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宴请蒋介石:我是有国仇家仇的人

兴衰五千年 2024-11-05 09:22:03

在张学良的心里,对日军占领东北一直没有忘记,当然也不会忘记。毕竟,在皇姑屯炸死他父亲张作霖的,就是日本人。

因此,在率部退入关内后,张学良的心情一直非常郁闷。以致于对蒋介石实施了抓捕,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1935年,日军占领东北已经4年多了,蒋介石承诺张学良抗日的行为却寸步未进,反而在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了南昌行营这个“围剿”红军的大本营,又在红军到达陕北前,成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

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后,蒋介石亲自担任了总司令,并任命张学良为副总司令,继续对红军进行“剿灭”。

那时候,蒋介石虽然是总司令,但却无法分身。因此,西北“剿匪”总司令部的实际事务由张学良全权负责。

9月,张学良来到西安,筹建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正式就职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节制陕、甘、宁、青四省军政事宜。

此时,由于蒋介石不在身边,张学良在东北军路过西安时,都会到部队中去训话,给部队鼓舞士气,强调抗日。

后来,在与红军的交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等人的部队多次被击败,部队的伤亡很大,士气也越来越低落。

此时,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这个口号,非常符合张学良的内心。最终,张学良否定了蒋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1936年1月20日,张学良在洛川会见了李克农,开始了与红军高级将领的第一次正面接触。

期间,张学良和李克农聊的十分投机。从此,张学良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

不久后,在张学良的要求下,周恩来在肤施的天主教堂内与他见了面。这次会谈,双方商定了红军与东北军互不侵犯、通商等事宜。

10月22日,蒋介石来到西安督促“剿共”。期间,张学良向蒋介石陈述停止内战的意见,但蒋介石没有采纳。

后来,张学良又多次向蒋介石面谏抗日。然而,每一次张学良都得到了相同的答复。对此,张学良非常失望。

12月12日,趁蒋介石来到西安之机,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迫蒋介石共同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斡旋下,蒋介石最终答应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雪丽和杨虎城特意举行了一个宴会。

在这个宴会上,张学良和杨虎城等人为一方,蒋介石、宋子文以及随行人员宋美龄、端纳、戴笠等人为一方,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中共人员为一方。

宴会开始后,张学良怀着激动的心情,举起酒杯,说:“委员长、周主任、诸位老兄,你们受惊了。我采取这个行动,是不得已的,是为请委员长共同抗日。我是有国仇家仇的人。有人说我是叛乱,其实我真心为国家、为民族,要求抗日,希望在座的,为促进抗日运动献策出力,干杯!”

说完后,张学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酒杯使劲一摔。当时,有人看到张学良的眼里满含着眼泪。

随后,张学良又站起来,并站到了椅子上,向大家敬了第二次酒。说完后,张学良从椅子上跳下来,又一次把酒杯摔在了地上,并伏在餐桌上,哭出了声响。

过了一会儿,张学良又一次举起酒杯,来到蒋介石的面前,说:“委员长,我这次行动唯一目的,是拥护委员长领导抗日。我的国仇家仇都没有报,我是中华民族的罪人。你如果与我有共同心愿,也许不会有此事发生。”

在停顿了一下后,张学良接着说:“我的行动不大好,我想结果是好的。委员长同意一致抗日,希望回到南京后,说到做到。我希望能打回老家去,东北不收复,死我也不瞑目!为委员长的身体健康干杯!”

说完后,张学良将再次饮尽了杯中之酒,并再一次将酒杯摔碎。

见张学良这样,蒋介石说:“我身体不好,酒也不会喝……”这时,宋子文劝慰道:“汉卿,委员长的酒我代喝,干杯!”

看得出来,张学良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事实上,张学良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共同抗日的前景,而把自己的安危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果然,张学良在不久后,便做出了亲自护送蒋介石离开西安的决定。

0 阅读: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