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6年,毛主席去世之后,所有的国民悲痛万分,对于主席的逝世,深表哀悼。
这位带领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代伟人的离去,让所有国民都十分悲痛。
但对于主席的家人来说,无疑是最痛苦的,自己的亲人离世,谁都会难过。毛主席的子女,也都是个个人中龙凤,毛岸英同志更是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之上。
对于主席及其家人,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无言的感激之情。在对于儿女的教导之上,毛主席也从来不给他们特权,反而让他们自己努力争取,这才有了后辈的传承。
而毛主席最小的女儿,当年也因为父亲的离世而悲痛不已,她的名字可能并不被熟知,也不愿被人知晓,她的名字叫做李讷。
江青独女
李讷是江青的女儿,在主席四十七岁的时候,李讷出生了。作为最小的女儿,尽管多了几分疼爱,只体现在父亲的偏疼之上,并不是说她的生活条件有多么的优渥。
李讷出生在延安,由红色精神铸成的地方。但当时正值革命的年代,所有的人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全中国都没几个人能吃得饱饭,更别提在延安,所有人一心搞革命的地方。
所以即便年幼,李讷也是挨过饿的,在那个粮食严重不足的时候,所有的粮食基本上都被拿去支援前线作战的战士们,而这也是主席一直坚持的想法。
受父亲的言传身教,李讷将所有革命志士的辛酸苦楚看在眼里,自己也从未叫过苦,反而愿意以身作则,坚决地支持革命事业。
也正是凭借着主席的教导,以及自己的锐意进取,李讷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是自幼长在父亲身边的李讷,第一次外出如此之久,在与主席的书信往来之中,她也被一直督促努力学习,这也是李讷坚持拼搏的动力。
坠入谷底
接受着进步思想的李讷,本身十分出色优秀,而主席也一直给了他极大的自由,愿意支持她不断奋进。
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父亲也支持她勇敢追寻自己的爱情。
在知晓女儿谈恋爱之后,毛主席也只是派人去打听了一下,那个男孩的性情,在确定没什么问题之后,未对他们的婚事提出任何的意见。
父亲给足的自由,让李讷更有底气勇敢去准许爱情,她与自己当时的爱人结了婚。只可惜,这段婚姻并没有好的结局。
夫妻二人在结婚之后,彼此之间还是有很多的不同,难以融合的矛盾。
这段婚姻的失败,也让她对自己产生了几分疑惑,为何曾经那般相爱的两人会越走越远。
一时间的迷失,让她不复从前的机敏与阳光,但是让李讷更难以接受的,是父亲的离世。
那个自幼引导她不断前进,对她倍加疼爱的父亲的离去,让李讷一时间觉得天都塌了。往后的日子里,她再也没有依靠了。
拜访老家
因为出生在延安的缘故,李讷对于父亲的家乡韶山的印象,只停留在父亲对她的讲解之中。
一直以来,虽然对韶山的一草一木都十分感兴趣,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前去看一看。
等到了1984年,这个机会终于来了。那一天,李讷与三名军人一同来到了韶山接待所。
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只是正常来参观的游客,只是其中的那名女子,对照着眼前的故居,将曾经父亲讲述给她的,一一对应起来。
此后,她又跟随着导游,参观了毛主席父母的坟墓,去看望了她未曾谋面的爷爷奶奶。
最后,在那个父亲曾经劳作过的晒谷地里,李讷终于按耐不住,逐渐泣不成声。
曾经父亲对她的教导,一字一句地浮现在眼前,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明朗,让她对父亲更加的怀念。
工作人员被眼前的这一幕吓到,了解后才得知,此时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女子,竟然是毛主席的女儿。
她遵循父亲的遗愿,来到韶山,仔细参观了父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曾经劳作过的地方,并将这里的一切牢牢地记在心里。
父亲在她幼年时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直跟在毛主席的身边,她能切实地感受到主席的远大志向,以及一直以来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也让李讷受益终生的东西。
如今站在父亲曾经劳作过的地方,感受到父亲曾经的奋斗历程,却再也见不到自己最爱的父亲,李讷情感难以抑制,自然潸然泪下。
这不仅是感怀毛主席的伟大,更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感情一直是十分深厚的,父亲也一直是做女儿的依靠,但是如今她身边再也没有了曾经的依靠,这对于一个女儿来说,也是十分残忍的。
李讷此次来到父亲的家乡,丝毫没有宣扬,就以普通的游客来到的此地,时刻秉承着父亲曾经对她的教导,从来不搞一些特殊待遇。
而这也是李讷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结语
作为毛主席最小的女儿,李讷一直都备受宠爱,尽管一直跟在父亲的身边,但父亲身负重任,对她而言,更稀松平常的是父亲的忙碌。
但是父亲从来不忘记对她的教导,自她读书认字开始,便一直着力引导,对于自己的女儿,从来不曾忽视,一直引导她不断进步。
就算是她离家上学,在给李讷的书信之中,除了一个父亲不善表达的爱意,更有谆谆教诲,而李讷也一直跟随着父亲对她的引导,一直走在不断前行的路上。
回到父亲的家乡,对于李讷而言,尽管不曾有过亲密接触,却也因为父亲的原因,深感熟悉,更让她思念远去的父亲。
而毛主席曾经的伟大,不仅对自己的女儿影响深远,更是鼓励着许多的国人不断奋进,坚定不移的坚守信念,建设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