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跳,你就是狗”
“我待会儿不救你啊”
跳水前黑衣男子这么喊。
而白衣男子,在他“怂恿”之下真跳了。
可是他不会游泳。
所以等人打捞起来的时候,已经没了呼吸。
地点在湖北仙桃,一条看似日常的“朋友间玩闹”演变成了一桩夺命悲剧。
两个站在河边的小伙子,却像是在玩真人“抖音挑战”。
黑衣男子站在护栏外,嘴里一个劲刺激对方:“跳啊一起跳不跳你是狗。”
白衣男子,起初还有些迟疑,本能地向后退却。不过黑衣男却紧紧地拉住了他,其语气颇为强硬。
站在岸边拍视频的女子,而且并没阻拦,镜头更是一直跟随着。
没过多久,那个穿白色衣服的男的慢慢把衣服脱下来,接着从防护栏那里翻过去,接下来用力一跳,就“扑通”一声跳进水里了。
几秒之后,他开始挣扎。
黑衣男子看到这种情形之后,赶忙朝着岸边使劲划水游动。那名女子站在河岸上,一下子慌了神急忙大声呼喊着:“你赶紧去救他呀!”,话语里满是焦急与无助。
黑衣男子却只回了一句:“你别下去,我一会找不到你。”
最后白衣男子沉了下去,再也没有浮上来。
直到打捞队赶到,已经晚了。
这就是“朋友”的玩笑。
一句“你不跳是狗”,逼得一个本不会游泳的人跳入深水。
一句“我待会不救你”,把责任摘得干干净净。
可惜人死了。
这样的朋友,你还觉得是朋友吗?
事件曝光后,网友几乎是一边倒的愤怒。
有人说:“哪是朋友,这是杀人。”
也有人说:“成年人自己也有判断能力,他为啥要跳?”
也有理性分析者指出:法律上这不只是“道德绑架”,更可能涉及刑责。
来捋一捋。
黑衣男子有没有直接推他?没有
黑衣男子有没有拉着他跳?——几乎是半强迫式地“拉着护栏外”,但最后白衣男子是自己跳的
于是问题来了:这算不算“教唆自杀”?
法律角度是这样看的——如果行为人,以言语、情绪等方式,持续地怂恿、逼迫、刺激他人,采取自残、自杀等行为,而且造成了死亡结果,这样就属于“教唆自杀”或“帮助自杀”的范畴。
而这种“鼓动”假如被判定为主观有意性极强,引领意向十分明晰,或许会升格为“蓄意杀人共犯”。
再退一步讲——即便说黑衣男子“没有想到他真跳”,但他一句“我不会救你”已经表明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施救。这就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看似一句玩笑,实则一桩命案。
有人说白衣男子太傻,自己不会游泳,还真跳了下去。
是他傻。但谁没有年轻、冲动、怕丢面子的时候?站在当时的语境里——朋友的刺激,旁人拍视频,场面尴尬,赌气上头……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换作是你我,其实也未必能够保持清醒。
而那个黑衣男子,他明知道对方不会游泳。他自己是会游泳的。他甚至在跳前留下一句“我不会救你”。
他知道有风险。但他还是“笑嘻嘻”地推了一把、拉了一把、怂恿了一番,仿佛一切都只是“好玩”。
玩笑的后果,是朋友的一条命。所以再说一遍:这不是“意外”这是“积跬成祸”。
而那个黑衣男子,恐怕也已经后悔到了极点。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这事儿到现在还没定性,警方应该还在调查。
但可以明确的几件事是:黑衣男子一定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若调查发觉,他存有显著的“鼓动致死”的存心或许涉嫌教唆自杀;如果被认定为“明知对方不会游泳,而且故意促其跳水”,其实不排除会按过失致人死亡或者更为严重的罪名来追究责任;岸边拍视频的女子,究竟是否知情?又是否进行了阻止?她也有可能会面临“冷漠共犯”这种道德上的谴责。
我们相信法律会给死者一个交代,也会给所有人一个警醒。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真正的朋友,不会把你往绝路上逼。一句话能杀人,一句玩笑能送命。别再拿“朋友之间开玩笑”当挡箭牌。
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请早点远离。如果你就是那个爱开“狠玩笑”的人请收住手。
信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