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量,让你练到80岁,可能也写不出这样的行书

熹然评文化 2023-02-09 14:04:01

我们现在有很多学习艺术的人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学习书法为什么都是从临帖、学习古人呢,前人都是好的吗?古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书法为啥创新就这么难呢?

我们学习绘画和书法的人,都是常说:借古开今、批判继承。前人已经将书法中的笔墨技法做到了完备,当我们在学习前人的艺术成果之时,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书法的核心——精神内涵。

元代时期的一代“全人”赵孟頫,他在艺术领域中提出了“复古”的思想,也可能是当时的前朝宋代已经将追求“个人意趣”的变革发挥到了一个极致,元代人已经无从下手了。

赵孟頫他自己在书法上的造诣是可以说“后无来者”的存在,他打破了各种书体的界限,赵孟頫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系子孙。优越的家庭环境,他3岁开始学书法,据说5岁时他已临摹智永《真草千字文》上百遍。

这也让赵孟頫对前人的书法理论有了更多的领悟,他对前人的学习也是他的书法能在艺术史上极具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

赵孟頫的书法成就以楷书和行书最为突出。如他的楷书《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等;他的小楷代表作《汲黯传》;行书如《洛神赋卷》等。

他书法作品工整平稳,给人一种温和、典雅的气息。他在学习魏晋的用笔同时,又将前人笔法加以简化,这也让他的书法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的气息。

这卷赵孟頫的《右军四事》行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赵孟頫在遵从传统的基础上,探究其笔法精要。作为影响赵孟頫最深的王羲之,赵孟俯的《右军四事》可以看出他对王羲之的书法的虔诚。

作为赵孟頫的一件行书杰作,让后代之人倍感不可思量,就是让我们练到80岁,可能也写不出来这样的境界,“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

10 阅读:4494
评论列表

熹然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