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母猪躲进深山,几个月后竟带回13只小猪,其中6只长得很怪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03-30 15:26:35

信息来源于安徽卫视 《超级新闻场》,Atlas of Science,Pubmed。

逃跑的母猪

湖北郧县小王庄村的村民魏清华一辈子都在跟羊作伴。

父母靠着放羊养活了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长大后兄弟姐妹们陆续外出打工,作为家里年纪最大的长子,魏清华很自然地接手了父母的生计,开始照顾这近百余只山羊。时代是越来越好了,羊肉和羊奶的销路拓宽了不少,魏清华的年龄越来越大,羊是越养越多,家里人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

到了2013年,魏清华已经有300多只羊了,虽然他看起来依然很朴素,帽子甚至有个破洞,但是周围人都知道他是潜在的大户,因此他在村里也算小有声望。

为了照顾好这些山羊,魏清华在山上搭建了一个棚屋,四面插上铁皮防风,除了天气恶劣的时候,他一年四季都住在里面。住久了难免无聊,他就想着不如再养点什么牲畜来解闷,也算是增加收入。

山下的家里,自己的老伴已经养了不少的鸡鸭了,养牛又怕自己照顾不来,于是魏清华决定养头猪。为了省钱,他自己动手在棚屋旁边修建了个简陋的猪圈,从山下拉上来一头母猪,就这么养了起来。

一段时间后,母猪变得很躁动,在猪圈内整天乱叫,还时不时蹭着围栏,好几次都差点将围栏蹭倒。魏清华请教了养猪的农户,得知母猪应该是发情了,他并不打算扩大养猪的规模,就想着养一头过年吃,于是只是加固了围栏就不打算处理。

转眼新年就到了,魏清华自己养了半年猪,对它产生了宠物的感情,有点舍不得宰杀。拖着拖着,年就过完了。而就在春节后不久的某天晚上,这只母猪居然撞倒了围栏,朝着山上跑去。

魏清华很后悔,望着空荡荡的猪圈和倒塌的围栏,他知道母猪大概率又是因为发情逃走的,早知道就不图方便尽早给母猪绝育了!现在只能找了。他马上叫上家里人帮忙,又请求了附近的村民,众人踏遍了几个山头都没有母猪的下落,甚至连痕迹都没有。

没辙了,认倒霉吧。魏清华也不敢再想养猪的事情了,猪圈也懒得拆了。

居然回来了

没想到几个月后,魏清华起早去查看羊群的时候,突然听到了猪的“哼哼”声,而且显然不止是一只猪。他跑到猪圈查看,当初那只逃走的母猪居然自己回来了,它此时就蹲坐在猪圈里休息,其周围还有好多小猪走来走去,啃食着散落在猪圈里的残留猪食。

魏清华煮了一大锅挂面,加点红薯蔬菜,然后倒进了猪食槽中,小猪们马上冲过来大快朵颐。魏清华趁机数了一下,一共是13只小猪,其中7只就是普通的粉白皮,而另外6只小猪身上的花纹居然是黑色和褐色交织的样式,非常像是小野猪。看来是这母猪发情逃到山上后,跟野猪交配产下了这些混血儿。

母猪对所有小猪一视同仁,小猪们也非常团结,有点风吹草动就挤在一起。看来奇怪的花色的混血儿并没有被歧视。为了照顾好这些小猪,魏清华将它们给移到了山下的家里,清出了一间空房用来养猪。

说来也奇怪,母猪自从回来后就变得非常冷静,经常趴在猪圈里不动,只有饿了才去吃点东西。魏清华还没来得及请兽医来看看,母猪就死了。

村里人都说这母猪非常聪明,在死之前拼全力来向老主人托孤。

安徽卫视 《超级新闻场》得知情况后,前往魏清华家里采访。魏清华表示,这6只混血猪的体重在30~40斤左右,它们明显比其他小猪长得快,体型也更大些。魏清华说听说他们本地的养猪户有时候也会故意去找野猪来跟家猪配种,据说这样的产下的猪仔的抗病性更强,而且肉质更紧实,能卖出好价钱。

野猪和家猪配种

确实我国的农户很喜欢通过杂交来改良性状,他们认为,由于野猪长期在野外环境中生存,可能具备了更为强大的免疫能力和抗病基因,因此,通过杂交产生的后代或许能够有效降低疾病风险,进而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成本。

相较于家猪,野猪对粗饲料的适应性以及对恶劣环境的耐受力可能更为出色,这也许意味着杂交品种可能会更加适应粗放式的养殖条件。农户还认为野猪与家猪的杂交后代可能兼具野猪的高瘦肉率以及家猪的快速生长特性,从而有望缩短出栏时间。

家猪和野猪杂交出来的混血儿就是比较好吗?瑞士兽医学博士丹尼尔·J·古德布洛德(Goedbloed DJ)的回答是否定的。

该博士的团队通过对欧洲西北部游荡野猪和家猪的杂交品种的基因研究得知,这些杂交野猪比其他野猪更容易产生针对肺炎支原体的抗体,这不是好事吗?这其实表明杂交野猪更容易因肺炎支原体而生病。

研究团队认为家猪长期以来对病菌的防御可能削弱了它们的免疫系统。大多数猪通过卫生的饲养环境和兽医药物相对地免受病菌的侵害。几代以来,这种保护可能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变得不那么有效,而杂交可能将这些不太有效的免疫基因引入了野外。

换句话说就是,杂交的猪如果被圈养,也许它们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杂交的猪如果在野外生活,它们的免疫力低于正常的野猪,这对野猪的种群造成了危害。虽然现在野猪非常遭人嫌弃,而且也已经被移出了三有保护动物就是了。

就算杂交出来的混血儿没有那些优良的性状,但也能通过宣传打造差异化产品,像是“野化养殖”“生态肉”等概念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老百姓直到今天都迷信“野味”,认为“野味”就是比较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