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Phys.org,The Jerusalem Post,EurekAlert!。
突发奇想牛津大学牵头,由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坦桑尼亚珍·古道尔研究所、阿尔加维大学、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组成的多学科研究小组多年来一直在坦桑尼亚贡贝河国家公园研究黑猩猩。该研究小组贡献了不少意义重大的黑猩猩研究报告,而这些报告的来源则是多年来跟这些黑猩猩的朝夕共处。
很多研究并不是一开始就计划好方向的,而是在观察记录中意外发现的情况,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发现。
黑猩猩会用树枝去捅白蚁的窝,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早在上个世纪这样的行为就被观察到了。白蚁虽然小小的,但是其中富含能量、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是非常优质的食物,味道就不知道了。
黑猩猩会用细细的树枝捅进白蚁居住的蚁丘,将它们从其中挖出来,类似于我们吃海螺。
该研究小组在观察这种行为的时候,突然好奇:“黑猩猩是怎么选择树枝的?”因为白蚁丘内部由蜿蜒的隧道组成,想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突破这些隧道而不破坏结构,那不太容易啊。不破坏白蚁丘是为了下次还能来吃。
经过研究,研究小组将结果发布于《iScience》杂志,他们认为这些灵长类动物在制作用于白蚁捕捞的工具时运用了一定程度的工程技术!绝不只是拿着棍子随便捅捅这么简单。
神奇之处研究发现,黑猩猩不会随便使用任何可以用的树枝或者植物,它们是有意识地选择相对具有柔韧性的植物,而且会选择那些真的能提高觅食效率的材料。它们懂得哪些工具又软又不容易断。
为了确定黑猩猩选择的植物是否确实更好用,研究小组使用便携式机械测试仪测量了各种植物的硬度,他们发现黑猩猩喜欢用的植物比在黑猩猩居住地分布,但它们不会用的植物的柔韧性高2.75倍,显然黑猩猩是懂材料特性的,不会只是巧合。
研究人员还测量了弯曲黑猩猩使用的植物材料所需的力与弯曲从未使用过的植物材料所需的力的对比,结果依然是可想而知。
牛津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研究员Pascual-Garrido博士表示:“黑猩猩会使用工具不稀奇,但这次发现是首次证明野生黑猩猩会根据特定的机械特性选择掏白蚁丘的工具材料。”
它们是如何去根据功能特性评估和选择材料的,这对研究黑猩猩的学者们去探索黑猩猩工具构造背后的认知过程有着巨大的帮助。
这项研究表明,野生黑猩猩可能自己钻研出了一套“民间物理学”,它们不知道是天然的直觉理解,还是不断的试错得知的,总之它们确实能选择最适合工作的工具。而这样的能力通过不断的传递和学习,在黑猩猩种群的工具制造文化中不断流传。
有何意义?除了对研究黑猩猩本身,观察黑猩猩这样的行为,也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古人类。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人类起源系的亚当·范·卡斯特伦表示:“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人类如何进化出工具使用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虽然木制品的工具在考古记录中很少被发现,毕竟容易腐烂,但是有效工具制造和使用背后的机械原理在不同物种和不同时间保持不变。”
这是研究人类进化中的一个较少被涉及的方面,古人类会使用工具大家都知道,但是人类是如何排除使用的工具的物理限制和要求的?通过黑猩猩对特定的结构和机械特性选择材料的过程,研究小组就能得以窥见人类技术进化的冰山一角。
另外一点就是,有些植物在5000公里范围内的黑猩猩种群中具有通用性,这些黑猩猩种群有很多根本没有接触过,但它们就是都不约而同地懂得使用这些植物,比如Grewia spp.,这说明它们的“工程标准”具有普遍性!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工程学知识是如何学习、保持并且能够代代传承的?
真是惊喜不断啊!动物研究就像是剥洋葱,一层一层的揭开后,总有一天我们能看到最内部的那个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