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罗亦农被捕,经查证是朱德前妻出卖,陈赓:贼喊捉贼

追梦的年 2025-04-14 17:33:56

1928年4月15日,高级领导人罗亦农在上海公共租界内戈登路的一栋洋楼内与各地负责人接头商讨工作,第一个到访的是邓公。

两人聊完后,邓公迅速从后门离开,罗亦农则留在屋内继续等待山东来的代表。可邓公走出去没几步,一个伪装成鞋匠的我方地下党人员打了个特殊手势,邓公明白这是有问题,连忙躲了起来。

很快,一群巡捕冲了进去将罗亦农押出来。邓公见此情景不敢怠慢,连忙去找周公汇报。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足智多谋的周公也愣住了,还没等他想出对策,一位名叫贺治华的女子就冲进来,哭诉队伍出了叛徒,希望组织能立即营救罗亦农。

这种需要冷静的时候,有人在旁哭哭啼啼只会误事,周公遂让贺治华回去等消息。同时,又让负责中央特科的陈赓来商议。

陈赓有着丰富的隐蔽战线工作经验,听完邓公和警戒人员的说法,立即做出一个推断:贼喊捉贼,那个看似来报信的贺治华就是叛徒。

此话一出大家都愣住,贺治华是朱德的前妻,与邓颖超、蔡畅等人结拜成妇委“八姐妹”,跟众多领导人关系都很好。且贺治华跟罗亦农没有私怨,罗亦农被捕的洋楼还是贺治华的住处,她不至于让自己身陷险境吧?

可接下来的一系列调查,印证了陈赓的猜想,贺治华因一己私欲,致使年仅26岁的高级领导人罗亦农不幸牺牲。

贺治华能得到中央高层信任,自身就已属于核心,她为何要叛?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

一、“开江之最”,进步女性

贺治华1901年出生,四川开江人,父亲贺德全晚清时曾是秀才,也担任过开江城防司令,思想很开明,并没有因为是女儿就区别对待。

反而阻止贺治华缠足、将她送入新式学堂读书,这让贺治华从小眼界就高于常人。1915年,贺治华出洋留学,等她学成回国时正好是新文化运动兴起之际。

作为开江第一位留洋归来的知识女青年,贺治华受到众多追捧,她去开江县立女子学院教书,每一堂课都座无虚席,同乡人称她为“开江之最”,此称号足见她的魅力。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贺治华也积极走上街头声援,她还作为女性代表经常上台发言,赢得满堂喝彩。

许多同龄男子表露倾慕之心,无一例外遭到拒绝。她想的是能嫁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没多久,还真被他遇到了。

贺治华的哥哥贺厚中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在四川护国军中任职。而朱德也在护国军担任旅长,正驻扎在四川。

贺厚中脑子里很传统,并不觉得妹妹是进步女青年代表有什么好,反倒认为妹妹年纪大了该嫁人了。他与朱德关系很好,认为朱德30多岁当上旅长,前途无量,便想办法努力撮合。

1922年时局变化,朱德为追求革命真理远赴德国,贺治华也跟了过来,同年冬天两人正式结为夫妻。但也正是在德国,两人的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朱德经周恩来、张申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而贺治华在西方大城市中很快沉迷于红灯绿酒的生活,大小姐家庭出身的她,经常出入酒会等高档场所。

思想上的差距,让两人开始出现争吵,尤其是朱德多次因宣传革命被捕、甚至被德国驱逐出境,更让贺治华感觉不高兴。

贺治华愿意嫁给朱德的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职务和薪水都很可观,能让她继续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朱德为了革命,放弃良好的待遇、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让贺治华心中恼怒。

两人离开德国后,被组织安排到苏联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此时贺治华已有身孕,巨大的环境落差让她感觉难以忍受,便时常对着朱德发火。

朱德体谅她,诸事多有忍让,以为孩子降生后会好一点。1926年4月,贺治华生下女儿朱敏,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让两夫妻非常高兴。

可组织很快就找到了朱德,希望他利用昔日的关系,去做做四川军阀杨森的工作。一边是公,一边是私,朱德思考过后,决定还是舍小家为大家,于同年5月启程回国。

临行前,他将所有积蓄都交给了贺治华,说:女儿还小,不便奔波,等我安顿好了再来接你们。让他没想到的是,贺治华很快就变了。

二、甘于堕落,自酿苦果

贺治华的心早已焦躁不安,朱德一走,她马上把女儿托付给妹妹照顾,随后独自出入舞会。在一次娱乐活动中,她与留学生何家兴相识。

两人很快产生情愫,贺治华单方面宣布与朱德解除婚姻关系,同年年底就跟何家兴再组家庭,速度令人咋舌。

1928年,贺治华与何家兴回到上海,早期留苏派掌控大权,拥有留苏背景的二人很快得到重用,何家兴成为罗亦农的秘书,贺治华则进入中央妇女委员会。

本来在敌人统治区域内,我党开展工作要万分小心,可贺治华跟何家兴全然不顾组织纪律,只想着自己享受,经常夜不归宿,回到住处也是一身酒气。

这个状态让罗亦农非常担忧,有一次就忍不住斥责了他们。让人没想到的是,贺治华跟何家兴不思悔改,反而觉得在共产党限制太多,想出卖组织来获取高额的赏金。

1928年4月14日,罗亦农告诫秘书何家兴明日有重要会议,提前做好准备。何家兴随即去做了准备,但他做的却是害人的准备。

这两口子去往巡捕房,直言自己手里有三百多名共产党员的名单,但要3万美金才愿意交出,为了证明自己手里的信息无误,他们先供出罗亦农的位置。

对方将信将疑,跟他们对了一些细节,然后约定次日开会时实施抓捕。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如果不是邓公早走一步,很可能也遭遇危机。

不得不说贺治华也的确够胆大,她只供出罗亦农位置,没得到任何赏钱,为了拖住周公等人,她就来了一出贼喊捉贼。幸好陈赓及时看破,进行了缜密的调查。

陈赓联系了安插在中统内部的卧底杨登瀛,杨在巡捕房打探出的消息,正是何家兴、贺治华的出卖才导致罗亦农被捕,并且二人手里还有三百多名共产党员的名单,一旦泄露,对组织会是致命打击。

杨登瀛本想用中统的名义施压,让巡捕房将罗亦农转交,届时特科再设法营救。没想到国民党为了震慑,4月21日就秘密杀人。这让陈赓极为气愤,决定带队锄奸。

4月25日,在摸清了贺治华跟何家兴的生活轨迹后,陈赓与四名红队队员摸进了他们家,率先就控制住何家兴,用枪逼出了藏名单的位置,然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这个叛徒的生命。

贺治华则是以最快的速度躲到床底,红队连开三枪,见她脸上是血又没了动静,以为已经毙命,便迅速撤离。

没想到贺治华也是命大,被打中眼睛都没死,在医院被抢救过来。红队听说消息准备再次动手,但反动派对她进行了保护,风险太大。考虑到名单已拿到、贺治华也不再具有威胁,特科就此停手。

贺治华出院后没再引起人的注意,去向成谜。女儿朱敏对她没什么好感,在《我的父亲朱德》 一书中还写道:“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的爹爹...我作为女儿,是不能原谅她的。”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