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县某镇一起因翻建房屋引发的“违建强拆”事件引发争议。当事人某先生反映,其房屋在未获明确手续的情况下遭强制拆除,过程中存在程序争议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引发舆论关注。
起因:集资翻新老房,手续未明埋隐患
某先生位于某镇的老房建于1991年,面积约400平方米,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2024年10月,某先生通过熟人向镇里相关人员口头咨询后,未走正规审批程序即开始拆除重建。同年12月,当一层楼面即将完工时,镇土管所突然要求补办手续,某先生随即停工等待。
经过:口头承诺反复,二层完工即被定性违建
2025年2月15日,某先生托办的中间人告知“可加建二层”,其迅速施工并于一周内完成。然而次日,即认定该建筑为违建,要求拆除并威胁“捉人坐牢”。此后,镇工作人员通过劝诱、施压等方式要求某先生“自愿配合拆除”,最终口头承诺“只拆二层、保留一层并补办证”。
冲突升级:强拆无视居民诉求,涉噪音扰民
3月22日,出动机械对房屋实施拆除,目前二层已被拆除,一层按承诺得以保留。某先生称,拆除过程中高噪音设备严重影响周边住户,尤其一名患心脏病的老人多次抗议未果。某先生指出镇政府在拆除过程中的做法与其前期承诺存在出入。
诉求与争议
某镇相关部门应马上停止对房屋的强拆行为。此次事件中问题重重,实在令人担忧。镇里长期扣着党校、公路等项目的征地补偿金,都四五年了,村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虽说去年几个村联合信访后有了点动静,但问题仍未解决。在处理房屋拆除时,工作人员的手段实在不妥,用吓唬人的方式让配合拆除,导致很多能还原真相的证据都没了。还有,以 “违建未拆” 为由,不让其他人办理厂房修改、公墓土地的正常手续,这对大家的生活和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强拆不仅带来安全隐患,噪音还严重干扰周边居民,连生病老人的合理诉求都没人管。目前,某镇相关部门对于之前的 “口头承诺” 和强拆依据一直没有公开解释。期望有关方面重视并调查这些问题,保障大家的应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