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哲遭枪杀,部下欲到西安报仇,多年后,叶剑英:他是共产党员

兴衰五千年 2024-11-27 09:08:12

王以哲遭到枪杀四十多年后,叶剑英元帅于80年代初公开证实,王以哲将军是中共党员。

很早就被东北军中一些激进分子枪杀的王以哲,怎么可能是共产党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937年2月2日,清晨,东北军第67军军长王以哲正在躺在病榻上休息,还没有来得及起床。

这时,东北军军官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突然持枪闯了进来,要王以哲交代问题。

然而,在王以哲开口后,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又大声质疑,并没让王以哲把话说完,便情绪激烈地向他开了枪。

在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王以哲失去了生命的体征,其状惨不忍睹。

很快,王以哲被杀的消息便传了开来。对此,事先避入杨虎城公馆的何柱国、丁学忠等人都大感庆幸。

曾经,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都是支持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与王以哲、何柱国和于学忠等也是同道中人。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对王以哲、何柱国和于学忠等人到了杀人的地步呢?

事情还要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入关说起。

1931年,日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在事变发生时,张学良住在协和医院疗养,代理司令长官张作相回老家锦州为父治丧,参谋长荣臻在为父祝寿,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在北平,驻北大营的第七旅旅长王以哲也不在营内,东北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很快,张学良得到了荣臻的报告。在报告里,荣臻告诉张学良已经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对日军不予抵抗。

对此,张学良感到十分疑惑,便打电话到南京询问。电话里,张学良听到了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熊斌转达的蒋介石的指示,就是不抵抗。

9月19日,在协和医院的张学良,当着天津大公报记者的面,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在这种情况下,东北三省很快便落入了日军手中。对此,所有爱国的中国人民都感到非常愤怒。

蒋介石虽然对日本人的侵略不抵抗,却调集了重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进行“围剿”。

此后,除了投降了日军的部分东北军外,不少东北军将士进入山海关,成为了远离故土的一支“游”军,流亡关内。

1933年,张学良宣布下野,带着夫人于凤至、赵媞、三个子女及顾问端纳、翻译沈祖同等人,前往欧洲“考察”。

期间,张学良曾给国内的朋友写信,表示:“现虽寄身海外,但有三事向不敢忘:一日国难,二日乡患,三日家仇。”

张学良说的“三事”,当然也是在关内的东北军全体将士之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军将士们的心中越来越难受,将日军赶出东北就成为了东北军全体将士的心中最大的愿望。

11月,“福建事变”后,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济琛、陈铭枢、蒋光鼐人蔡廷锴等人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提出了抗日反蒋口号,并与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订立了抗日反蒋协定。

1934年1月,张学良回到祖国。与李济深等人不同的是,张学良认为抗日必须和蒋介石合作,并表示拥护蒋介石统一中国。

不久后,在与蒋介石谈话后,张学良被任命为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开始带着东北军和一些杂牌部队,对鄂豫皖边区的工农红军,进行“清剿”。

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张学良的思想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1935年9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附近。不久后,张学良又被蒋介石任命为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其职责依然是与红军作战。

经过与红军两年的作战,张学良逐渐认识到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消耗了抗日的中国军事力量。

此时,东北军尚有第51军(军长于学忠)、53军(军长万福麟)、57军(军长缪澄流)、67军(军长王以哲)和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5个军,以及相当于军级编制的105师。

10月,在尾追红军的过程中,王以哲第67军110师所属两个团被歼灭,就连师长何立中也重伤而亡,第107师所属两个团则在榆林桥被歼灭。

1936年初,在与67军军长王以哲商讨后,张学良决定与红军联系。

不久后,王以哲便见到了李克农等人,并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即:在政治上,赞同红军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军事上,确定双方互不侵犯各守原防的原则;在经济上恢复红白区通商。

那时候,王以哲对第67军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它成为了一支军纪好、爱百姓的部队。

此外,王以哲还经常穿着变异,在街市和老者交谈,问他们:“收成如何?生活怎样?这里是否能种东北的高粱?”

看得出来,王以哲对东北老家是那样的牵挂。

在发动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专门将王以哲叫到西安谈话。那时候,王以哲还与东北军的高级将领孙蔚如、于学忠、刘多荃、何柱国和董英斌等作了秘密交谈。

对于西安事变,东北军的将士们十分支持。然而,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时候,许多东北军中的少壮派都无法接受,而元老派则表示支持,并因此发生了内讧。

1937年2月2日,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人便将王以哲枪杀在病床上。此时,王以哲年仅42岁。

得知这件事情后,周恩来严厉批评了孙铭九等人杀害王以哲的错误,并和刘鼎等到王以哲家吊唁。

2月3日,渭南前线驻防的东北军,在得知王以哲被杀后,立即向西安开拔,声称要杀孙铭九等人,为王以哲报仇,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这次危局,周恩来特意派出党的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刘澜波,前往渭南说明情况,劝他们以大局为重,维护东北军的团结。

2月4日,毛主席给致电杨虎城等并转王以哲家属,对王以哲的遇害表示哀悼。在电文中,毛主席写道:

“杨主任虎城先生,于主席孝侯先生,转王鼎芳先生家属诸君大鉴:鼎芳先生遇难,不胜惊悼。鼎芳先生努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家民族之干城,亦爱国人士之领袖。此次主持和平,力求统一团结,乃见恶于少数不顾大局之分子,遽以身殉。苏区军民同声悼惜,特电致唁,敬候起居。”

毛主席所说的鼎芳先生,便是王以哲。王以哲,1896年出生在黑龙江宾县,原名蓬峤,字鼎芳。

王以哲去世后,第67军调离洛川。后来,东北军被整编为6个军,分别为: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57军,军长缪澄流;第67军,军长吴克仁;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

40多年后,叶剑英元帅向世人证实:王以哲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原来,在促成了周恩来与张学良肤施会谈后,王以哲在张学良向中共提出入党的要求之后,于1936年7月由周恩来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因此,王以哲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名秘密党员,直到叶剑英元帅证实后,才被世人知晓。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