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总是不清,家长们要注意!

童训自有家人在 2025-01-07 15:26:50

您的孩子是否有以下表现?把“哥哥”说成“dede”;“婆婆”说成“bobo”或者是把“汽车”说成“ji车”;“飞机”说成“杯机”平翘舌不分,不会发卷舌音,经常说话不清楚,只有常接触的亲人可以听懂。

出现以上表现,各位家长朋友们可千万不能大意,当心孩子存在构音障碍!

一.什么是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是由于构音器官先天性和后天性的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发音障碍以及不存在任何结构、神经、肌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主要表现为:1.完全不能说话,2.发声异常,3.构音异常,4.音调和音量异常,5.吐字不清。

Ps:这些症状不包括失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听力障碍所致的发音异常。

二.构音障碍分为以下三类

1.运动性构音障碍

指因脑瘫、颅内出血等疾病导致口腔内肌肉、舌头、声带等器官运动不协调,引发的构音障碍。

2.器质性构音障碍

指由于结构异常导致的构音障碍,如唇腭裂、舌系带短缩等。

3.功能性构音障碍

指孩子在发音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发音习惯,发音位置错误。临床上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温馨提示:一旦孩子出现发音不清问题,切勿认为年龄大了自然会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系统检查,排除听力、智力、器质性病变的问题,明确到底是正常的语言发育进程还是功能性障碍。

长期的构音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交流,还可导致拼写、阅读障碍,影响学习甚至成年后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尽早进行干预。

构音障碍训练原则:听觉优先——遵循儿童言语发展规律——基本训练和特殊治疗相结合——自助治疗和协助治疗相结合——分析与记录错误音——恰当的引导——情景泛化——家校共育。

构音障碍训练目标制定:遵循儿童言语发展的顺序——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儿童的优劣势——明确长短期目标——尊重个体化差异——遵循音素-音节-词-句子——尊重兴趣、多元化训练。

三.构音障碍训练方法

1.姿势训练

姿势是儿童维持身体并控制在重心之内的能力,以及保持平衡的能力。姿势为运动、手动和面部动作提供了稳定基础,因此全身姿势的正常与否会影响发声及语言的形成,姿势的改善会促进言语的改善。

2.发声训练

发声器官放松训练:颈部放松训练、声带放松训练、哈欠-叹息法。

发声音调异常训练:变调训练、转调训练。

发声响度异常训练:用力搬椅法训练、掩蔽训练法、响度梯度训练法。

发声音质异常训练:喉部技摩训练、哼鸣训练、气泡式发音训练等。

3.鼻咽腔闭锁训练

“推撑”训练、引导气流训练、吸管吸水训练、软腭力量训练。

4.口部运动训练

下颌训练、唇部训练、舌部训练 。

正所谓: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语言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家长的引导。

四.对于存在构音障碍的孩子,家长需做好以下两点

1.多以鼓励代替责备

孩子表达时,家长要耐心聆听,避免出现不耐烦口气,减少孩子因发音不清导致的沮丧感。

2.加强辨听能力、声母识别能力的训练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图片,两个一组进行识别,比如:“婆婆”和“伯伯”、“裤子”和“兔子”。

温馨提示

家长朋友们如果发现孩子有构音障碍问题,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就诊。医生将对患儿进行构音障碍评定,针对不同患儿的情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0 阅读:0

童训自有家人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