗址8千年!一件器物上有16个字符!
商代爱占卜,占卜的方式是用火烤龟甲兽骨,然后解读烤出来的裂纹,久之产生甲骨文。[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先刻画些简单的图案(动物、山石、花草树木、人类……),然后发展出文字。
中国是大清之后才成立的,你说的这个不是中国的,而是华夏的。不要搞封建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