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重庆晨报纸,环球网,食品科学,重庆市物种资源基础数据库。
老人的一个梦2008年10月的一天晚上,家住大宁河边上的宁厂镇工人街1号的李常权做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梦。梦中李常权跟一位模糊看不清样貌的神秘人在自己家里闲逛,走到屋子某处的时候,神秘人突然告诉李常权,说这个区域下面有大量的财富,挖下去你们家就能享受发大财!
只是一个梦罢了,换做一般人肯定不会当一回事,但李常权不知为何笃定自家屋子下面一定有些什么东西!他马上着手想要挖坑一探究竟,自己搞肯定是搞不定的,他于是打算叫施工队来弄。但是雇人要钱的,不死心的李常权向儿女借钱。不只是儿女,家里知道情况的所有人都不同意,他们倒不是怕浪费钱,主要怕瞎搞把房子给挖垮了。
然而李常权一意孤行,最后家里人只能找人凑齐了5万元拿给他雇人。虽然雇了人来,但李常权自己也总是会干活,儿子李贤慧怕父亲累出个好歹来,于是只得陪着他胡闹。
就这么挖了13米深,依然是什么都没有,但李常权就是不服输,工程照旧!李贤慧其实憋着一肚子火,但他不舍得朝着父亲发火,于是就将不满化为动力,经常自己去拼命挖坑。
有一天他“化悲愤为力量”的时候,突然有水从坑中冒出,李贤慧赶紧爬上来,随即低头一看,居然看到有很多鱼随着水流涌出!
李常权得知情况火速赶来查看,父子二人顿时欣喜若狂。李常权认为这就是梦中神秘人说的“大机缘”!
请注意,上述这些信息均为李常权及其家里人在接受中央十套采访时候的自述,我虽然稍做了加工,但整体内容都是来自真实采访。是否真的这么玄幻?我认为大概率是一种宣传手段,但李常权家的鱼泉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把握机会虽然很开心,但冷静下来后,李常权及其家人却不认识这鱼的身份,他们不是很敢吃,但认为可以打造成一个景点。他们知道以前宁厂古镇曾发现这样的情况,当时人们称之为“鱼泉”,于是李常权就也以此为名号开始打造景点。
他加固了屋基,建有3个水池,搭设了围栏和台阶,设置了一个前台,还印刷了不少告示牌和传单,家里人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去宣传,甚至有人主动去联系了地方媒体。在一系列的操作之下,李常权的“鱼泉”顺利开张。
根据他的儿媳杨丹的介绍,想要去看“鱼泉涌鱼”肯定不是免费的,每个人收取5块钱的门票。因为现在搞成景点了,成本投入下去了,而且后期还有维护和接待客人的工作,因此这个价格他们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据说这个景点一天能接待900名游客,很多游客都表示是来看个稀奇的。
名声大了之后,当地的渔业部门也来实地考察,他们发现鱼泉实际上是李家人意外挖穿的大宁河的一条暗河,这不稀奇,就是运气好!这条地下暗河水量充足,汛期来临的时候,河水会倒灌进来,将原生的鱼群带了进来。鱼泉中的鱼大部分都是云南盘鮈鱼,还有一些裂腹鱼,在当时都是能吃的鱼类。云南盘鮈鱼还是我国的特有品种,而裂腹鱼的很多亲戚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2015年《食品科学》研究显示,云南盘鮈含肉率66.62±4.46%,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分别为76.1±0.91%、20.24±0.05%、1.32±0.17%、1.3±0.02%。含18种氨基酸总量79.78±4.22%(干样),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41.43%,总量33.05±1.62%(干样),符合FAO/WHO标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68.09%。鲜味氨基酸总量30.47%(干样)。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含量分别为27.93±2.67%、40.28±2.54%、29.23±2.77%。矿物元素丰富,微量元素锌含量高。
也就是说,这些鱼不但能吃,而且营养丰富!
在介绍中,杨丹表示,汛期来临的时候,鱼泉最多能有500斤的鱼涌出来,几天下来能收获1000多公斤!鱼泉中的云南盘鮈鱼一般就2两左右,能卖80元一斤,那些裂腹鱼则是100元一斤。游客那么多,完全不愁没销路,他们家曾经在一个汛期内卖出了12万元的收入!
再结合门票收入,他们鱼泉开业后的第一年就收入30万元!
越过越好靠着鱼泉的收入,原本经济是捉襟见肘的李家马上脱了贫,快速超越了小康,成为了富贵人家。他们近年来新建了房屋,采购了小车,而且兴建一个“神奇鱼泉”农家乐!他们计划将“神奇鱼泉”农家乐打造成跟宁厂古镇上与盐泉齐名的热门景点。
这个农家乐花费了他们200万的成本,之所以敢这么大手笔是因为他们肯定自己能赚钱,因为很多游客表示想要第一时间品尝那些鱼泉涌出来的野生鱼,有了这个需求,农家乐就不愁没得赚。
2020年1月份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意外”: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而李家的这个鱼泉属长江的地下河,因此根据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的通告,他们不能再卖里面的鱼了。
纯靠门票收入可不成啊!李家人急坏了,最赚钱的项目可是都跟卖鱼息息相关的!家里人也都将鱼泉作为主业,原本的工作早就丢掉了。
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李家人前往当地政府请求协助。这个鱼泉确实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景点,为当地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的贡献,政府于是帮李家人出谋划策。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李家人虽然不能直接卖鱼了,但是可以养鱼,然后依托鱼泉的名声来卖,虽然多了点功夫,但是鱼如果养好了,也许产量比鱼泉还稳定。
说干就干!李家人马上联系了专业的养殖户,聘请专人来帮他们打造规模化的养殖,养的鱼依然是云南盘鮈鱼。具体的操作咱们不知道,但在鱼泉名声的帮助下,这些养殖的云南盘鮈鱼依然是卖得很好。
如今,李家人已经背靠鱼泉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李常权早就退休了,偶尔会去前台收门票,平时的各大事项都是由儿子李贤慧和儿媳杨丹管理。
这个“天然聚宝盆”真的改变了李家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