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引发全网同情的“裤头姐”,现在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这事让不少网友都警醒了。
今年春节,一位女顾客发视频称——自己在胖东来买的红内裤掉色,引发皮肤过敏。
视频中她情绪激动,边哭边控诉商家,很多人一开始信了,留言骂胖东来:“500元打发要饭的?”
可是没想到,事件反转来得这么快。
胖东来很快发布一份53页的调查报告。
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合格,无质量问题。
三家权威机构联合背书,而且这红内裤,其实本身并没有问题。
那到底是谁的问题?
网友顺藤摸瓜,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这位博主粉丝不少,影响力不小,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大肆传播“掉色过敏”说法。
胖东来就此遭遇了信任方面的危机,在短时间之内,销量急剧减少,而且商誉也受到了损害。
而那位女顾客,却还在社交平台上反复强调“我不是职业打假人”。
但网友的态度已经悄然变化,有人径直将她唤作“裤头姐”,这个时候还称她为“过敏姐”,其间所蕴含的讽刺意味极为浓厚。
更有人扒出,她似乎不是第一次在网上“过敏”了有点“见谁都说自己过敏”的架势。
胖东来没再忍,正式宣布起诉。
起诉对象不仅有这位博主,还包括一位名为宋清辉的经济学者。
宋清辉曾发文称“胖东来无核心竞争力,只靠流量活着”,被指是对品牌形象的恶意贬损,也被一并追责。
两人面临的赔偿金额,都不低于100万元。
一脚踢在了钢板上——胖东来这块钢板,还是口碑最硬的那种。
很多人感叹:这事反转得太快,前一秒大家都在说“企业冷血”,后一秒才发现“吃相难看”的另有其人。
胖东来没藏着掖着,第一时间下架产品,送检质控,结果一出来,真相比情绪更扎实。
而那500元奖励,也不过是标准程序下的“举报有奖”,从未宣称是赔偿。
当初许多人拿这500元说事,如今只能说——情绪用多了,就会变成盲目。
胖东来说得直白:起诉不是为了要这点钱,是为了一个提醒。
提醒每一个在互联网上曝光他人、指责企业的人:你有权说话,但也有义务核实。
一纸言论,可能毁掉别人多年的心血,100万元赔偿,说重不重,但它该让人记住:网不是法外之地。
这件事也给公众上了一课。
我们喜欢替弱者发声,但不是每一次哭诉都值得信任。
在网络这个时代,流量能让正义展现得更充足,与此同时呢,也有可能不小心影响到没关联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量的效力不但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且实际上还可能引发一些不好的后果。它就好像是一个有两面性的工具,稍微不留意,就可能给无辜的人带来伤害。
眼泪和事实,永远不能划等号。
最后一句话留给那些把情绪当武器的人:别以为全网同情是护身符,真相出现的时候,网友也会反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