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禄山后,肃宗问李泌要何赏赐?李泌:我只想睡在您膝盖上

等星星嘛 2023-08-04 15:44:56

至德二年(757年)二月,唐军从彭原(今甘肃宁县)进至凤翔(长安西300余里),向长安逼近了一大步,胜利在望。

这一来,安史之乱就有结束的可能。

唐肃宗李亨便问李泌:“先生啊,我们收复长安后,你想要什么赏赐?”(李亨比李泌年长十一岁,却一直喊对先生而不直呼其名,原因之后再讲。)

李泌回答:“如果换成别人,肯定要官,要封爵、封地,但是臣跟他们不一样,愿望也会与众不同。”

唐肃宗感到好奇:“哦,先生说说看,您的愿望到底是什么?”

“臣唯一的愿望就是枕在陛下的膝盖上,美美地睡觉,让有关部门上奏,‘有客星犯帝座’,这就知足了”,李泌微笑着说。

此话一出,唐肃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君王的身体更是神圣不可侵犯,李泌为何敢提出这个要求,这也太胆大了吧。再说了,官场中人谁不想要高官厚禄?

李泌怎么会如此另类?

李泌出身高贵,来自名门望族的标杆——关陇贵族。其标志性人物,是八大柱国和十二大将军。

八柱国说白了,就是隋朝八大开国元帅,能列入其中的,名字都如雷贯耳。其中就有周武帝宇文邕的老爸宇文泰,还有李世民的曾祖父、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

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7个儿子都是大官,三个女儿更厉害,捅了皇后窝了,都是皇后,长女是北周明敬皇后,第四女是唐朝元贞皇后,第七女是隋朝文献皇后。

龙生龙,凤生凤,李泌的先人是李弼,此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的后代也不是省油的灯。

隋朝末年威震中原、叱咤风云的瓦岗老大李密,管李弼叫太爷。李泌呢,则是李弼的六世孙。

关陇贵族集团,垄断中原政治时间很久,长达上百年。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是个看出身的年代,门阀(士族、世族、世家、豪强)再大的本事、再努力,如果不是来自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这个集团,很难进入上层统治集团。即使你有了成就,也没有人把你当回事。

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到了唐朝中期,关陇贵族日渐势微,垄断地位被打破。

唐明皇时期,出身已经不太重要,主要是靠能力。但李泌家族世代为官、辈子封公,其人脉资源、教育优势仍然让常人望尘莫及。用现在的话说,人家可以赢在起跑线上。

4岁时李泌就开始读书,而穷人家的孩子这个年龄还在玩泥巴。6岁时,即开元十六年(728年),李泌受到了唐玄宗的亲切接见,还让他即席作诗。

当时玄宗正在和名臣张说下棋,就以“方圆动静”为题,让李泌赋诗一首。李泌稍加思索,便吟出“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君臣二人听了,不约而同地拍手叫好。玄宗惊奇于李泌的见识不俗,“是子精神,要大于身”。他随即告诉李泌的父亲,要好好培养这孩子。

这实际上就是说,你儿子将来的工作甭愁了,我来安排,这就等于是定向培养。

换了穷人家的孩子,不可能有这样的才华,因为你一没有那样的基因,二没有那样的教育资源,三没有良好的环境。即使你有才华,除了科考,也没有展示的舞台,更难让皇帝欣赏。

不管怎么说,少年李泌进入皇帝视线,前程无比灿烂。

从那之后,李泌进宫的机会多了,不但可以展示才华,让更多高官熟悉;而且还认识了皇子、忠王李亨,两人建立了不错的关系。这就为李泌日后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就在所有的人都看好李泌,觉得他是一颗政坛新星的时候,年轻的李泌却走上“旁门左道”,开始迷上了经书,对黄老之术、不死之术产生了浓重兴趣,逐渐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不光如此,他还经常隐居于嵩山、华山、终南山等名山大川之中,对政治似乎不太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俨然一个超然世外、云游四方的得道高人。

对此,曾经看好他的政要开始叹息,曾经崇拜他的粉丝痛心疾首。过了一段时间,也许是饱览大好河山之后,李泌觉得还是红尘好;也许是从大自然中汲取了精华,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李泌又回到了国都长安。

从那之后,李泌开始留恋红尘,对政治重新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谈论国家大事。不光如此,他还开始给朝廷上书,议论时政,入世之心昭然若揭。

天宝年间,李泌给玄宗上了一道《复明堂九鼎议》,讲述朝政得失。

文章有理有据,写得非常精彩,唐玄宗看后拍案叫绝。见到李泌的文章后,唐玄宗埋藏在心底的美好回忆被唤醒,他和神童相处的往事历历在目。

于是他将李泌召到宫中,让他为自己讲解《老子》等哲学著作,李泌人生的曙光再现。而此时的李亨已经被册封为太子,成为大唐未来的皇帝,唐玄宗让李泌以“待诏翰林”的身份在东宫就职,担任李亨的幕僚,为太子出谋划策。

此时的李亨和李泌,是上下级关系,但李亨并没有把对方当臣子看,对李泌不但言听计从,还非常尊重,事实上他们的关系既是师生又是朋友。

尽管李亨更年长,大了李泌11岁,但他非常客气,常以“先生”称呼李泌。

有皇帝的恩宠,还有太子罩着,李泌这大红人该春风得意,大展宏图了吧?不见得。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出人意料:太子的红人被贬了。

李泌虽然红,但是还有两个人比他更红,红得发紫,他们是安禄山、杨国忠。

杨国忠靠妹妹杨玉环走了狗屎运而权倾一时,他得意忘形、为非作歹,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安禄山靠阿谀逢迎得到了唐玄宗和李隆基的欢心,开始为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谋划。

大唐开元盛世的光环下,暗流运动、危机四伏。

李泌年轻气盛,看不惯两个野心家的作为,便作诗讽刺。

因此他遭打击报复,连太子都没有能罩住,被贬到了湖北蕲春郡。李泌遭受打击之后,成熟了许多,掩藏了锋芒,不再那么高调,老老实实当起了隐士。

但是这只是表象,胸怀远大理想的李亨,不可能割断尘缘,他表面上在潜心研究学术,背地里却不时留意朝廷的风云变幻,观察时政走向。用现今时髦的话说,就是韬光养晦。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初九,唐玄宗的宠臣、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天北京市一带)起兵造反,大唐“盛世”的神话彻底破灭。

后来的事人所共知,玄宗西行跑路,途径马嵬驿发生兵变,杨国忠和杨玉环升天。

唐玄宗不得不扔下烂摊子,禅位于太子李亨,做了太上皇,前往成都,李亨在灵武(今天宁夏银川市一带)宣布即位(唐肃宗),担当起平叛重任。

这时候,肃宗想起了自己的智囊李亨,将其召到身边。肃宗得到李泌,如获至宝,二人“出则联辔,寝则同榻”,意思是朝夕相处,睡觉都在一起。

肃宗不是玩形式,在军国大计上对李泌言听计从,“事无大小皆咨之,言无不从”。李亨也不负“圣”望,首先解决了生死攸关的军队主帅问题。

唐朝皇帝不像宋朝、明朝初期那样,皇帝动不动就御驾亲征。这样大军出征时一般由皇子挂帅,众多子嗣中,广平王李豫(李俶)和建宁王李倓比较优秀。

尤其是李倓,“性英果,有才略”,跟随肃宗北伐,都是他披坚执锐,一马当先。李倓会打仗,威望很高,“军中皆瞩目向之”。因此肃宗就倾向让他当“天下兵马元帅”,但是李泌认为不可。

理由是李倓是肃宗三子,没有接班资格;如果他大功告成,平叛成功,军权在握,肯定会图谋夺权,到时候局面无法收拾。

即使李倓无心,下面将领也会逼他登基,到时候如何是好?而长子李豫本来就是接班人,天下就是他的,即使立功,也没有篡位夺权的可能性。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肃宗顿悟,随即任命太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

事实证明,李泌没有看错人,皇长子李豫带兵平叛战功显赫,但是他并没有乱来,而是耐心等肃宗驾崩才登基。

解决了军队主帅问题之后,李泌又为肃宗平衡了太上皇和皇上的关系。

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李林甫没少陷害他,因此他发誓取胜之后,一定要将此人的骨头刨出来,以解心头之恨。李泌起初劝说肃宗,人已经死了,何必那么过分,这会有损你的光辉形象。

肃宗不以为然:“我是皇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管他别人如何评价?”

李泌无奈,只好把话挑明:“李林甫是太上皇的宠臣,你作践李林甫,就是打脸太上皇,而太上皇还有很大影响,如果让他老人家心里不舒服,唐军就不能万众一心去平叛。”

肃宗一想太对了,常言道,“天无二日”,现在太上皇并没有放弃权力,还在任命官员,如果惹毛了他,自己人斗起来,唐军军心就会涣散,叛军巴不得我们这么干。

于是,他听从了李泌的建议,对太上皇更加恭敬,保证了权力的顺利过渡。

接着,李泌又帮肃宗选择了合适的主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至德二年(757年),唐军终于取得平叛第一阶段的胜利,收复长安。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肃宗问李泌想要什么赏赐。

李泌说出来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枕在陛下的膝盖上……”

李泌之所以有这个愿望,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受到一个典故启发。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严光的隐士,和光武帝刘秀是患难之交。刘秀还是百姓的时候,二人就形影不离,情同手足,刘秀建立东汉后,将严光请到京师,希望能他辅佐自己,在朝为官。但是严光自由惯了,根本不愿当官,到宫里去受约束。

到了晚上,刘秀和严光还像儿时那样睡在一起。睡觉时,严光还是像过去那样随便,将大腿搭在了刘秀的肚子上。

不一会儿,有个观察天象的官员紧急上奏:“有客星犯帝座!”而这样的天象,是严光将大腿放在刘秀肚子上导致的。

李泌自然不像严光那么放肆,敢把腿翘到肃宗的肚子上,但他也幻想跟过去那样,君臣亲密无间,无拘无束。但是李泌明白,那不过是美好愿望而已,他们根本无法回到过去。

因此,李泌在帮助肃宗处理好玄宗回銮事宜,协调好父子二人关系之后,便提出要归隐山林。肃宗有点不舍,不肯放行。李泌非常冷静,陈述了自己不能留住肃宗身边的五大理由:即“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

其实这只是借口而已,因为李泌受宠,引起其他大臣妒忌,注定在朝中不会安生。事实上权臣崔圆、李辅国、张良娣等人已经开始排挤李泌,离间肃宗和李泌的关系。

这几个大臣的能量非可不小,曾经陷害、除掉了皇三子李倓。而肃宗也不是明君,耳根子软,容易犯浑,赐死李倓就是他下的圣旨。

皇子都不能保证安全,何况自己?到时候,有人在肃宗跟前陷害自己,皇上就可能会不念旧情,咔嚓一下将自己的脑袋砍掉。李泌这样一想,惊出一身冷汗,决意要离开肃宗。

肃宗挽留无果,李泌归隐衡山。由此可见,李泌有多么清醒;与其勾心斗角,不如远离红尘,做个神仙,浪迹江湖,逍遥自在。

不过,《红楼梦》里说得好:“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李泌没有能抗拒诱惑,在肃宗驾崩,代宗(李豫)登基后再次出山,回到朝堂,担任了翰林学士。但他很快再次受到权臣打击,终于明白了官场险恶,最终离开权力中心,当了个地方官,直到67岁去世。

这一点,李泌没有跷腿到刘秀肚子上的严光更有定力,此人多次拒绝刘秀的召见,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直到终老。

不过总的来说,李泌政治上是比较清醒的,在权力场能进退自如,这才得以善终。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0 阅读:141
评论列表
  • 2023-08-08 11:21

    李泌一心想修道长生上天做神仙[得瑟][赞]

等星星嘛

简介:等星星来好物分享