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哈尔滨公安局发布一则震惊国际社会的悬赏通告!宣布对三名美国安全局入侵办公室的特工凯瑟琳、罗伯特、和史蒂芬展开通缉。本次通缉揭示了美国针对中国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内幕,彻底撕下了美国长期自诩“网络空间捍卫者”的伪装。那么整个事件究竟是怎样个来龙去脉呢?

事件还要从2025年2月7号到2月14号哈尔滨举办的第九届亚洲运动会说起。
在赛事期间,主办方监测到针对赛事信息系统及黑龙江省内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异常网络攻击。
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数据,攻击峰值期间,每秒遭遇超过3000次的渗透尝试,总计攻击次数达将近30万次。

攻击者的目标主要针对运动员注册系统、出入境管理平台系统及赛事直播服务器,试图窃取参赛者生物识别数据、扰乱赛事进程。
最后,我国的技术联盟对此事展开调查,发现对方的攻击高度的专业化,对方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生成漏洞利用代码,并通过分布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多地的代理节点实施跳板攻击,并且为隐匿其IP地址,还采用了动态IP伪装技术。

360技术团队在调查时发现对方的攻击代码中使用了针对微软系统的漏洞工具,且这个工具与2010年“永恒之蓝”攻击框架中使用的源头代码相同,这说明本次对哈尔滨九届亚洲运动会的网络攻击人员可能继承了美国安全局早年泄露的网络代码武器库。
有了这两项发现之后,哈尔滨公安局就联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流量特征分析、恶意代码立项工程及区块链交易追踪锁定的攻击源头。

在进一步的调查之后,发现攻击者的攻击指令来源于美国马里兰州米德堡的美国安全局总部,并再次进一步通过溯源确认了美国安全局三名特工凯瑟琳、罗伯特和史蒂芬的直接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特工罗伯特曾经在2023年以“网络安全研究员”的身份出席黑帽大会。其在当时其提交的论文中提及到的漏洞扫描技术,恰好与本次攻击中使用的技术高度吻合。
美国一贯在各大场合自诩为“网络空间捍卫者”,但是本次堂而皇之的进攻暴露了他们的真实面目。

针对该事件,我国的外交部发言人零件在4月15号记者会上指出‘美国的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网络空间行为准则’,并且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公开支持中方行动,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网络攻击行为召开紧急会议。欧盟的态度则比较暧昧:一方面要求成员国审查与美国安全局的合作协议;另一方面,却从未对美国安全局本次网络攻击事件有正面回应;

截止到4月18日,美国则继续采用‘不承认不否认’的消极策略,没有做出对该事件的任何回应。但是‘华盛顿邮报’爆出美国国家安全局正在评估‘回应措施’,而这些所谓措施中,竟然还包括升级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管制。
该事件再次暴露了美国的双重标准,一方面通过所谓‘清洁网络计划’排斥中国的技术企业,另一方面,却系统性的利用网络武器破坏他国关键技术设施。
关于这件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